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滿霞
摘 要:隨著時代的不斷發展,科技水平在不斷地進步,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也直接推動了我國各行各業的快速發展。教育事業與信息技術的融合變得勢不可擋,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嘗試在課堂中使用信息技術輔助教學,從而達到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的目的。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進行融合,已經有許多教師在開展了,但是如何將二者以更有效的方式融合,從而使得二者均發揮出最大的作用呢?語文傳統教學較為乏味,課堂氛圍不夠活潑,從而導致很多學生對語文的學習興趣度不高,甚至會產生一定的抵觸心理。信息技術的介入,教師的合理利用可以有效吸引學生的注意力,營造活躍的課堂氛圍,從而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習的興趣。因此,從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融合的優勢著手,重點對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融合的方法進行深入探討。
關鍵詞:信息技術;小學語文;教學融合
小學階段的語文學習,更多的目的在于培養學生對語文學科的學習興趣,還會對學生的語言交流和閱讀能力起到一定的啟蒙作用。因此,該階段的語文學習對學生而言非常重要。如何能夠更好地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得以積極主動地參與到課堂教學之中,使得語文課堂教學效率得到進一步提高呢?關鍵點在于趣味性,通過信息技術可以使原本枯燥的課本教材,變成美麗的圖片、豐富多彩的視頻以及優美的音樂,將課本所講述的內容更加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眼前,身臨其境的感覺可以最大程度地幫助學生拉近與語文的距離,從而使得課堂教學效率得到進一步的提高。
一、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融合的優勢
信息技術的加入可以使教師的教學理念進一步發生變革,使得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得到保證,學生逐漸向著主動學習的方向發展。對于學生而言,學習狀態的改變對學習效率的改善有著莫大的幫助。并且,學生通過信息技術借助互聯網的資源和力量,可以在教材的基礎上,對課堂以外相關聯的知識進行自主學習和探討。教師此時在課堂中所處的地位,更多的是一種引導者的身份,引導學生自行安排學習計劃和路徑,教師則是引導學生到正確的學習道路之上,幫助學生更好地進入課文的情境體悟之中。并且,互聯網中豐富的視頻、圖片以及各類資源都可以被運用到教學當中,可以使語文課本中的信息更直觀地呈現在學生眼前,同時對語文課堂氛圍的營造也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有效融合的方法
1.有效融合信息技術,拓展語文課堂教學內容
在小學各科目的教學中,語文是其中教學內容涉及最多的一門課程,由于課本篇幅有限、課堂教學時間的限制,傳統的語文課堂教學無法以更便捷的方式,對課堂進行必要拓展和延伸,幫助學生更加全面地理解課本知識。傳統課堂教學中,為了提高教學質量,促進課堂延伸,教師需要在課前進行大量的準備工作,教師負擔過重、休息不夠充足可能會導致教學效果的下降。隨著信息技術與教育行業的融合,多媒體教學平臺的使用使得教師可以在課堂中充分利用互聯網資源,進一步對教學資源進行整合和呈現,不僅豐富了教學資源,對喜歡新奇事物的小學生而言,也進一步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例如:在人教版小學語文二年級下冊《葡萄溝》的教學中,很多小學生對葡萄干的制作過程以及產地都不大了解,那么在課前教師就可以通過互聯網去搜集一些紀錄片、圖片或者動畫,讓學生通過觀看視頻對文章所描述的內容有一個更直觀的理解。教師通過在小學語文課堂中有效融合信息技術,不僅豐富了語文課堂教學內容,還幫助學生拓展了知識面。
2.有效融合信息技術,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三觀
小學語文教學,不僅僅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言能力和其他方面的能力,更是為了能讓學生在文本的學習中感受其中流露出來的各種情感,從而幫助學生感受人間的真善美,并形成完整的人格和正確的三觀。例如:人教版小學語文六年級下冊《賣火柴的小女孩》的教學。畢竟小學生的閱讀能力有限,可能難以通過文字和想象真切地感受到小女孩當時的處境,學生所處的生活環境也很難讓他們理解小女孩的悲慘。這時教師可以通過信息技術,將學生以前不太重視的路人的漠視、爸爸對她的態度以及小男孩的欺負更直觀地通過動畫向學生展示出來,并通過與小女孩奶奶生前的動畫進行對比,由此本課所表達的觀點可以進一步地深入學生的內心。
三、結束語
信息技術的發展,給教育事業帶來了全新發展機遇,其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深度融合,也可以進一步提高現今的教學水平和成效。
參考文獻:
[1]羅華妮.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有效融合[J].語文教學通訊·D刊(學術刊),2017(1):56-57.
[2]王微微.紅花綠葉巧相映:淺談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的巧妙融合[J].長江叢刊,2016(25):125.
[3]宋建英.信息技術與小學中高年級語文教學內容有效融合分析[J].中小學電教(下),2016(1):68.
[4]陳姝.精彩在“融合”中綻放:信息技術與小學語文教學融合的探討[J].中華少年(科學家),2016(34):35-36.
編輯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