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來,隨著我國教育改革的全面發展,對新課標加大了實施力度,注重對學生綜合能力的培養與教學,創新出多樣化的教學模式,優化教學理念,以學生的角度分析,對教學方案的設計,明確教學目標,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而在互聯網背景下,對“微課”教學工具的應用,對高中物理教學質量與效率產生巨大的影響,以視頻為主,能夠把課堂上的教學內容、過程詳細地記錄,滿足學生課程的學習與討論需求,為學生提供良好的學習條件,從而提升高中物理知識教學質量與效率。
關鍵詞:互聯網;“微課”;高中物理;教學策略
高中階段的物理課程教學,對學生來說,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難度,需要學生自身具有較強的思維能力、邏輯能力、分析能力等。主要是高中階段的物理知識,基礎理論性比較強,并且有一些基礎知識的邏輯性比較輕,隨著知識難度的加深,所涉及的教學領域范圍也不斷地拓展。對此,需要對物理教學方法的創新,在互聯網背景下,把“微課”教學工具應用到高中物理教學中,并得到了學生與教師的認可,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的積極性與自主性,全面提升高中物理教學水平。
一、 “微課”內涵、特點分析
(一) “微課”內涵
“微課”是指微型的課程,能夠把書本知識內容以視頻的形式展示出來,結合具體的教學內容,對重點、難點、疑點知識的合理設計,讓學生能夠對“微課”內容反復地觀看與學習,從而提高整體的教學質量。新穎的教學模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優化與完善了傳統教學模式所存在的不足與問題,充分發揮出“微課”教學工具自身的優點與作用,供各階段教育教學的使用。
(二) 特點分析
1. 授課時間短
通常情況下,“微課”的授課時間會設置為5~10分鐘之間,對“微課”授課時間的合理控制,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分析。時間過短,無法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相反,時間過長,使學生感覺到枯燥,對“微課”逐漸失去了學習的興趣。
2. 容量小
“微課”容量下,主要是以“微課”授課的時間短為基礎,對其有著直接性的決定性作用。一般情況下,每節“微課”所占的數據大小為幾十兆,最常見的規格為wmv、rm等,任何一種格式,都能夠滿足學生在線、下載等方式觀看、學習。
3. 內容具有較強的針對性
雖然“微課”的授課時間比較短、其容量比較小,但是“微課”的教學內容卻有較強的針對性,有明確的教學目標,直奔主題教學,整體的教學內容以精練為主。
4. 反復觀看
“微課”模式的研發,是以現代化信息技術為核心,教師可利用互聯網技術,在網絡上對相關內容的搜集與整理,制作成與課堂教學內容相關的“微課”,還可以選擇視頻攝制工具,對課堂上的教學內容、教學過程錄制。通過對教學內容的錄制,學生可以在課下,對課上的教學知識進行自主復習,把“微課”教學內容進行在線預覽、下載等,對其反復觀看,還有快進、倒退等選項,都能夠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二、 互聯網背景下“微課”與高中物理教學存在的問題
(一) 教學內容不明確
“微課”教學工具與高中物理知識教學的結合應用,為其實踐教學提供了更多的資源平臺,在“微課”中還存有多樣化的教學內容,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學習需求,自主選擇適合自己學習要求的“微課”課件。而多樣化的“微課”課件,反而成了學生自主學習的困擾,影響到學生的學習熱情與質量。教學內容的不明確,無法及時準確地發現學生自身學習中所存在的問題。再加上應試教學模式的長期影響,使學生在接觸新穎的教學模式,還需要一個適應的過程。
(二) 成為學生消遣的主要工具
“微課”是利用互聯網技術、多媒體技術共同研發而成的,那么對其應用到高中物理課程的教學中,學生沒有真正地意識到“微課”教學工具應用的意義與價值,在實施的過程中,學生會由于自身的好奇心、而無法正確地應用“微課”教學軟件,反而是利用網絡進行打游戲、聊天等。無法使“微課”教學工具充分發揮出自身的重要作用與價值,反而產生了適得其反的教學效果,“微課”教學工具逐漸成為學生消遣的主要工具。
(三) 教師的責任心不強
目前,大多數的教師人員還是以傳統教學理念為主,認為對“微課”教學工具的應用與實施,學生就可以進行自主學習,但是卻忽視了對學生實際情況的綜合考慮,使所選擇的物理學習內容無法滿足全體學生的學習需求,教師失去了自身的引導性作用。學生對“微課”教學工具的應用以及在自主學習的過程中,就會使教師產生錯誤的想法,誤認為學生都能夠自主地選擇“微課”自主學習。以此形式長期的發展,會使高中物理教師的責任心逐漸減弱,嚴重地影響到高中物理課堂教學效率與質量。
三、 互聯網背景下“微課”與高中物理融合教學的優勢
(一) 提高課堂教學效率
在高中物理課程的教育教學中,物理實驗是其重要教學內容之一,對物理基礎理論知識,通過實驗教學的求證與分析,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掌握物理基礎理論知識,鍛煉學生的實驗操作能力。而在以往的高中物理實驗教學過程中,會受到一些基礎實驗設施的限制與影響,無法積極地開展實驗教學課程,學生就只能對基礎理論知識想象、死記硬背,教師對實驗過程、實驗結果的口頭敘述,無法提升整體的教學質量。而對“微課”教學工具的應用,有效地解決了傳統實驗教學存在的問題。
