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燕 馬眾
摘 要:消費是人類經濟活動過程中的重要環節,非理性消費是消費過程中做出不合理決策的經濟行為。大學生這個消費群體,心智不成熟且缺乏社會經驗,極易產生非理性消費行為。本文簡單的陳述了大學生非理性消費中的一些問題,并且找出產生這些問題的原因,也針對性的提出了一些解決對策,對于研究不同群體非理性消費問題有一定的借鑒意義,但是還有待進一步研究。
關鍵詞:大學生;非理性消費;現狀;對策
消費既是貨幣消耗的過程,又是進行人格塑造的過程。因此,消費行為理性與否對當代大學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的形成與發展有一定的影響,很可能會影響大學生的人生和未來。通過分析當代大學生的消費現狀可以得出,當代大學生由于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消費中出現了不少非理性消費問題。關注大學生消費行為,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己經刻不容緩。對大學生進行消費道德教育,規范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幫助大學生養成理性消費習慣,健康度過美好的大學時光。同時,鼓勵當代大學生學習必要的理財理論知識,提高其理財技能,讓其能夠合理規劃使用自己有限的經濟收入,減少非理性消費行為。
1 大學生消費情況現狀
我國GDP在逐年上升,經濟發展迅猛,我國國民的購買力已經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消費水平不容小覷。近幾年,隨著各大高校的不斷擴招,普通高等學校招生人數逐年上升。大學生群體數量在不斷壯大,大學生作為特殊的且數量較為龐大的一類消費者,消費行為和消費觀念也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其消費行為也受到大眾的關注。近年來,有不少關于大學生消費問題的報道,報道中談及到一個問題:在校大學生存在非理性消費的行為。而非理性消費問題會給大學生自身、家庭甚至社會帶來不利的影響。
2 大學生非理性消費存在的問題
2.1 校園“黑信貸”、分期付盛行
近年來網絡信貸興起,貸款廣告在校園里泛濫,貸款公司提出的貸款條件誘人,不少大學生頻頻落入“信貸陷阱”,校園“黑信貸”是一顆不定時的炸彈,隨時可能威脅到大學生的人生及未來。近段時間也出現了大學生因無力償還貸款自殺、女大學生“裸貸”等駭人聽聞的新聞。然而,這些事件的產生與大學生的非理性消費也存在著一定的聯系。大學生群體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擁有超前消費的觀念,信貸的申請占比超過了90%。大學生由于心智不成熟,追求時尚個性、盲目從眾或者攀比心理等原因,進行奢侈消費、沖動消費,但是卻沒有考慮到自身及家庭的經濟狀況,有些大學生的經濟收入根本無力為自己的非理性消費行為買單,為了滿足自己的消費欲望進行貸款消費、信用卡透支消費等行為,而這些行為也給自身、給家庭、給社會帶來了嚴重的影響。目前各大銀行追求短期效應,降低信用卡辦理門檻,信用卡在高校風靡,很多大學生深受影響,甚至成為“卡奴”。處在一個高速發達的網絡時代,消費支付方式已經由傳統的現金、銀行卡支付轉向移動支付,網絡購物盛行,各大電子商務網站推出分期付款,給予消費者一定的消費額度,這月先消費下個月再還款,這增加了對大學生網絡購物的誘惑,使他們沉迷于非理性消費無法自拔。
2.2 “雙十一”購物狂歡節
11月11日是西方的“光棍節”,但是近幾年,“光棍節”卻變成了全民購物狂歡節,雙十一當天,網上會有折扣商品的搶購。現在網購已經與人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不用出去就能買到想買的東西,但是在感謝互聯網便利的同時,也要思考一下背后的一些不理性因素。“雙十一”購物狂歡節看似繁榮,實則不是,有網站在“雙十一”過后進行調研分析發現,在雙十一過后,商品退貨率高達47%。而退貨率高的原因為:一是商家發貨慢,二是消費者的非理性消費,購買了自己并不是很需要的商品。雙十一,在價格相對低廉的氛圍下,很容易出現跟風消費,根據網絡公布的信息,2016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全天成交額1207億,2017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全天成交額1682億元,2018年天貓雙11全球狂歡節全天成交額2135億元,連續創造紀錄,這其中也有不少是大學生做出的貢獻。
