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濰坊職業學院經營管理學院)
當今大學生幾乎是95后甚至00后,其消費欲望較強,而隨著互聯網金融的發展和網絡時代的來臨,校園貸也應運而生。對于各種不同類型的校園網貸產品,一部分自控能力弱或者消費心理不正確的大學生很容易參與其中無法自拔,基于此必須對大學生實施正確的引導。
當前市場中僅僅有少數正規經營的互聯網借貸平臺,其中還有大部分虛假的不正規的借貸平臺,很多大學生都存在被騙貸的經歷。自支付寶退出螞蟻花唄這項服務以來,其借助于各種不同的優惠手段,支持用戶在淘寶網進行網購時利用螞蟻花唄來透支一定的額度,通過分期還款來進行償還。這種免利息的服務對大學生地誘惑很大,讓他們消除了“借錢”的心理負擔。
隨著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持續提高,很多家庭的經濟收入有了明顯的上升,而當代大學生熱衷于追趕時髦,很可能產生盲目的從眾心理。實際情況是,部分男生選擇網貸僅僅是為了給女朋友購買最新款的手機,這樣顯得更有面子;部分女生選擇網貸主要是購買化妝品或品牌背包;還有部分大學生認為螞蟻花唄這類網貸很多時候不需要支付分期利息,身邊的同學也經常使用,在從眾心理的驅使之下也隨波逐流。很多大學生為追求時髦與流行,加之自己并不存在持續的收入來源,網貸的出現可以幫助他們解決“燃眉之急”,也在很大程度上助長了其虛榮心。
心理學中存在一個非常知名的“延遲滿足”實驗,其目的是研究孩子承受延遲滿足的能力,這里的延遲滿足即是可以等待自己所需求的東西,而并非是想到什么立刻就要,延遲滿足能力較強的孩子未來會更有耐心和成就。但對當代大學生而言,其正處在生產型社會向消費型社會轉變的階段,“花今天的錢來辦未來的事”,這是很多大學生的消費格言,他們大多也不愿意長時間等待,“今朝有酒今朝醉”能夠很好地概括其消費心理。因此這些大學生寧可使用網貸來立刻獲得自己需要的商品,也不會選擇長期儲蓄后而購買。
炫耀從本質上來說屬于彰顯存在感,體現自我存在價值的行為,把自己對生活的恐懼心態進行轉移,從而達到一種自我良好的心理感受。大學生在進入大學以前常常會承受非常大的學習壓力,中學時期的精力都放在了學習上,而進入大學生活后,能夠自主支配的時間越來越多,學校管理方面也較為寬松,上網成了當代大學生普遍選擇的娛樂休閑方式。而互聯網中各式各樣的商品也很容易吸引學生,如果能夠擁有一件新奇或高檔的商品,可以吸引其他學生的關注與羨慕,從而讓自身獲得極大的優越感,這便是炫耀式消費的主要目的所在,但是這種不正確的消費理念對大學生的成長是極為不利的。
當下應當將網貸的基本常識與正確的消費心理融入到課堂教學中,引導大學生樹立正確的消費觀念,讓他們消除盲目攀比和炫耀的心態,理性對待消費,把主要精力放到學習與自我提升上來,轉變可能存在的拜金主義思想。同時,還可以積極應用微信、微博等互聯網平臺進行網絡宣傳,及時推送相關資料信息,讓大學生熟悉網貸的相關知識,正確認識其優勢與缺陷,消除其不良消費心理。與此同時,還應當利用好各種學生社團、學生會等組織,定期進行相關主題活動,選擇演講比賽、辯論比賽或者主題班會等形式宣傳網貸知識,對大學生進行心理疏導,讓其能夠樹立綠色健康的消費觀念。
由于不正規網貸的存在,很容易讓大學生陷入網貸困境,進而出現心理危機,對此建議國家相關部門進一步強化對網貸平臺的監管,逐漸規范市場。網貸行業的規范必須依靠金融監管、工信部以及教育部門的共同發力,構建全面化動態化監控網絡,對不良網貸實施專項治理行動,尤其是“裸貸”等違法網貸平臺,應當將其移交公安部門處理,對存在嚴重違規違法現象的網貸平臺一律納入黑名單,從側面促進大學校園網貸環境的凈化。同時,新聞媒體也需要進行正面引導教育,為不正確的網貸消費行為敲響警鐘。
大學輔導員和心理健康教師應當注重日常和學生之間的溝通,讓其遠離不良網貸。一是應當對家庭存在困難的學生做好心理疏導和幫扶工作,做好相關獎學金和助學金的宣傳講解工作,尤其是對于存在這方面需求的學生,讓其可以了解通過自身努力來獲得獎學金,而不是借助網貸平臺來購買自己需要的商品;二是應當全面了解學生的涉貸信息,堅持定期和學生溝通談心,多關注他們的思想動態,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要積極組織開展關于“勤儉節約”“感恩孝順”等主題教育活動,讓大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深化他們的思想認識,主動對校園不良網貸說“不”,可以更加理智地分析與思考,對網貸有一個正確判斷。
良好的校風是學生全面健康發展的重要基礎,也是高校發展的動力。對當代大學生實施網貸消費教育,必須要強化文化熏陶,要讓學生了解到,人生價值體現在自我價值與社會價值的實現,互聯網購物和網貸無法幫助他們實現自我價值,唯有堅持不斷學習和實踐,才能夠發揮出自己的優勢與長處,才可以實現自身的良好發展。對此,高校必須要重視校園文化建設工作,定期組織相關集體活動,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在正面價值引導上;同時可以組織進行陽光體育活動,如運動會、健身比賽,確保學生身心全方位發展。另外還能夠組織健康消費主題活動,讓當代大學生樹立理性的消費觀念,讓他們消除使用網貸的動機,從某種程度上降低其使用網貸的頻率。
一方面應當做好對大學生的法制教育工作,增強其法律意識。現階段很多大學生自身的法律知識較為薄弱,當合法利益受到侵害之后常常不會使用法律武器來保護自己。因此輔導員應當印發一些比較生動有趣的宣傳材料或者轉發一些普法文章,在潛移默化中對大學生進行法制教育,讓他們可以了解一些基礎的法律知識。另一方面可以開設金融知識普及教育課程,增強大學生的理財能力。高校可以邀請一些金融專家、銀行業務人員到學校組織講座活動,讓大學生能夠了解基礎的金融知識,指導他們合理規劃金錢,從而幫助他們樹立理性、健康的消費觀。
總而言之,針對現階段大學生網貸現狀和心理特征,進行積極有效的心理干預輔導是必要的。高校輔導員和心理健康教師應當采取科學有效的策略,引導當代大學生樹立正確的網貸消費觀念,培養大學生積極的生活態度,幫助他們制定合理的消費計劃,增強其金融風險意識,從而真正理性地認識網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