摘 要:國家安全作為國家的根本所在,國民必須將維護國家安全和利益作為首要任務。在傳統安全威脅時起時伏,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全球失序的恐懼充斥彌漫的新形勢下,高??蓪⒖傮w國家安全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增強教育主體與學生主體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認識度等途徑進行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
關鍵詞:思政教育;總體國家安全觀;高校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9-0018-0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9.011
國家安全觀教育,無論從加強國防建設的角度看,還是從國家的整體安全環境方面考慮,都應將加強學生國家安全觀教育作為整個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在全球化背景下,國家面臨的國際局勢復雜多變,面對不斷提出的新挑戰,作為我國高素質人才的大學生,其對國家安全觀的認識程度,對高校、地區和國家的安全穩定具有重要作用。
一、高??傮w國家安全觀教育的現狀
近年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無論是從教學內容還是教育模式等方面都取得了突破性進展,但是關于總體國家安全觀的教育相對較滯后,存在著一些問題,如:
1.缺乏高度與深度。近年來,高校越來越重視安全教育工作,大部分高校都開設了相關課程,如《大學生安全教育》一書中系統地介紹了大學生安全教育的方方面面,教育內容涵蓋了國家安全教育范疇,包括大學生校園生活安全、消防安全、網絡安全與計算機違法犯罪預防、人身與財產安全、交通與旅行安全、社交與求職安全、衛生健康安全、國家與社會安全、施救、自救與安全服務等內容。
2.教學形式單一,教學內容面窄。目前高校的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與其他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一樣,處于傳統教學為主,新型教學模式為輔的一種教學狀態,多集中在課堂講學、主題班會等形式,課堂講學枯燥乏味,班會形式簡單、單一,不能很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很難達到教學育人的目標。故此,需豐富教學形式,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達到教學育人的目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涵蓋面廣,涉及校園文化生活、安全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等內容,但是有關國家總體安全觀的教育甚少。在《大學生安全教育》中有章節關于國家安全觀的教育內容,但篇幅有限,內容面窄,多集中在傳統安全教育層面,缺乏對非傳統的國家安全層面的教育。
3.教育主體重視不夠,學生主體缺乏自主意識。目前,雖然各教育主體重視度不夠。高校開展的安全教育多從學生主體出發,內容多集中在學生的校園安全、個人人身安全、財產安全等方面,教育主體層面重視度不夠。另外,很多教育者自身缺乏相關培訓,對國家安全觀教育內容模糊不清,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不能很好地起到引領作用。
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開展國家安全教育的必要性
2014年4月15日上午,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中指出:當前我國國際安全內涵和外延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豐富、時空領域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寬廣、內外因素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要復雜。必須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以人民安全為宗旨,以政治安全為根本,以經濟安全為基礎,以軍事、文化、社會安全為保障,以促進國際安全為依托,走出一條中國特色國家安全道路。
國家安全教育是完善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有機組成部分。高校作為青年人才培養的基地,有責任、有義務將國家安全教育貫穿于整個大學教育,有責任、有義務培養全面發展人才,做好全方位育人工作。國家安全是國家的根本所在,是國家、民族生存與發展的首要保障。
三、新形勢下高校開展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的路徑探究
在傳統安全威脅時起時伏,非傳統安全威脅持續蔓延,全球失序的恐懼充斥彌漫的新形勢下,如何在高校開展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是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點內容之一。
1.將總體國家安全觀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課堂。國家安全高于一切,任何一個國家都應視國家安全為最高、最根本的利益。近年來,很多高校都已將國家安全列入大學生安全教育范疇,強調大學生需培養正確的三觀,應遵守國家安全法律法規等。除此之外,高校還應將國家安全列入思想政治教育課堂,通過課堂講學、主題班會、講座等形式開展國家安全教育,培養學生樹立國家安全高于一切的思想。如:組織全體新生觀看國家安全教育相關視頻,或者以講座等形式請國內有名的軍事家分析當前國家安全形勢,讓學生主體了解當前國家安全形勢,培養憂患意識,進行愛國主義教育。
2.利用現代信息技術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以計算機及其網絡技術和現代通信技術等為代表的現代信息技術是當代科學技術發展的主導領域。隨著網絡時代的到來,各高校紛紛利用網絡、微媒體等新型技術手段進行思想政治教育,網絡平臺成為了進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途徑之一。
3.增強教育主體與學生主體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認識度。高校應積極響應國家和黨的號召,將總體國家安全教育納入思想政治教育重心,高校領導需引起重視,首先應系統培訓教師隊伍,提高教師隊伍水平;其次,通過校園文化建設、環境建設、官微、官博等手段大力宣傳總體國家安全觀,提高學生主體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認識程度,以此增強高校主體及學生主體對總體國家安全觀的重視度。
參考文獻:
[1]邵從清.生態文明理念視域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現實轉化[J].學校黨建與思想教育,2015(6).
[2]石彩霞,宋效峰.新形勢下大學生總體國家安全觀教育初探[J].學理論,2018(2).
[責任編輯 萬淑蕊]
作者簡介: 張志明(1984— ),男,漢族,湖南慈利人,講師,研究方向:高校思想政治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