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莎莎
摘 ? 要:目前,在高校建筑設計教育教學中,培養學生具有創造思維是重點目標,但是在實際教學中卻存在諸多問題,如學生創新能力不足、缺少學習主動性以及教學條件的限制等等。本文主要分析建筑設計課程教學能力培養目標,并進一步闡述當前建筑設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最后探討基于能力培養建筑設計課程教學的改革對策,希望可以為相關教育工作者提供幫助,進而提升建筑設計課程教學效率。
關鍵詞:能力培養 ?建筑設計 ?課程教學 ?改革分析
中圖分類號:G642;TU2-4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4-098X(2019)09(b)-0226-02
建筑設計是建筑學及相關專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教學質量直接關系著建筑設計系列課程的開展。建筑專業課程開設的目標就是培養建筑師,從這一角度分析,想要保障人才培養目標實現,就需要保障課程教學符合社會對建筑師的要求。下述內容以此為基礎,探討在能力培養背景下,建筑設計系列課程教學的改革。
1 ?分析建筑設計課程教學能力培養目標
首先為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培養。專業能力屬于建筑課程對人才培養的核心目標,其中分析問題與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是基礎內容。讓學生們養成分析與整理資料的習慣,將練習題視為分析對象,認真對待每一個草圖,同時詳細記錄問題與經驗,這樣可以為未來的學習奠定基礎。另外,還需要培養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融合建筑課程特征,進行空間、功能以及環境等設計訓練,同時還需要了解文化與生態,讓學生們可以掌握舉一反三的技能,進而實現建筑設計課程教學目標。
其次為社會調查能力培養。建筑與實際生活有著密切的關系,創作靈感主要都來自于社會群眾對生活與居住環境的認識。所以,在建筑設計課程教學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們了解生活和群眾意愿。當前,諸多學生對生活的理解都較為單一,所以需要讓其積累更多的生活經驗,應與社會群眾進行溝通,進入生活體會生活,進而提升自身的建筑設計能力。另外,在建筑設計課程中加入的社會調研與考察內容,能夠有效提升學生們的分析能力、設計能力,同時也很好的驗證了社會調查能力對建筑專業學習的重要性。
最后為表達與推介設計能力培養。學生們在有了正確的思路之后,還需要進一步培養學生們的設計能力。讓其可以將靈感準確體現在作品設計中,教師需要善于激發學生們的設計能力,在提升學生基礎知識掌握的同時,還需要從多個角度來進行激發,有效的培養學生們手繪表達能力、計算機設計表達能力以及對設計的自信心,以便學生們出現思路清晰但無法下筆的情況出現。
2 ?當前建筑設計課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首先就是學時與學分上存在的問題。學分不夠高嚴重影響了學生們的學習動力,而學時問題導致教師所教授的內容不能全面教授給學生們,進而難以保障教學質量,學分和學時的不足與教學要求和教學質量的保障產生了嚴重的矛盾;其次就是學生們缺少學習主動性,建筑設計課程需要學生積極主動的進行方案設計,需要很多的時間和精力,但是因為一些基礎課程任務繁重,造成了學生在學習建筑設計上的動力嚴重不足;最后即為教學條件的限制。建筑設計是科學與藝術的融合,在實際教學中學生需要閱讀大量圖書和電子資料,且需要現場實地考察許多優秀建筑,但是當前許多高校特別是中小型城市高校在該方面都存在不足,教學場地也十分緊缺,進而導致教學效果相對較差。
3 ?闡述基于能力培養的建筑設計系列課程教學改革
3.1 全面創新單元化、模塊化以及多元化教學模式
在建筑設計課程教學中,可以將課程教學設置成為多個獨立發展的模塊,其中每一個模塊都有屬于自己的主題,例如功能分區、建筑整體結構、建筑造型以及建筑材料等等。在過程中,整個主題理論都需要借助PPT進行講解,然后在對每個獨立的問題進行深入講解,這樣有利于讓學生更有效的掌握建筑設計的相關專業知識。
在教學過程中,院校需要聘請資深的建筑工程師與設計單位的總工來講述建筑結構與水暖等方向的知識。因為教學組織的主題不同,可以依照教師特長來進行單元化專題講座,讓學生們在建筑方案設計之前可以有各方面相關知識的積累。
另外,在課程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可以運用多種教學模式來調動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如啟發式教學模式或參與式教學模式等等。設計的理論教學需要有形象化的教學手段,應善于運用建筑模型、圖片、視頻和PPT等多種教學輔助形式。
3.2 重視過程與動手能力
建筑設計系列課程教學改革需要構建一套完善的教學體系,為強調建筑設計課程可以實現有章可循,最為重要就是對現場進行勘察,并且繪制與分析相應的圖示與說明,避免出現個人價值取向。另外,還需要重點分析和收集較為經典的范例,引導學生總結出不同的看法,然后由教師進行點評。還需要構建授課與個別輔導相互融合的教學模式,密切與實踐教學進行聯系,全面強化學生建筑設計向著真實性與嚴謹性方向發展。
在建筑設計的各個階段中,需要與多種方案進行比較,如構思草圖、工具草圖以及設計說明等設計程序,自始至終都應以整體意識為向導。在建筑設計初期時,可以允許學生在方案造型與結構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足之處。同時,方案盡量以一個為基礎,以階段工作為重點,不斷反省,這樣能夠有效加深學生們的錯誤意識,還可以保障整個設計方案的連續性。重點強調和訓練的學生們制作手工模型的能力,這樣的方式可以幫助學生們理解建筑藝術美學與推敲形體與場地之間的關系等。同時還能夠深化學生借助三維模建技術對建筑內部與外部空間形態進行分析,引導學生們可以借助新型技術來進行建筑設計。
3.3 全面培養學生參與能力和團隊合作能力
眾所周知,建筑設計屬于一項團隊性的工作模式,在建筑進行設計的過程中,個人智慧雖然十分重要,但是有效的團隊合作才是重點。學生創造能力的培養需要認識到設計團隊創造力培養的重要性,主要包含團隊合作與組織協調能力等。在建筑行業職業化的背景下,團隊合作是建筑設計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教師不僅需要培養學生們獨創能力、不抄襲等精神,同時還需要著重培養學生們個性品質與修養,讓其在未來參與工作的過程中可以與他人共同合作,進而完成大型建筑設計方案。針對于這類情況來講,在教學改革創新的過程中可以開展實驗教學模式,實驗教學模式不僅可以全面提升學生們團隊合作能力,其對培養學生們的學科素養也有著一定的幫助。方式就是在建筑設計課程教學中運用小組合作的模式,然后學生們在小組中分工進行實驗,最后通過討論來共同完成一項課程設計。
4 ?結語
綜上所述,建筑專業有著范圍廣、課程難度大等特點,在進行人才培養的過程中,既要培養學生們的基礎知識,同時還需要提升學生們的設計能力。所以,建筑設計課程需要不斷創新改革,轉變以往傳統的教學模式,加強實踐課程教學比重,不斷提升教學質量和教學水平,進而為建筑行業培養出更多優秀的人才。
參考文獻
[1] 張瑩.基于工作過程和崗位能力培養為目標的《建筑裝飾設計》課程教學改革探索[J].門窗,2017(3):229.
[2] 陳小軍.從設計方法教學到核心能力教學——OBE工程教育模式對八周高層建筑設計課程教改的啟示與實踐[J].建筑與文化,2018, 176(11):61-62.
[3] 黃琪,宋雯珺.基于崗位能力培養的高職設計類課程教學研究——以上海濟光學院建筑設計原理(一)課程為例[J].高等建筑教育, 2018,27(3):109-1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