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晴
(首都師范大學)
學生座位的安排是小學班級管理中一項不可或缺的工作。座位安排得是否科學合理,不僅決定著一個班級的班風班貌,而且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與身心發展。在我們的觀察中,大多數班主任都會選擇比較傳統的方式來安排座位。比如,按照身高簡單編排,或是按照學習成績來安排。他們還習慣遵從“從一而終”的原則,學生的座位且安排好,整個學年都不再做調整,這樣顯然不利于班級與學生的發展。所以,我們針對小學班級座位編排問題展開調查,希望能找到一種比較科學合理且利于學生與班級發展的座位編排原則。
座位編排的意義:座位對于學生而言,有著重要的意義。從空間上來看,學生入學后被分配到一個教室里,安排在一個座位上,有了同桌、前后位,并組成了小組,成為了班集體中的一名成員,逐漸了解周圍的同學,也逐漸被周圍的同學了解,最終形成了伙伴圈。從時間上看,學生課堂上在座位上接受知識,課間常常也是在與同桌、前后位的交往中度過,即學校生活的大部分時間都在座位上度過。所以,科學合理的編排座位有著非常重要的影響,主要表現在對學生的學習、交往和教育公平三方面。
筆者采用的研究方法是觀察法以及訪談法。
觀察法:小組成員在不同班級觀察各班座位安排情況以及學生在自己座位上的課堂表現情況。若班級中有特殊座位安排情況則進行重點觀察,并適當通過老師或學生了解具體情況
訪談法:在課余時間,隨機從各個班選兩名男生兩名女生進行訪談,詢問他們對座位編排的滿意度以及對座位安排的建議與意見。與見習班主任老師在方便的時間進行訪談,了解班級座位編排情況及原因。
在班級中見習的這兩個星期,筆者觀察到,班里的墻上會有一張大白紙,上面寫著每一位同學的得分情況。此處的得分,不是考試的分數,而是由于積極做了各種事情而積累的分數。在跟老師的談話過程中了解到,同學們可以用這些分數去換自己喜歡的小禮物,或者免做一天值日,再或者當一天臨時班長,等等。
剛剛到班里的時候,筆者發現一個小姑娘自己孤獨地坐在角落里,沒有同桌,很是孤獨。在上課小組討論的時候,其他同學都踴躍地跟同桌或者前后位交流,但是這個女孩子,沒有人跟他一組。我問她,你為什么不去跟其他人討論呢?她說,因為其他人都不喜歡我。
出于好奇心,筆者與老師談論了這個小女生的事情。老師對我說,這位女孩子心理有一些特別。她跟她母親因為學習問題爭吵過很多次,平時會突然情緒失控,會在班中大叫,甚至打人的不良行為。所以,班主任才會把她跟大家隔離開,以防出現任何意外。緊接著,筆者又向班主任詢問了班里座位安排情況。班主任說,座位安排都是按照身高來排的。一般沒有特殊情況是不會改變座位順序。如果有學生表明自己近視,需要坐在前排,我可能會給他安排靠前一些,最多一周。一定會跟孩子和家長表明,近視就需要配眼鏡,不能只靠坐在前排。每一豎排半個月調一次位置,這也是考慮到孩子們離大屏幕遠近的問題。班主任還說,咱班前一段時間從外校轉進來一個同學,當時想著讓他盡快趕上學習進度,盡快融入班級體,將他放在了第一桌,離老師近一些,比較方便一些。的確,在這個孩子來到班里逐漸適應班里的節奏后,老師將他按照身高排進了同學們中間。并且,這個班還有一個特色,可以通過兌換白紙上的積分來跟自己喜歡的人做同桌。50積分可以跟喜歡的人做3天同桌,100積分可以做一周同桌。
通過這一系列的了解,筆者覺得班主任真的很棒,很有才,利用各種形式吸引孩子們眼球,讓孩子們自己做主。這種“放手”并沒有使班級混亂,而是更加使班集體凝聚。
在此次調查分析中筆者發現,在許多小學中,班主任會把所謂的“問題學生”放在班級最后的角落里,來防止這類學生打擾到課堂的紀律,從而方便課堂管理。筆者認為,這種做法是有待商榷的。這些被放在角落的學生,如果他們不打擾到其他的同學,擾亂班級秩序,教師是不會過多關注到他們的。這對于這些學生來說是不公平的,每個學生都應該得到平等的對待,教師對每個學生的關注應是相同的,甚至應該更多的關注這些學生,給予他們更多的鼓勵和關心,讓他們更好地發展。
小學生的座位編排是班主任管理工作的一項重要內容,學生的座位編排是否科學、合理、有效,將直接決定著一個班級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對于打造良好的班風班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學生身心健康發展起著不可忽視的作用。根據筆者調查發現,目前教室內小學生的座位編排還存在著一些令人擔憂的現狀。總之,座位編排,事情雖小,但影響甚大。班主任只有本著公平公正的原則,真誠地尊重每一個學生,綜合考慮小學生的多種因素,積極探討科學編排座位的藝術,營造和諧的學習氣氛,才能充分發揮座位編排的有效性,這樣既能滿足學生的愿望,又能促進良好班風的形成。
1.以公平之心對待每個學生。既要創造條件讓成績優異的學生脫穎而出,還要創造條件讓全體同學都得到發展。要保證每個學生都有同等的機會參與課堂教學活動,在安排教室里的座位時,教師還要適當聽取學生自己的意見,合理地安排座位,要以公正之心對待。
2.照顧到每一個學生的需求。要了解具體情況、具體分析、區別對待。排座位要考慮到個子高或個子矮的、高度近視的、身體有殘疾等問題。同時要靈活應變,如有的學生視力不好,但適當靠后坐反而有利于視力恢復;將矮個學生的座位墊高;讓個子矮且相差不大的學生坐在中間,形成中部縱列,個子較高且相差不大的學生坐在兩側,形成兩翼縱列。
3.給學生搭配適合的小伙伴。要通盤考慮學生的性格、性別、朋友圈、興趣愛好、學習成績等因素,既要注重學習上的優勢互補,也要激勵競爭,既要考慮學生性格特征,又要顧及課堂紀律因素,尤其不可忽視學生的個性特點。合理搭配同桌。有時候,同桌可能對學生的成績有著重要影響。因此,教師在安排座位的時候要遵循一定的原則,如優等生和后進生搭配原則、內斂的學生和活躍的學生搭配原則,等等。
4.關注班級中特殊學生情況。要在教師的角度上尊重特殊學生的個體差異,把特殊情況在與特殊學生交往的過程中,允許他們充分表達自己的想法和意見,在他們產生不良行為的時候,教師應適當地加以引導,幫助他們改正錯誤,耐心地引導他們與班級共同發展進步。
5.定期適當地調整班級座位。座位編排需要隨時調整,小學生身體發展展還未健全,合理的頻率變換位置不僅能使學生開心,也有利于學生的身體健康。在輪換時并注意間隔時間,通常每隔一個月調整一次比較適宜。調整時不僅要左右輪換,還要注意前后輪換,在此過程中一定要積極接納學生的意見。
6.讓學生成為班級的小主人。既要尊重學生意愿,講究民主方法,如可以讓學生共同制定規則,促使學生當班級管理的主人,實現學生的自主管理和自我教育。又要注意使座位的安排有利于全班學習,體現平等與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