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初中英語教學的重點和難點就在于對學生語用能力的培養(yǎng)。其實初中英語語用能力教學一直處于邊緣地位,因為學生們受中西方語言差異的影響,使得學生很難在母語環(huán)境中充分鍛煉英語語用能力,這種教學困難長期沒有得到攻克,使得我國初中英語教學出現(xiàn)了學生在學習“啞巴英語”的尷尬狀況。本文從當前初中英語語用能力教學現(xiàn)狀入手,提出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提高學生語用能力的策略,希望能夠提高初中英語教學水平。
關鍵詞:初中英語;閱讀教學;語用能力
初中英語閱讀教學應該順應教育改革的潮流,重視在教學過程中學生的主體地位,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打破原先學生只會讀寫、不會應用的尷尬教學境地。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也是新課程改革的基本要求,只有讓學生們真正學會應用英語,才能提升學生的英語交流能力,才能提高學生的英語學習質量。
一、 初中英語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一) 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
目前初中生源呈現(xiàn)多樣化趨勢,所以初中英語教學要面對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的情況。在初中英語教學課堂上,有一部分學生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英語教育,有一部分學生小學沒有重視英語學習,基本處于零基礎的狀態(tài)。這種學生的英語學習基礎參差不齊的情況,是對初中英語教學的極大考驗。對于從小接觸英語教學的學生來說,他們具有一定的英語學習基礎,所以在學習新知識或者在應用英語的時候就會表現(xiàn)出較高的自信心,這類學生上課表現(xiàn)較為積極主動。而對于英語學習零基礎的學生來說,他們連最基本的詞匯和語法都無法掌握,這也導致這類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積極性不高。這種情況下,初中英語教學的進行會十分被動,因為只有一小部分同學參與課堂,課堂氣氛不高漲、學生不活躍、學習效率自然不高。
(二) 部分英語教師的語用能力較低
英語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學科,或者說英語作為一門語言學科是一種技能。所以英語語用能力只有在不斷實踐和應用的過程中才會得到提高。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語用能力,英語教師本身就要具備扎實的英語語用基本功底,英語教師就要處于一個頻繁應用英語的語言環(huán)境中。但是,不得不說我國初中英語教師的語用能力一直處于較低的水平。傳統(tǒng)教學模式下的初中英語教學已經(jīng)將對于英語的學習模式化,這在限制了學生英語能力發(fā)展的同時降低了對英語教師綜合素養(yǎng)的要求。初中英語教師越來越看重學生的成績而非能力,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越來越在意對學生應試能力的培養(yǎng),而忽略了對學生應用和實踐能力的培養(yǎng)。我們知道教與學是相輔相成的,當學生對于英語學習的認知和需求僅僅限制在應試水平的時候,其實學生對于教師教學能力的要求也就限制在應試水平了。所以在這種惡性循環(huán)之下,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沒有得到發(fā)展,教師的英語語用能力也逐漸弱化。這一點應該引起初中英語教師的深刻反思。
(三) 學生的閱讀內容比較片面
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最好的方式就是結合初中英語閱讀教學。目前初中英語教材中的閱讀文體大概可以分為記敘文、議論文和說明文三類。教材為了培養(yǎng)學生特定的英語技能、傳授特定的英語知識,所以在內容和題材方面有所限制。部分文章內容與學生的生活實際相差甚遠,無法引起學生的閱讀興趣和閱讀熱情。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教師還會特意選取貼合教材內容的文章供學生們閱讀。其實這種做法限制了學生的閱讀視野,使學生閱讀的內容較為片面。教師應該鼓勵學生廣泛閱覽英語讀物,為學生推薦一些適合他們年齡階段的期刊讀物,甚至是影視劇、話劇等,這類與生活實際聯(lián)系密切的讀物可以引發(fā)學生的共鳴,教師不應該限制學生的閱讀渠道。
二、 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的措施
(一) 提高教材編寫者和教師自身的語用意識和能力
初中英語教材是學生進行英語學習、提高英語語用能力的主陣地,初中英語教材的編寫者應該重新審視和改革教材,拓展初中英語教材閱讀知識面,拓寬初中英語教材讀物文體范圍,不要將初中英語教材限制于記敘文、議論文、說明文的表達形式,要將更加多樣化的內容呈現(xiàn)給學生,讓學生對于英語學習有更加全面深刻的認知。為了編寫能夠提升學生語用能力的教材,教材編寫者應該提高自身的語用意識,只有語用意識提高了才能在編寫教材的過程中滲透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的內容。另外,在初中英語教材中還應該避免出現(xiàn)過多學術性和模式化的知識,應該多以情景對話的形式出現(xiàn)知識點,讓學生們真正理解英語語言投放于不同語境中的不同含義。比如對于“sunshine for all”這個短語的翻譯,許多學生只能翻譯出“所有事物的陽光”“一切的陽光”這種語句,但這種翻譯是不準確的,實際上應該翻譯為“陽光普照”。但這種詩意的翻譯只能在固定的情境中才會出現(xiàn),所以語境對于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提升十分重要。
