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一
【摘? ?要】?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要化繁為簡,要簡出形式,簡出空間,簡出內涵,簡出精彩,為學生留有發展的空間,為他們的思考與探索讓路。教師只有追求簡約課堂,才能使課堂更豐滿、更精彩。本文主要從課堂提問、環節處理、媒體使用等角度闡述小學語文簡約課堂的構建策略。
【關鍵詞】? 小學語文;簡約課堂;構建
在公開課教學中,教師精心雕琢語文課堂,將其打造成近乎完美無缺的藝術珍品。但在“繁花似錦”的背后不能不引起我們的思考,小學語文教學應追求簡約,我們往往不遵循語文教學規律,用媒體對教學內容進行豪華包裝,課堂充斥著“偽對話”、重預設而輕生成、討論流于形式、學案無所不包、流程組織隨意。部分小學語文教師用媒體技術、音樂美術等扮美課堂,讓各種評價手段得以齊聚,是追求創新還是表面的繁榮?公開課教學時往往由多人謀劃、多次演練,教學內容過于龐雜、教學環節繁多;有時我們濫用媒體,作者介紹、作業設計、詞句練習甚至教師板書也變成課件所替代,文字的品讀被圖文并茂的內容所替代。在看似生動的背后學生的思維被強牽、情感被抑制,有時教師一味生搬硬套,將諸多新的理念應用于課堂,結果造成環節的冗余,內容求全求深,問題過多求細,學生疲于應付一個接一個的學習任務,沒有時間靜下心來思考,學生的思維得不到拓展。
一、課堂提問要簡約
在語文教學中,我們提問時要奉行簡約。簡約,是舍而有得、言簡意賅、文約意豐、返璞歸真,是以簡潔的形式、清晰的思路、精練的語言表達豐富的思想。我們要深入挖掘教材,選擇有討論價值的內容。只有二次開發教材,依情而教,大膽取舍,才能把握重點而逐層深入。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往往不得要領,緣于我們目標過多,皆求通而不能,在多樣的追求中迷失自我,最終使目標虛化,使語文教學失去了“語文味”。教學目標是為學生引航,目標定的是否科學往往會影響著學生的學習成效。如果課堂目標定得過高,教師再面面俱到,往往越抓越空;而如果目標訂的過低,就難以達到預期效果。我們語文教師要基于“最近區域”確立目標,追求“一課一得”,如在人教部編本三下《我不能失信》教學中,教者以“體會文中的人物形象,感受人物品質”為目標,目標設計顯得簡約而豐厚。教者讓學生從第1自然段中說說“早”、“盼著”這些詞能體會到什么樣的心情?她為什么盼著去那位伯伯家?從哪里能看出來?在第8、9自然段中有關于宋慶齡語言、神態描寫的語句,你能從中感受到什么?在結構上有何用意?教師要針對一點有所突破,引學生探尋規律,從而提升學生的語言技能。教師要針對差異合理地選擇內容,要難文淺出、長文短教,對內容進行簡化,讓學生能在原有基礎上獲得發展。
二、環節處理要簡約
審視我們的小學語文教學,教師片面追求“新穎別致”,大搞花樣,教學環節、形式變化多端,無價值的活動也變多了。我們要簡化環節,為學生留有更多討論、思考的時間,讓學生獲得更多的感知、我們要讓學生“細讀”,抓住能支撐閱讀的關鍵詞句,讓學生把握整體,進行討論、理解和品味,使語文教學變得務實而有效。如在蘇教版四上《九寨溝》一課教學中,教者引領學生抓住關鍵詞句去品讀、分析,讓學生獲得啟發感悟。教者讓學生說說抓住“像顆顆寶石鑲嵌在彩帶般的溝谷中”來體會比喻句的妙用,感受湖泊之美,同時發揮自己的想象,說說湖泊還像什么?通過重點詞句的分析,發揮學生的想象、發散學生的思維,促進學生的體驗,也能提升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可謂是“一石多鳥”。教者讓學生分析“構成一幅幅五彩繽紛的圖畫”一句,讓他們說說湖水為何會有這么多的顏色?學生經過分析討論,使自己的認識由朦朧變得具體、變得豐富、變得逼真,使自己的語感變得豐富。在語文教學中,我們要避免被零散的問題敲打得體無完膚,不追求過多的分析,要讓學生學得輕松、學得愉悅。教師要對問題加以重組,要抓住主問題而問,要避免“隨意問”、“簡單問”、“碎片問”。主問題能以一問抵多問,能促進學生深層次的思考,讓學生展開討論,使課堂變得飽滿。
三、媒體使用要簡約
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我們常喜歡追求繁雜的教學手段,結果對學生的視聽等產生干擾,學生對語言的咀嚼,影響了思維發展。我們要避免不必要的教學技術造成資源的“揮霍”,要開展扎實的實踐活動,從文本言語中挖掘內在精神。我們要根據學情選擇教學媒體,能令學生生趣,促進目標的實現,這樣的使用才會有價值。在公開課教學中,我們常追求外表的“繁華”,放棄了“原生態”的教法,往往因為尺度把握得不合理,教師批量呈現信息,學生“走馬觀花”,反倒影響了學生的發展。教師要引領學生通過閱讀感知文本,體會遣詞造句之妙。如在蘇教版四上《桂花雨》一課教學中,教者讓學生四讀:一讀文題,提出質疑,想象桂花雨是什么樣子的?二讀文本,能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三讀文本,說說圍繞桂花雨寫了哪幾件事。體會作者的情感。四讀悟情,劃出寫自己感受的批注,交流品“獨愛桂花”的感受;發揮想象,品“搖花樂”,說說自己的感受;悟“母親與桂花情”,感受母親的思鄉之情。閱讀乃是語文學習之根本,教師要以簡捷的手段,才能讓語文教學變得簡約而優雅。教師評價的手段也要簡捷,要及時反饋,指向明確,促進學生思維提升。我們要為學生提供真誠的建議,能讓學生欣然接受,不去嚴厲批評、指責學生。我們要給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鼓勵學生大膽言說,讓他們成為對話的受益者。
總之,小學語文教學要避繁就簡,以簡約的提問擊中要害,聚集思維,讓學生的思維能力提到提升。簡約環節,為學生的思考、品讀留時,讓學生的思考、討論走向深入。簡約使用媒體,不求繁華,追求原生態,為學生的思考提供明確的指向。
【參考文獻】
[1]石昌燕.小學語文課堂中“簡”的精彩[J].中國教師,2018(12).
[2]劉志軍,王麗君.構建本色語文課堂,實現有效教學[J].華夏教師,2018(7).
[3]周江海.化繁為簡——小學語文教學的追求[J].中國校外教育,20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