例如:對魯教版高中物理《牛頓第一定律》知識的教學,學生對牛頓第一定律基礎理論知識不能完全地理解與掌握,那么教師在課堂的教學中,可以把基礎理論知識與相關實驗結合教學,利用“微課”教學工具,向學生展示一些關于牛頓第一定律的實際案例,把抽象的基礎理論知識以直觀的形式展現給學生,幫助學生學習與理解此部分的知識內容。
(二) 豐富教學資源
傳統教學模式,是以教師為課堂的教學主體,教師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對學生實施教學任務,忽視了對學生學習需求與實際能力的分析,抑制學生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的發展,使學生對物理課程的學習逐漸失去了學習興趣與信心,使高中物理課程教學質量持續下降。而對“微課”教學工具的應用,遵循著“以學生為教學主體”的教學原則,給予了學生自由的學習空間,注重對學生思維能力、邏輯能力的培養。學生可以在“微課”資源庫內對教學內容進行搜集、下載、學習,滿足學生的學習需求。
例如:對魯教版高中物理《磁場對運動電荷的作用》課程的教學,教學的目標:
1. 讓學生知道什么是洛倫磁力,利用左手定則判斷洛倫磁力的方向;
2. 掌握洛倫磁力大小的推理過程;
3. 掌握垂直進入磁場方向的帶電粒子,受到洛倫磁力大小的計算;
4. 了解v、b垂直時的洛倫磁力大小、方向,對此做出正確的判斷,理解洛倫磁力對電荷不做功;
5. 掌握電視顯像管的工作原理。利用微課教學,通過對基礎知識的教學,對學生再進行基礎知識的拓展、延伸教學,豐富學生的學習資源。教學過程:讓學生結合微課教學內容的詳細觀察,加深洛倫磁力基礎概念,明確洛倫磁力與安培力的關系,用左手定則對其進行正確地判斷。以此推算出洛倫磁力大小的計算公式,從而幫助學生掌握更多的物理知識。
四、 互聯網背景下“微課”與高中物理融合教學策略
(一) 幫助學生進行課前預習
物理知識既深奧又有較強的邏輯性,針對一些簡單的基礎知識學習,學生還可以跟得上教學進度,而隨著知識難度不斷地增加,使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就比較費力。那么對“微課”教學工具的應用,學生通過對其的應用,能夠在課余時間對知識內容的提前預習,在預習的過程中,能夠詳細地掌握教學知識的難點與重點,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與學習物理基礎知識。
例如:對魯教版高中物理《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律》進行教學時,學生會對其難點知識進行預習,并且搭配一些插圖、實驗操作等分析講解,加深學生的學習印象。
(二) 有利于對物理實驗的講解教學
高中物理實驗教學,有些實驗比較簡單,有的實驗比較難,不同的物理實驗對所應用的實驗器材、實驗環境等有不同的要求,如果基礎設施不完善,就無法對學生進行實驗教學,打消了學生的積極性與學習熱情。
例如:對魯教版高中物理《電容器電容》知識的教學,實驗環境不宜干燥,為確保實驗教學順利地開展與實施,需要物理教師做好充分的準備工作,并且會把整個實驗的過程進行錄制,以微視頻的形式儲存。教師通過“微課”展示,有效節省了課堂實驗教學時間,確保實驗教學效果。
(三) 學生的固所復習
對物理知識的鞏固復習,是加強學生對物理知識的學習,學生在課余時間對“微課”教學課件的觀看,讓學生進行自主復習,并且在復習的過程中,還能針對自己記憶不準確的物理知識進一步地求證,加強對學生自主能力的培養,提升學生的學習成績。
五、 結語
綜上所述,在互聯網背景下,將“微課”與高中物理教學相結合,新穎的教學模式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學生的課前預習、課后復習、實驗操作等都產生積極的影響,降低學生的學習難度,提高高中物理課程教學質量與效率,為學生的學習與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參考文獻:
[1]李帥強.微課提高高中物理教學有效性的研究[J].課程教育研究,2019(32):205.
[2]周瓊瓊.物理學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湖南理工學院,2019.
[3]曹仕中.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索[D].華中師范大學,2019.
[4]李叢叢.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研究[D].上海師范大學,2019.
[5]楊偉.高中物理教學中微課的應用探究[J].名師在線,2018(24):89-90.
[6]陳興.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J].西部素質教育,2018,4(13):125.
[7]賴華杰.微課在高中物理教學中的應用探究[J].農家參謀,2017(15):108.
作者簡介:范明鋒,福建省泉州市,福建省泉州市城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