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小枚
摘要:本文旨在通過研究“互聯網 +”形勢下的會計發展趨勢,來尋找“互聯網 +”形勢下會計發展策略,確保會計行業順應時代發展。
關鍵詞:“互聯網+”;會計行業;戰略管理會計;人才培養
會計是一個古老的行業,但是隨著時代發展,會計行業已經不能故步自封,需要作出突破,才能在當前“互聯網 +”時代發展。因為當前時代中,所涉及到數據更多,內容更加復雜,因此,傳統會計在計算時,勢必會遭遇一定阻礙,所以會計行業必須升級,才能確保其發展。但是目前,我國大部分會計人才并不清楚其未來發展方向,因此本文提出如下內容:
一、“互聯網+”形勢下的會計發展趨勢
(一)“互聯網+”促進會計服務行業水平升級
在探索“互聯網 +”(internet plus)如何促進會計行業的升級之前,我們需要知道什么是會計行業。會計是一個服務業,其主要職責是計算賬目,并為客戶提供清晰的會計賬目。因此,會計工作將分為幾個項目:首先,整理賬目。在這一步中,會計通常需要閱讀客戶提供的許多項目,然后對內容進行分類,最后整理出與賬戶相關的項目以供后續計算。第二是計算賬目。會計根據客戶的要求計算賬戶,包括收入、支出和其他類別。最后,會計會將賬目匯總成賬簿,通常稱為賬簿。第三是核對賬目。當一些部門移交賬目時,他們通常需要一名會計師來檢查賬目,以防止出現問題。這可以確保賬目的安全性和準確性,并為今后的工作奠定基礎。在這些任務的傳統會計中,我們通常使用人力來讀取數據,然后使用人力來計算。計算設備也是一個舊算盤,人力也被用來核對賬目。這種類型的工作有很大的缺點。首先,會計不可能完全準確,因為畢竟人力有限,那是浪費時間。會計工作似乎很簡單,但工作量很大。如果僅僅依靠人力,進展會非常緩慢。特別是,公共機構的賬戶通常是多年的老賬戶。如果一頁一頁地清點賬目,會計幾乎負擔不起。基于上述兩個原因,有必要引入“互聯網 +”。互聯網可以幫助會計工作得很好,計算機可以幫助會計在整理數據時有效、準確地輸入信息。在一些復雜和困難的地方,會計可以使用計算機引入一系列公式來幫助會計完成他們的計算任務。最后,當核算和比較賬戶時,你只需要打開計算機搜索功能,這非常方便搜索。這不僅可以提高會計計算的準確性,還可以大大提高會計工作的速度。因此,將會計行業引入互聯網+可以促進會計行業的升級。
(二)“互聯網 +”時代促進會計能力結構升級
一直以來,我國會計行業發展都較為緩慢。其主要原因在于,我國會計行業都不太被重視,從而大部分企業中都僅僅關注會計計算方面才能,從而讓會計難以多方面發展。但是隨著“互聯網 +”時代到來,企業內部財務數據更多,從而需要企業領導分析更多數據。在上述情況下,會計必須做好管理、計算、規劃等多方面工作,從而導致會計行業不得不進行能力結構升級。從而出現多種會計形式,具備不同會計能力。
(三)“互聯網 +”時代導致會計行業人才缺乏
在宏觀來看,我國會計行業人才并不缺乏,但是因為“互聯網 +”時代到來,我國缺乏新型會計。尤其是會計算公允值,能完成價值鏈分析等內容的戰略會計,能進行企業財務控制的管理會計,以及進行破產統計的清算會計等。這些會計都是當前稀缺人才。必須加快培養,否則我國會計行業發展將會出現問題。
二、“互聯網+”形勢下的會計發展策略
(一)從教學抓起進行信息化教學模式建設同時注重人才培養
在當前,我國會計行業想要適應“互聯網 +”時代,那么從教育教學抓起是核心。因為教育教學才是人才培養基礎,只有做好這些工作,才能完成,因此要在當前時代中,采用信息化模式進行教育教學:其主要步驟有四步。
