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具有自主性、參與性和間接指導性的特征,能夠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東溪窯是漳州特有的文化,具有濃厚的地域風格,區域活動可以結合東溪窯遺址,充分挖掘本土資源,豐富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內容和形式。本文在分析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中材料有限、內容單一,教師對區域活動指導不足的現狀基礎上,探究在幼兒園教師的引導下,以南靖縣龍山鎮的東溪窯為載體,組織區域活動,設置東溪窯遺址區角,培養東溪窯歷史文化的小講解員,開展幼兒園本土區域活動,激發幼兒們的愛國愛家鄉的熱烈之情。
關鍵詞:區域活動;東溪窯;特點;現狀;策略
一、 區域活動的內涵和特點
區域活動指的是利用活動室、走廊、休息室等設置一些區角,幼兒不同年齡有不同心理特征,我們要根據他們不同的發展特點和需求,在幼兒園設置區域活動區,投放一些材料,幼兒根據自己的興趣和特點選擇區域活動,自主安排活動內容和活動形式,是一種個體化的教育過程。在區域活動中,幼兒可以自主地進行活動,幼兒可以在區域內和區域間進行靈活地走動,這符合幼兒好動的特點;同伴的交流對于幼兒來說是一種重要的學習機會,在區域活動中幼兒以內容為載體展開交流和互動,可以發展幼兒的語言交流能力;對于活動情境、活動材料和活動內容的假想,需要發揮幼兒的想象力,在自己已有經驗的基礎上構建故事內容,延續活動過程;同時,區域活動的參與中學額生通常扮演著一定的角色,這些角色是學生模擬參與社會的一種方式,對于增加學生對社會的認識,感受角色的責任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現狀分析
(一) 區域活動的材料有限
材料的有限性表現在,教師制作的材料沒有實現循環使用和班級間的分享。一些教師考慮到經費的局限性,嘗試利用一些廢舊材料進行制作,但是各班級間是相互封閉的,不同班級在開展同一活動時需要重新制作,同時,教師在活動后對于活動材料沒有進行搜集,用于下次活動,而是隨意處置,造成了材料的短缺。
(二) 區域活動內容單一
幼兒注意是以無意注意為主的,活動的趣味性關系到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新鮮不斷變換的事物對幼兒具有較強的吸引力,幼兒園區域活動的內容也要不斷豐富,根據當今時代幼兒感興趣的故事、活動、場景、人物等進行設計,調動幼兒的熱情,引導幼兒積極地參與活動;同時,每一個活動的功能不可能是全面的,需要通過針對幼兒的需求,不斷更新活動內容,進行有目的有計劃的活動開展,促進幼兒的全面發展。當今時代的一個主題是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只有充滿創意性的活動,才能提供給幼兒想象和思考的空間,讓幼兒在活動中展開想象。目前,很多教師只關注活動區環境的創設,而不關注活動區內容的更新。有的班級從小班到大班活動區沒有進行過調整,活動區的內容也呈現出雷同性,只是在難度上略微進行調整。中秋節剛過不久,園區就可以圍繞這個節日主題開展的區域活動,在這個節日里有很多村里有慶祝節日的習慣,宴請賓客,廟里的神明出巡,沿路舞龍舞獅,教師可以借助這些民俗習慣,引導幼兒去展開活動,但一些老師卻只局限于中秋節故事的表演,沒有使民俗節慶形成一個真正的相對完整的區域文化。
(三) 教師對區域活動指導不足
新課改下的區域活動要以幼兒的活動為主體,在區域活動過程中要能夠調動起幼兒的積極性,激發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教師在開展區域活動時,要鼓勵幼兒積極熱情地參與到活動中,讓幼兒自主思考、自主探索,從而促進幼兒的思維力和想象力全面發展。不過幼兒年齡尚小,幼兒園的老師要能夠很好地指導幼兒參與主體活動,教師要注重幼兒思維的發展,關心活動的進展,促進幼兒的區域活動能夠順利開展。在活動中,教師不能夠僅僅維護區域活動的紀律,還要幫助幼兒確立區域活動的規則,調節活動的紀律,約束那些比較調皮、喜歡吵鬧的幼兒能夠安下心來參與區域活動。幼兒年紀小,活動中控制不住自己,難免會出現矛盾,教師必須及時給予糾正和調節,要讓區域活動中發生矛盾的幼兒,及時停止下來,控制事態,阻止發生風險。不過教師不能夠把重點放在保護幼兒安全,忽略了在活動中及時的引導學生端正思想。這不利于教育和培養幼兒良好的思想和品德。開展區域活動時,幼兒教師不能夠單純到處游走,必須要留心關注幼兒參與活動的動態,指導幼兒活動時不能過于隨意。如果幼兒教師不能夠深入地觀察幼兒,沒有關心幼兒心里在想什么,想要做什么,只是隨意指導,就有可能產生片面性,打斷了幼兒在區域活動中的整體性和完整性,這樣會導致幼兒參與活動的熱情減退,就發展不了幼兒的綜合能力。