3 解決大學生非理性消費問題的對策和建議
3.1 營造良好的社會環境
大學生的消費習慣很容易受到社會消費環境的引導,如果全社會形成了良好的消費風氣,有一個良好的社會消費環境,那么大學生在消費過程中由于受到大環境的影響,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克制自己、規范自己的消費行為。構建節約型社會是我國十一五規劃的重要任務之一,全社會應該用節約型的消費理念引導消費方式的變革,在全社會要樹立節儉、適度、合理的消費觀念,大力倡導節約風尚。同時,國家應該要加強社會精神文明建設,反對享樂主義和拜金主義,反對鋪張浪費,杜絕驕奢淫逸之風,倡導勤儉節約、艱苦樸素的傳統美德,積極營造一個良好的社會環境,減少不良風氣對大學生消費的影響,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
3.2 完善相關法律法規
國家應該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增強對不良網絡貸款的懲罰力度,對其進行嚴格的管制,加強校園不良網絡借貸風險防范。相關部門也應該對于電子商務、網絡金融、商業廣告等進行監管,為大學生的健康發展保駕護航。
3.3 加強對孩子的監督與教育
家庭是孩子成長的搖籃,家長應該為孩子的健康成長擔負起責任。家長應該要轉變自己的觀念,不要過于溺愛自己的孩子,加強對孩子的監督及教育,不要讓其誤入歧途。同時,家長應該給孩子樹立一個榜樣,從小培養其成為一個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人,要讓孩子知道,掙錢不易,千萬不能給孩子輸送錯誤的消費觀念。家長應該要有意識的培養自己的孩子成為一個獨立自強、能吃苦耐勞的人,鼓勵孩子靠自己的智慧和勞動掙錢,減輕家庭負擔,鍛煉其經濟獨立能力。
3.4 對大學生進行消費道德教育、理財教育
高校可以不定期對大學生非理性消費問題的危害進行宣傳,在校園文化建設中設計有關大學生正確消費觀念的活動專題,開設相關講座對大學生消費心理、消費行為進行正確的引導,開設消費道德教育相關課程,幫助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同時,大學生理財知識極為匱乏,大學生們不知道該如何管理自己的錢財。高校應該多開設一些講授理財知識的相關課程,向學生介紹一些理財的理論知識,培養學生合理管理、使用錢財的能力,幫助在校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合理規劃自己的消費計劃、規范自己的消費行為,實現理性消費行為,摒棄非理性消費行為。
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目前在社會上受到廣泛重視,家庭、高校和社會都有義務為大學生的成長和發展保駕護航,擔負著保證當代大學生的消費行為在正軌上運行的責任和義務。家庭、高校和社會對于大學生的消費行為、消費心理都應起到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作用。要積極營造一個良好的環境,凈化不良風氣,幫助當代大學生在大學校園中取得良性的發展,能夠健康快樂的度過大學時光這一人生所必經的特殊階段。大學生自身也應該反思,減少自身非理性消費行為,樹立正確的理性的消費觀念,學習必要的理財知識,不斷更新自己的知識,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為自己未來找工作加分。同時,也要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培養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良好品德,幫助自己走好人生的道路,防止誤入歧途。
參考文獻
[1]馬娜,凌云莉,劉力源.當代在校大學生非理性消費行為研究[J].經營管理者.2016
[2]鐘璦琳.當前大學生非理性消費問題及解決對策探究[J].蘭州教育學院學報.2015,31(8)
[3]王莉芬,劉羽,李憶華.大學生非理性消費行為分析及理性疏導——以NH大學為例[J].高教論壇.20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