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游戲教學是基于小學生天生愛玩的身心特點而提出的一種教學模式,其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通過“玩”的方式引導學生學會知識,在小學音樂教學中,采取游戲教學可以顯著增強學生對音樂的喜愛心理,有助于學生音樂學習熱情提升。對此,下面就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的作用、應用難點及實際應用策略展開全面分析。
關鍵詞:游戲教學;小學音樂;應用
一、 前言
音樂是一種十分古老的藝術,也是感染力很強的一種藝術,音樂可以很好地將社會文化、歷史內涵展現出來。在小學教育中,音樂可以全面提高學生的藝術修養,同時能促進學生審美能力的發展,有助于學生綜合發展。新課改下,小學音樂教師在日常教學中,要注重對新型教學模式的探索,結合學生特點,靈活地應用各種教學方式,以此調動學生學習積極性,促使學生可以更好地融入音樂課堂上。游戲化教學是近幾年應用比較廣泛的一種教學模式,將其應用到小學音樂課堂上,可以獲得良好效果。
二、?小學音樂教學中游戲教學的作用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實施游戲教學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其主要體現在:
第一,激發學生音樂學習興趣,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相對比較小,在音樂課堂上很難長時間集中注意力,相對應的學生的學習興趣則是影響其課堂學習效果的主要因素。在音樂課堂上實施游戲教學模式后,學生會以游戲的方式參與到課堂上,這不僅活躍了課堂氛圍,同時也將更多抽象的音樂知識形象化地展示了出來,學生可以在課堂上感受到音樂的樂趣,并主動地參與到游戲活動中,提高學生音樂學習熱情。
第二,便于學生掌握音樂知識,游戲教學并非是簡單地開展游戲,教師必須結合教學內容、教學目標,合理地設計音樂游戲,將抽象的音樂符號轉變成形象生動的表情、動作等,讓學生可以在游戲中更好地理解音樂知識。在實際中,游戲教學的實施,能讓學生更加深入地體會到音樂知識、技巧,增強了學生的音樂表演、音樂欣賞水平。
第三,豐富音樂課堂,將游戲教學應用到小學音樂教學中,能將抽象枯燥的音樂知識轉變成更加有趣、形象、生動的教學內容,這會讓音樂課堂教學內容更加豐富、多樣,學生的音樂學習能力也會因此提升。音樂教學的關鍵是讓學生通過音樂來提升自身藝術修養,并實現自身審美能力的發展,但是小學生天生活潑好動,難以把握抽象的音樂知識。教師通過設計音樂游戲,以趣味化的方式展現出音樂知識,可以讓學生感覺音樂課堂更加有趣。
第四,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還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進學生綜合素養的提升,一方面學生可以借助音樂游戲來掌握更多的音樂知識、音樂技巧,另一方面學生還能通過音樂游戲來提升自身的人際溝通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實踐能力,這對于學生的綜合發展有很大幫助。例如在《丟手絹》學習中,教師就可以引導學生在室外開展相應的游戲,教師讓學生坐成一圈,一邊學習歌曲《丟手絹》,一邊開展丟手絹的游戲,這樣學生可以更好地學會這首歌曲。
三、 小學音樂教學中游戲教學的應用難點
(一) 教師對音樂游戲缺乏深刻認知
游戲教學是近幾年興起的一種教學方式,還有一部分小學音樂教師對游戲教學缺乏全面的認識,在應用游戲教學時,出現各種問題。在實際中,小學音樂教師對于游戲教學有什么樣的理解,在課堂教學中就會呈現出什么特點,由于有的小學音樂教師對游戲教學的特點缺乏全面把握,教師在教學中難以結合游戲教學實現教學創新,同時游戲教學的實施也處于一個被動狀態,這就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到游戲教學策略的實施,這也對教學目標的順利實現造成影響。
(二) 游戲教學應用層面目標不清晰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應用游戲教學時,如果缺乏明確的目標,就會造成游戲教學實施盲目性。游戲教學的應用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豐富音樂課堂教學內容,能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但是在音樂教學中,游戲教學的積極影響很難在短時間內展現出來,同時不同年齡、不同年級的音樂教學,存在很大差別,如果在應用游戲教學時缺乏明確目標,就會造成游戲設置隨意,教師難以把控課堂節奏,游戲教學成為學生光明正大“玩”的理由,從而削弱了音樂教學效果。
(三) 音樂教學互動性不強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互動性不強是造成游戲教學難以順利實施的重要因素,在以往的教學中,教師習慣了機械式的灌輸,師生之間缺乏良好互動,這也造成了學生的音樂學習熱情不高。在這種情況下,教師應用游戲教學時,就會出現教師單方面應用的情況,學生不愿意主動地參與到音樂課堂上,造成了游戲教學效果不佳,難以發揮出游戲教學的價值。
四、 小學音樂教學中游戲教學的應用策略
(一) 情景設置游戲
