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初中英語閱讀理解一直是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在英語考試中也有著舉足輕重的分量。每當學生看到一大段文章往往會望而卻步,教師在對閱讀理解的執教中也會常常感到技窮。為此,本文分析了初中英語閱讀理解的障礙,即制約初中生閱讀效率提升的因素,并針對制約因素提出對策以培養學生的閱讀能力。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理解;障礙;對策
一、 英語閱讀理解的概述
“閱讀是運用語言文字來獲取信息,認識世界,發展思維,并獲得審美體驗的活動。閱讀是一種理解、領悟、吸收、鑒賞、評價和探究文章的思維過程”。簡言之,閱讀是一種主動學習的過程,讀者通過閱讀從語言符號中感受到作者的寫作意圖和表達情感。對于語言學習者來說,閱讀是最好的途徑,不僅能掌握語言基礎知識,還能了解豐富的國外文化。因此,對于初中生來說,英語閱讀是學生深入理解英語這門語言內容的必經之路。然而在正式英語學習中,學生往往會遇到很多閱讀障礙,會感到不知所措。因此,找出障礙,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是英語教師的一項重要任務。
二、 初中英語閱讀理解的障礙
對于如今大部分初中生而言,遇到的英語閱讀理解障礙主要包括兩類,即知識性障礙和非知識性障礙。知識性障礙是指學生掌握的英語知識基礎不夠,而非知識性障礙則主要指學生自身的學習態度、學習環境、教師授課因素等。
(一) 知識性障礙
1. 英語詞匯障礙。“英語閱讀材料當中均有大量的詞匯,英語單詞的記憶是學習英語的基礎,而對于部分學生來說,對英語單詞的記憶不夠扎實,導致在英語閱讀過程中遇到類似的詞匯感覺陌生。”(林真,2016)
英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對于大部分英語學習者來說,都要經歷英語詞匯的拼讀和默寫。然而,由于學生單個英語詞匯學習的不夠扎實,在幾百幾千字閱讀理解中就更難理解段落的意思,密密麻麻的英文就像是“熟悉的陌生人”。如此多的“陌生人”便把文章化成了一部天書,晦澀難懂,學生看過一遍后和沒看過一個樣,談何理解和做題目。即便有的學生詞匯記憶比較扎實,卻也僅局限于詞匯常用的意思,而往往閱讀理解會引申詞匯的其它意思,這樣學生就會曲解文章。因此,詞匯的記憶和一詞多義的理解至關重要。
2. 英語語法障礙。我們知道單詞組成詞組,詞組組成短語,短語組成句子。溝通與寫文章往往用的都是句子,如果句子的意思無法正確理解,那么整篇文章的理解就無從談起。如果說英語詞匯是英語學習的基礎,那么英語語法就是英語學習的精髓。很多學生單詞會了,詞組會了,而句子的理解就是不會。簡單舉例:He was too tired to go any further.此句中零散的單詞學生都會,但不了解too...to...用法的話,學生往往會把句子理解成“他太累了但還是繼續走著”。學生的理解受漢語思維影響,忽略了語法,文章也就無法理解。
3. 文化背景障礙。“由于不同的文化背景制約著人們語言或非語言的交流。因此,為適應這樣的交際環境,人們須在學習語言的同時感受該語言國家的文化。”(顧建炳,2016)
語言學習不能只在班級里,而是要走出去。這里的走出去不是指出國,而是指對語言國的文化有所了解。一方面,初中生受教育環境、家庭條件的限制,對英美文化了解有限;另一方面,教師照著課本教書,往往忽視拓展文化知識。沒有文化的閱讀是沒有靈魂的。學生沒有語言文化背景的積累,在閱讀時便會有許多理解障礙。
4. 閱讀習慣障礙。閱讀習慣,每個學生都會有所不同。在我所教的學生中普遍存在著以下幾種不良閱讀習慣。(1)朗讀式閱讀。有的學生會邊看文章邊讀出聲,這樣的閱讀習慣使得閱讀過程中缺少思考,往往讀完后也不知道文章在講什么,更不能好好體會作者的情感。(2)查閱式閱讀。有的學生在閱讀中碰到生詞時第一反應就是尋求字典的幫助,忽略了通過前后文意思或情境猜此生詞詞意的重要步驟,長此以往就會對字典產生依賴心理,在考試中沒有字典工具的情況下就會產生畏難情緒。(3)逐字式閱讀。有的學生把文章中的每個單詞分開閱讀,忽略了詞與詞、句與句、段與段的連貫。遇到篇幅較長的文章時,等看完全部文章就要花費很多時間和精力,有時甚至看到后面忘了前面。這樣的閱讀不僅效率低下,而且學生也難以深入理解文章內容。
(二) 非知識性障礙
非知識性障礙則主要指學生自身的學習態度、學習環境、教師授課因素等。例如,有的學生在英語閱讀時毫無興趣,只是為了應付。此外,英語閱讀學習也受教師態度、教授方式等影響。
三、 針對障礙提出的相應對策
(一) 培養學生的閱讀興趣,擴大閱讀量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如果學生對閱讀沒有興趣,再怎么談提高閱讀能力都是徒勞。英語并非母語,英語學習有一定的難度,這就要求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引導和鼓勵學生,從而端正學生的學習態度,并不斷創新教學方式,提高英語閱讀的趣味性和學生學習英語的主動性,繼而擴大閱讀量,增加學生的知識儲備。
(二) 擴大詞匯量和詞義
“豐富學生詞匯量,擴充詞匯面無疑是解決這一問題的主要途徑……”(框燦,2016)所以,解決初中生英語閱讀理解障礙的首要方法,就是要盡可能地擴大詞匯量并把單詞的意思學完整、用法學透徹。為此,教師可以用詞根記憶法、對比記憶法、串聯記憶法等教授,而不是讓學生死記硬背。在語法方面,要多積累、多運用、多歸納。
(三) 培養正確的閱讀習慣,掌握閱讀技巧
閱讀不是零散的,而是系統的。要想提高閱讀能力,就要掌握基本的英語閱讀方法。第一、無聲泛讀和精讀,做到注意力集中。第二、引導學生把握文章主旨,有重點的閱讀。第三、帶著問題看文章,邊看邊思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應試能力。第四、培養學生生詞悟義、熟詞生義的能力,繼而培養學生閱讀的耐心和推敲的能力。
(四) 創新教師閱讀授課和閱讀評課方式
教師教授英語閱讀時要注意教學方式的創新,避免枯燥無味。可以多用探究式教學、情境教學、翻轉課堂等新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接收課堂知識的效率。此外,講授的知識不能只局限于書本,教師應適當擴充課外文化知識,擴大學生的知識面。
在講評閱讀理解時提高學生的參與度,運用多樣化的方式,把“教師講”變為“學生講”,可以讓學生接龍翻譯、選能手搶答、進行小組討論、全班討論等,而不是一味地教師翻譯英文,告訴學生答案在文章中的哪里。
綜上所述,英語閱讀是英語教學的重要內容,培養學生英語閱讀能力對學生英語的學習、形成良好的思維習慣有著重要意義。
作者簡介:
游雯雯,江蘇省昆山市,昆山市張浦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