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 輝
(山東省寧陽縣第五中學)
一位哲人說:“陽光下最高尚的職業就是教師”。教師光榮地被人們稱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可見,老師在人們心中的地位之高。面對如此高的評價,作為教師的我們,必須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否則,就愧對“人類靈魂的工程師”這份稱謂。如何才能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呢?如何才能成為一個讓領導放心家長稱頌學生尊重的教師呢?我認為做好教學反思是其中的一個捷徑之一。
教學反思,就是教師在教學后對自己教學過程的再認識再思考的過程,并通過“再認識再思考”來反思總結自己的失誤和成功之處,用來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的有效方法,它歷來被我們教師所重視。作為我們教師,必須會寫教學反思。作為教師的我們怎樣進行教學反思呢?
我們中國歷史上偉大的教育家孔子弟子三千,七十二賢人;他編撰了我國春秋時期史書《春秋》;他寫成中國彪炳千秋的鴻篇巨著《易》,他創立了影響我國兩千年之久的儒家學說……孔子的成就如此之巨,為什么呢?他說:“吾日三省吾身”。孔子的這句話實際上告訴了我們反思的重要性:一個人要想取得成功,必須像孔子那樣適時地反省自己的教學。美國心理學家喬斯那也提出了教師成長的公式,那就是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教師要成長,教師要成為我們教育界的翹楚,必須結合自己的經驗,對自己的教學要加以反思。只有通過反思,我們才知道成功的地方在哪兒,以后才能繼續成功;只有反思,我們才知道自己的失敗之處,才會找到解決問題的辦法;只有反思,才讓我們靜下心來對自己的教學過程重新梳理回顧,進而找到問題的癥結所在并加以糾正,從而讓我們的課堂興趣盎然,激情四溢,使課堂成功成為常常。然而,就教學反思而言該寫哪些內容呢?
在我們的日常教學中,一定有讓自己得意之處:或許課堂引入巧妙,一下子抓住了學生的心理,自然而然悄無聲息的將學生帶入課堂;或是教法新穎,這樣的教法讓學生耳目一新,激起了他們探索新知的欲望;或許你的語言優美動聽,嗓音磁性十足,幽默的話語經常讓學生哄堂大笑,學生樂意上你的課……諸如這些教學亮點都值得我們深思,為什么會成功呢?成功的地方在哪里呢?我們將這些日常的點滴記錄在我們的本子上,總結出成功的地方和方法遇到諸如此類的課,我們可以信手拈來為我所用,這何嘗不是我們的教學的又一成功之處呢。
也許,在日常的教學中有那么多的值得商榷的地方:在講課的時候總是讓人感覺不盡人意、好像缺少了點什么,但又不知缺少什么;這節課我無論怎樣費盡口舌卻總吸引不了學生、無論怎樣的講學生就是不明白;這節課太過于單調,我若是插上圖表歸類,在用上多媒體教學,那課堂該顯得多么形象活潑呀……教學過程中,錯誤失誤在所難免,這是每個新手必須經歷的。若是經歷了以后仍舊不以為然,將這些錯誤缺點束之高閣,那這位老師的水平幾年以后仍舊是原地踏步走——不見進步。遇到這些失誤不足,這個時候我們需要靜下心來,掩面靜思:這到底失敗在哪里?然后對問題進行梳理剖析,找出原因之所在;既然找到了原因,那剩下的問題我們就應該對癥下藥,接著找到解決的對策。失敗乃成功之母。就讓我們把這些失敗的教訓變成我們下次成功的基石。
隨著教學內容的進行,師生之間感情交流的碰撞,它們之間不時地會濺出靈感的火花。它們是那樣的不期而至,轉瞬即逝。我們必須重視這些瞬間而來的靈感,因為它是我們教法的創新、它是有效講法的補充,它是我們對問題理解最合理的表述,它是我們教師教法的有益補充。此時,我們教師要及時的記錄下來,記下這些學生巧妙地回答,對這部分內容的質疑;記下這些臨時增加而效用倍增的教學方法……我相信隨著這些瞬間靈感的增加,我們的教學水平也會水漲船高。這些隨機而現的靈感,確實讓我們時刻反思。