情景表演是小學音樂教學中,十分常見的一種教學手法,這種教學方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增強師生之間的互動交流,能強化音樂課堂教學效果。小學音樂教材內容大多是從現實生活中提取出來的,其本身具有很強的情節特性,在具體教學中,教師應該結合課堂教學內容,引導、鼓勵學生開展音樂情景表演,以此最大限度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促使學生可以更加主動地參與到音樂課堂上。例如在《在動物園里》學習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對歌曲中描述的動物進行表演,讓學生自主想象,自己是動物園里的角色,并嘗試在課堂上表現出來。通過情景游戲活動的開展,能促使學生更加主動地參與到音樂內容表演上,加深了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理解,學生可以與歌曲融為一體,這不僅激發了學生的音樂學習興趣,同時也強化了學生對樂理知識的認知。
(二) 歌曲接龍游戲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參與積極性,教師可以在課堂上組織學生開展歌曲接龍的游戲,讓學生接觸到各種各樣的音樂歌曲,如兒歌、流行歌曲、經典歌曲等,開拓學生音樂視野,提高學生的音樂學習效果。在課堂上,教師可以先開頭,讓學生根據教師所唱內容的最后一個字進行接龍,為了保證課堂活動的順利進行,教師告訴學生在所唱的歌詞中,只要包含了最后一個字就可以。如教師唱完“我愛北京天安門,天安門上太陽升”,學生可以接唱“啊故鄉,生我養我的地方”,歌曲接龍游戲的開展,能在很大程度上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能有效增強課堂活躍性,同時學生之間還可以有效地互動交流,促進了學生交際能力提升。同時在這樣的游戲環節下,學生為了更好地參與游戲活動,會在日常生活中更加自覺地聽各種音樂,這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學生的音樂自主學習能力,同時也拓展了學生的知識層面。此外,在歌曲接龍游戲中,學生為了接上歌曲,會不斷地思考,開動大腦,促進了學生思維能力發展,強化學生的記憶力。
(三) 游戲化音準訓練
在音樂學習中,音準訓練是最為基礎的內容,也是小學音樂教學的重難點,在實際中,小學音樂教師還可以設置相應的游戲,引導學生進行音準訓練,以此提高學生的音樂能力。對小學生來說,他們的年齡相對比較小,認知事物時更加習慣于形象思維,加上學生活潑好動,面對抽象、枯燥的音準學習,無疑會感覺十分困難。對此,教師可以將游戲教學與音準訓練結合起來,讓學生借助形象的游戲來感受抽象的音準,強化音準訓練效果。例如在小跳音程訓練中,教師可以將訓練內容看做是小兔子,一蹦一跳,而音階則是小貓上臺階,教師利用與學生現實生活中緊密相連的事物來體驗抽象的音準,學生會感覺十分有趣,也愿意參與到訓練中。同時教師還可以將學生分成多個小組,讓各組學生開展競賽游戲,在規定時間內,看看哪個小組的音準訓練效果最好,讓學生在競爭中實現提升。
(四) 結合游戲實施互動
在小學音樂教學中,教師還可以以音樂游戲為媒介,與學生開展豐富多樣的互動活動,以此加深學生對于音樂知識的理解。例如教師在《大鼓和小鼓》中,教師就可以為學生提供各種類型的鼓,讓學生根據自己聽到的歌曲來打節奏,強化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在游戲過程中,教師還可以讓學生說說自己最喜歡什么樂器,并思考不同樂器發出來的聲音有什么不同,鼓勵學生表達自己的真實想法。在教學中,教師要避免音樂游戲的局限性,要借助互動來強化音樂課教學效果。
五、 總結
總而言之,將游戲教學模式應用到小學音樂課堂上,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從當前小學音樂游戲化教學實際看,還存在一定的不足,這也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小學音樂課堂教學效果提升。因此,在實踐教學中,小學音樂教師必須結合教學內容及學生發展需求,靈活地設計游戲,促使學生可以在游戲中更好地掌握音樂知識,促進學生綜合發展。
參考文獻:
[1]劉瑞江.游戲教學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實踐探究[J].學周刊,2017(4):172-173.
[2]賴夙瑩.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運用[J].中華少年,2018(20):127.
[3]歐陽碧波.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探討[J].北方音樂,2019(9):199.
[4]廖浩淼.音樂游戲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初探[J].北方音樂,2017(22):182.
[5]高鳳芹.小學音樂游戲教學策略研究[J].小學生:教學實踐,2017(2):3.
[6]吳穎.探索游戲在小學音樂教學中的應用[J].新課程,2017(3):161.
[7]黃凱妮.游戲教學法在小學音樂課堂教學中的應用[J].北方音樂,2018(16):182.
作者簡介:董玲玲,吉林省長春市,吉林省長春市農安縣少年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