對于初中英語教師來說,首先就要改變英語教學觀念和英語教學模式。教師要明確教學相長的道理,應該通過不斷提升對自身教學能力的要求帶動學生對自身學習能力的要求。所以為了提高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教師應該不斷鍛煉和發(fā)展自身的英語語用能力;為了增加學生的閱讀量,教師應該先豐富自身的閱讀數(shù)量、拓展自身的閱讀面。教師除了要提高英語專業(yè)能力,還要提高教學能力,要定期參加教學培訓,與優(yōu)秀的英語教師共同交流教學經(jīng)驗,攻克教學難關,找準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用能力的方法和途徑,不斷彌補教學過程中的不足之處,拓寬教學視野,不斷完善初中英語教學的構架和體系。
(二) 分層教學,因材施教
初中英語教學面對生源多樣化的環(huán)境,應該改變傳統(tǒng)“一刀切”的教學模式。傳統(tǒng)“一刀切”教學忽視了學生的個性化差異,給所有學生的授課都按照一套流程和同樣的標準進行,這樣的教學模式在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的情況下是十分不理想的。所以要制定不同的教學目標,重視每個學生的個性化差異,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教學手段,進行不同的教學設計,真正因材施教。
比如,教師可以按照學生們的學習情況、學習能力、性格特點等方面的因素為學生分成A、B、C三個層次,這三個層次內的學生自愿組成學習小組進行今后的英語學習。對于A層次的同學,教師要幫助他們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逐漸拔高,比如采用以聽說法和交際法教學為主的教學模式,初中英語教師在為這些學生授課時要盡量采用英語授課,并且注重營造互動式的課堂氛圍;對于B層次的學生,教師要督促他們熟練掌握并應用基礎知識,比如可以采用以語法翻譯法為主的教學方法;對于C層次的學生,教師要先幫助他們建立學習自信心,從英語基礎開始幫助他們逐漸建立英語學習框架。
(三) 設計開放性問題,激發(fā)學生主動思考
師生之間或者學生之間的互動是培養(yǎng)學生英語語用能力最有效和最直接的方式。因為英語作為一種語言能力,它的發(fā)展和提高來源于人與人之間進行交流的本能。我們想要培養(yǎng)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就要通過學生的角度去看待英語學習,從人應用語言的角度去看待英語教學。但是在一節(jié)課堂當中,互動時間是有限的,教師為了讓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增加更多的互動交流的機會,就可以利用開放性問題激發(fā)學生應用英語的興趣。
比如在閱讀有關“Life in the Future”的內容時,我進行了如下問題的設計:
教師:“What will these school in the future be like?”
學生:Students will use computers and get information on the Internet.
學生:Students won't use pens or paper.
學生:Teacher won't use chalk.
通過設計這類開放性問題,激發(fā)學生應用語言交流的本能反應,從而不斷促進學生英語語用能力。
三、 總結
綜上所述,初中英語教學在培養(yǎng)學生語用能力方面依然存在諸多問題,雖然初中英語教育者已經(jīng)意識到了語用能力的重要性,但在實際教學中依然沒有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為此,初中英語教育者應該從提升自身英語語用能力出發(fā),針對生源多樣化形式進行分層教學,并通過設計開放性問題引發(fā)學生深入思考,從而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語用能力,不斷促進學生的英語水平發(fā)展。
參考文獻:
[1]崔麗芳.論語用能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培養(yǎng)[J].英語廣場,2019(5):133-134.
[2]羅喜進.重新審視學生語用能力,改進初中英語教學[J].中學課程資源,2019(3):49-50.
[3]耿慶席.轉變教師課堂角色?推進學生深度學習——以初中英語教學為例[J].江蘇教育,2018(83):43-44.
[4]唐龍芬.語用能力在初中英語閱讀教學中的培養(yǎng)策略探討[J].課程教育研究,2017(28):106.
[5]徐夢婷.語用能力培養(yǎng)在初中英語教材中的實現(xiàn)情況研究[D].武漢:華中師范大學,2017.
作者簡介:
單潔,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第五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