正如新課標所言,課堂應是教師的教為主導,而學生的“學”則是學習的主體。伴隨著教師的精彩講述,學生創新的火花在不斷閃爍,作為教師的我們應當充分肯定學生提出的一些獨到見解,表揚他們即興的創新。這不單單使學生的好解法、好思路得以推廣,而且也是對學生創新的褒揚和激勵。同時,這些如此珍貴的見解也是對課堂教學的有機完善,它既可提高我們教師的現有教學水平,同時也可拓展我們的教學思路。由此看來,學生如此彌之珍貴創新,難道不值得我們反思嗎?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說“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他的這句話告訴我們,要想讓學生學會教師所講授的知識,必須讓學生對你所教的學科感興趣,并最終讓他們樂學和愛學。這就要求我們必須讓我們的課堂富有情趣和幽默,因為它們兩者是學生學習興趣和啟迪智慧的催化劑,它猶如點燃了的火捻,引爆了同學們的學習熱情;它是課堂的味精,假如我們這些“廚師”將其投放多少適中的話,一定會讓我們的課堂大餐香氣四溢,令人回味無窮。說到這里,我們不妨想一下我們的教師語言,是否做到了趣味與幽默并存?
現在回想我們求學生涯,我認為人生莫大的榮幸莫過于在我們求學的期間遇到了這樣的一位名師:他的課不僅講得讓我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是那么得讓我們如醉如癡,而且他的教學語言富含哲理,寓教其中,是我們人生迷津的指導者。所以,教師的教學語言不僅僅是維系老師學生的交流思想的工具,還是我們日常教學中銜接師生交往的橋梁,是我們所授教學理念教育思想的最直接體現。它在既深刻影響學校教學質量的高低,又深刻影響學生表達、思維等各種能力的發展。由此可見,教師的語言藝術在現實的教學中起著無可替代與不可忽視的作用。假如我們教師在課堂中能適時適宜地運用一下幽默的語言,這不僅可以潛移默化地開啟學生的智力,而且還能夠有效地陶冶學生的身心情操。富有情趣幽默的語言恰如鞭炮,一點就響;稍稍一講,就讓同學們開懷大笑。如此這樣,那定會讓課堂在笑聲中綻放絢爛的智慧火花。說到這兒,不禁讓我想起多年的往事:我的曾經的一位語文老師是這樣解釋成語“欲蓋彌彰”的,“此地無銀三百兩,隔壁李四不曾偷”。就這樣,他巧妙地用了饒有趣味的典故加地方方言的語氣來說明其成語含義。其結果就是爆發哄堂大笑,而學生就在笑聲中悄無聲息地記住這個成語的意思。幽默情趣的教學語言恰如春雨,在滋潤著學子們求知的心田,愿學子們在春風的吹拂下,春雨的澆灌下結出累累碩果。
明月高照,臥床而思。我們不妨捫心自問:在教學教法上你有哪些創新?在教材的難點方面有無突破?這節課你又探索出了哪些教學規律?你課堂上的啟發是否到位?課堂訓練是否得當,等等。日常教學中及時記下這些教學的點滴得失,進而進行取舍歸類,重新思考一下這些內容以后再講述的話應該怎么辦?然后根據所想設計出“再教教案,”我們這樣就可以做到揚長避短、精益求精,從而達到教學反思的最終目的。
教學有法,貴在得法。作為教師,我們應該讓教學反思作為我們有效的教學方法長期堅持下去,改正錯誤,感悟所得,將淺顯的知識和教案經過長期的反思和積淀,最終升華為有效理論來指導我們的教學,為祖國培養出萬千的棟梁之才。最后,請讓我們記住一位著名教育學者的一句話“寫一輩子的教案不可能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了3年的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