首先是在大學會計信息化實踐教學中需要學校領導全面重視。在我國大部分大學中,學校領導對于實踐教學重視都不夠,這是因為我國大部分大學院校領導都是商業人才,本身對于辦學內容,不夠理解,而且實踐教學本身很難體現出學科教學特點和優勢,不容易讓外界看出實際成績。相反,理論教學只需要通過考試即可看出教學效果,而且理論教學建設也能更直觀向外界展示,增強學校競爭力。我國大部分大學院校都不愿意進行實踐教學建設,從而導致大學信息化實踐教學存在問題。針對此類情況,就需要讓學校領導全面學習,才能保證學校建設實踐教學內容。
其次是在大學會計信息化實踐教學中需要學校教師全面設計。實踐教學不是單純讓學生進行工作和勞動,還需要進行全面設計,才能保證學校得到最好教育。其中主要設計內容如下:首先讓學生進行實踐活動。學生自己選擇實踐公司,或者由學校安排實踐地點。這樣學生就能提前投入到工作中,讓學生體會會計信息化具體工作內容,從而保證學生對于會計信息化內容理解。其次讓學生回校進行反思總結。學生初次工作必然會存在一定問題,針對這些問題,學生就需要進行反思,從而知道自己哪些不足。老師根據學生總結內容進行評論,從而提升學生個人能力。這對于學生個人發展而言,能起到較好效果。
三是提高教師水平,優化教師結構。在當前來看教師培養策略可以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個部分在于讓老師進行全面學習。這是當前核心內容之一。因為當前時代飛速發展,如果老師不進行全面學習,那么將會出現老師個人知識結構不符合時代需求,不能給學生帶來全新課程資源的情況。這對于教育教學而言非常不利,而且不符合當前教育教學總體趨勢。因此,學校應該開設一個完整的教師培訓班,讓這些老師能按照時代需求不斷擴充個人能力,從而滿足時代需求,更好完成教育教學任務。第二個方面就是人才招聘。人才招聘是一個核心內容,其本身可以更好地幫助學校進行教師力量優化,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除了常規人才之外,還需要招聘一些非常規人才。這些人才應該具備一些特殊的特質,例如曾經在大型企業中擔任過專業相關工作,并且有著出色成績。這樣的人才更加適合實踐教學,因此學校應該大力招收此類人才,確保學校發展。
最后,從實際出發,完善專業課程內容。在大數據背景下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的創新路徑中,從實踐角度來看,改進專業課程內容更為重要。目前,它的主要方法應該分為兩部分:第一,從校友那里收集實例。在當前的教育和教學中,例子更重要。然而,一些典型的例子離學生很遠,而學生的高年級學生離學生很近。學校應該盡最大努力收集校友會的成功案例,并將具體內容與校友會的案例分開,以便學生能夠學習和參考,這對高校會計人才的培養至關重要。二是校企合作。校企合作是我國的一種常見模式。主要原因是學校能夠保證校企合作中學生的就業率。一般來說,在校企合作中,企業需求更直觀,這可以直接解釋當前社會需要什么樣的人才,學校會根據企業需求來培養人才,這可以達到最佳效果。因此,課程改革應該是課堂上的一個案例研究,當學生實習時,企業會提供實習崗位,讓學生在具體操作中不斷進步。這是大數據時代高校會計人才培養的模式。只有這樣,我們才能確保當前社會需要訓練有素的人才。
(二)啟用戰略會計與價值鏈分析模式
“互聯網 +”時代核心思潮在于價值,因此,在各大公司建設中,價值鏈是核心內容之一,只有做好價值鏈方面工作,才能確保公司財務運行。因此,戰略會計與價值鏈分析模式的融合成為當前時代關鍵。其具體內容分為三個部分:
首先是讓戰略管理會計對于價值鏈分析的作用全面認識。其主要認識方面有兩點:首先是什么是價值鏈分析。許多戰略管理會計對于價值鏈分析的概念都無法認清,因此就需要先讓戰略管理會計先行了解價值鏈分析具體內容,才能保證其對于價值鏈分析全面使用。其次是讓戰略管理會計了解價值鏈分析在公司運營中的作用。價值鏈分析最大特色就是為了讓公司知道自己活動在市場中所能引起的價值變動,從而分析其對于公司是否有利。這對于任何公司而言都是非常重要。因此,戰略管理會計,必須全面了解這項內容,才能保證公司戰略復合市場需求。
其次是讓戰略管理會計對于價值鏈分析的使用能力提升。在當前,許多戰略管理會計對于價值鏈分析使用都存在一定問題,這必須要進行解決,如果不能較好解決這個問題,那么就會導致,公司在戰略制定中,難以較好運用價值鏈分析。其主要訓練方法有兩個:第一個方法就是讓管理會計進行大量練習。價值鏈分析內容不難理解,但是實際應用卻是較為困難,因此就需要讓管理會計能全面學習,才能保證其應用。第二個方法就是讓管理會計進行案例學習。想要讓管理會計了解價值鏈分析應用,那么直接分析成功案例也是一種較為有效手段,能全面提升管理會計水平。
最后是讓戰略管理會計對于價值鏈分析理論全面學習。其主要學習方法有兩個:第一個就是全面引進國外價值鏈分析相關理論。此項理論內容起源于國外,因此國外對于價值鏈分析應用和理論研究一定超過了我國,所以就需要對國外價值鏈分析內容進行學習,這才能保證公司管理會計學習相關內容。第二個就是將國內外成功案例與本公司實際情況相互結合。別人成功案例終究是別人的,不能完全進行抄襲,否則會因為匹配度不夠,導致公司戰略制定失敗。因此管理會計就需要按照當前公司具體情況需求來進行相關改進,才能保證這種價值鏈分析應用屬于自己公司。
(三)實現多維度會計模式
在當前,會計是可以細分為很多種類。其中有偏向控制類型的管理會計,偏向計算的財務會計以及復雜規劃的戰略會計還有較為冷門的清算會計。這些會計有著很大不同,因此,我國大部分會計都需要按照自己所學內容進行自我職業傾向選擇。所以,在當前時代中,我國會計培養應該注重會計功能細化,強化單一方向會計能力,從而保證會計用途更加廣泛,而且能力更加專一。真正做到當前時代需求的一專多能。同時,多維度會計也能保證會計功能全面細化,在企業任何一個部門都能發揮其應有作用。在傳統時代,我國大部分會計僅僅將工作影響力輻射到財務部門,這樣對于企業運轉幫助較小,而在當前時代中,會計多維度建設,就讓會計與公司各部門聯系更加緊密,從而能更好擴大會計影響力。
三、結束語
“互聯網 +”時代最大特征在于其本身數據量增加,世界各地區聯系更加緊密,貿易結構出現全新改變。因此,會計行業也需要進行全面改進,才能確保該行業發展,否則難以滿足時代需求,將逐漸沒落。因此本文提出上述內容。同時,會計行業發展還需要依靠企業幫助,只有會計擁有更好物質條件,才能確保其沒有任何改革后顧之憂。由此可見,會計行業想要在“互聯網 +”時代發展,需要多方面努力,才能完成。
參考文獻:
[1]王丹,韓勇強.“互聯網+”環境下會計人才培養與社會經濟發展需求融合研究[J].經濟研究導刊,2018 (27):158-159.
[2]程平,閻玲琳.基于OBE的“互聯網+會計”MPAcc審計能力培養研究——以重慶理工大學MPAcc教育為例[J].財會月刊,2018 (20):51-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