《幼兒園教育綱要》中明確指出:“城鄉各類幼兒園都應從實際出發,因地制宜地實施素質教育,為孩子一生的發展打好基礎。”南靖縣龍山鎮是一個山清水秀的閩南小鎮,大自然賦予其獨特的自然風光與豐富的農村資源、富有韻味的風俗習慣、底蘊深厚的鄉土文化、獨特的民居,更有豐富、絢麗的東溪窯遺址文化。因此,我們就結合本土的教育資源——東溪窯,進行了研究,進而充分挖掘東溪窯內在的教育價值,在幼兒園區域活動中彰顯地方特色,使幼兒園的區角活動充滿了生機與活力,也使幼兒園教育逐漸凸顯鄉土特色化。
三、 以東溪窯為載體豐富幼兒園區域活動的策略
(一) 以東溪窯為依托,組織區域活動
東溪窯地處閩南,曾經是明清時期風靡海外的制窯所在,出產的瓷器大規模銷售海外。東溪窯遺址是海上絲綢之路中國史跡的重要組成部分。南靖東溪窯遺址,以封門坑、碗窯坑等窯爐遺跡和文化層為重點,窯址規模大,出產瓷器多,歷史影響大,文化內涵豐富,非常適合我們借此開展區域活動。
東溪窯正在申請成為世界級的民族文化遺產。東溪窯出產的瓷器主要是青花瓷,還有醬黑釉、米黃釉、白瓷、青瓷以及五彩瓷等;生產的瓷器主要是用于滿足日常生活需求;瓷器上的紋飾有寒江獨釣、洞石花卉、山水、纏枝菊花等,款式豐富多樣,器型漂亮實用。制作過程主要是以練泥、拉胚、制胚、上釉、燒制為主,通過用高嶺土等可塑性較好的泥土來制作燒制而成,體現了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教師在活動中可以充分利用東溪窯瓷器的制作特點,設計不同的區域活動,例如在區域活動中投放陶泥、搟泥棒、泥拍、刻刀等等,《葉子印胚》活動中,我們同幼兒一起收集各種葉子,再利用搟、搓、切、捏等方法印出各種形態的樹葉盤子,幼兒驚訝地發現,原來陶泥還可以跟樹葉結合,制作出漂亮的樹葉盤子。東溪窯的瓷器精美漂亮,具有獨特性和欣賞性,繪畫區的幼兒從多個角度觀察東溪窯的瓷器,進行立體造畫。同時,東溪窯也包含著豐富的內容,東溪窯中包含漳州的民俗風情,生活的情境、古時漳州的故事等,這些在表演區、生活區、圖書區等都結合幼兒的特點開展活動。東溪窯是豐富多彩的,這就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區域活動的內容,增加活動的樂趣。
(二) 東溪窯遺址區角,聲情并茂的小講解
幼兒園可以開設“我是東溪窯小講解員”的區角活動,幼兒園設置一些有關東溪窯遺址的圖片或器物,讓小朋友學習了解東溪窯的歷史以及它的文化價值,然后讓這些小朋友進行東溪窯的講解介紹,讓其他人增進對東溪窯的了解。當人們一走進龍山中心幼兒園,你就會被小講解員所吸引了,“各位游客、朋友,歡迎你們的到來,你們現在所見的就是享譽世界的東溪窯遺址,具有極高歷史文化價值……”站在設置的東溪窯遺址區域,孩子們一個個模擬在東溪窯遺址前為游客做講解,他們落落大方,講得繪聲繪色,生動的講解讓人好像身臨其境,沉醉于其中。這些小朋友在東溪窯的遺址所在地——龍山鎮長大的,在介紹自己家鄉的歷史文化的時候特別有自豪感,為自己家鄉能夠遺留下這樣神奇的、充滿歷史文化氣息的遺址感到驕傲,這個活動也激發幼兒愛國愛家鄉的熱烈情感。
(三) 以東溪窯為載體的區域活動需要教師的引導
“東溪窯”要想形成一個完整的區域活動,需要教師的引導,幼兒在活動中是零散的,有的幼兒可能只局限于一個動作,這都需要教師的引導。例如,在《東溪窯尋密》的活動中,幼兒搜集了各種各樣的資料,但是每一個幼兒的材料都有一定的偏重性和片面性,怎樣引導幼兒形成整體的認識,教師引導學生根據內容創作了兒歌“奇特的東溪窯瓷器”,這些瓷器真漂亮。這個盤子文如冰裂,太精美了……在學習東溪窯瓷器的制作中,有的幼兒制作比較粗糙,做完后不知道該做什么,這時教師通過示范引導幼兒將自己的瓷器做得更加好看,東溪窯的民間故事不少,這個內容比較廣泛,教師引導幼兒通過家園合作,和家長一起學習了解,增加樂趣,增長見識。
綜上所述,幼兒園在當前的區域活動中還存在材料上不足,活動內容上呈現出單一性的問題,如果區域活動能夠結合本土資源開展將極大地豐富了幼兒的生活。就如南靖縣龍山中心幼兒園就結合東溪窯豐富的內容,從東溪窯遺址的歷史文化中選取材料開展區域活動,讓幼兒懂得了制作瓷器,了解了漳州的歷史文化,使我們的區域活動內容更加豐富,形式更加多樣,學生參與活動的熱情更為高漲,我們的區域活動效果也會更好。
參考文獻:
[1]王婉雯.談以土樓文化為載體開展農村幼兒園區域活動的“五措施”[J].中華少年,2016(7):254.
[2]孫崇娟.試論利用農村資源開展幼兒園區域活動[J].成才之路,2016,No.48804:82-83.
[3]葉蔚青.挖掘鄉土資源,創設農村幼兒園特色區域活動[J].學前教育研究,2008,No.16711:49-51.
[4]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試行)解讀·教育部基礎教育局組織編寫[S].江蘇教育出版社,2002(4).
[5]高玉峰,高美嬋.挖掘農村鄉土資源,優化幼兒素質教育[J].153-154.
[6]馮林林.幼兒園民間游戲課程的構建[J].學前教育研究,2010(3).
作者簡介:張淑惠,福建省漳州市,福建省南靖縣龍山中心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