湯禹璇
【摘要】詠嘆調《聽我說,主人》是普契尼最后一部歌劇《圖蘭朵》中第一幕,是由柳兒演唱的一首詠嘆調,這部歌劇也是他最偉大的作品之一,是一首帶有中國五聲調式、具有東方風格的歌劇。這首詠嘆調是普契尼精心為女高音演唱者設計的,雖然整首詠嘆調很短,但十分精湛也十分考察演唱者的演唱水平,從詠嘆調的強弱力度上來看,更像是整部歌劇暴風雨前的寧靜,通過歌劇的內容、情景及曲式來分析歌曲的演唱技巧,通過柳兒及人物之間的關系來表達這首詠嘆調的情感,讓演唱者在演唱時可以更好地理解歌曲提高自身的演唱技巧。
【關鍵詞】演唱技巧;情感分析;詠嘆調
【中圖分類號】J617.2?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一、創作背景
(一)作曲家“普契尼”
吉亞卡摩·普契尼(Giacomo Puccini,1858-1924),1858年出生于意大利盧卡(Lucca),自1730年代以來,他的家人一直與音樂生活緊密交織在一起。他出生在意大利盧卡城的一個音樂世家。普契尼從小就成長在一個單親家庭,共有七個兄弟姐妹,都由母親撫養。在家庭的影響下很早就開始學習音樂,在普契尼成長的時代正是威爾第“一統歌劇天下”的時代。1876年,剛剛成年的普契尼為了看威爾第的歌劇《阿依達》步行20公里前往比薩城管,這件事也可以說是普契尼人生的一個轉折,仿佛開啟了普契尼學習音樂的大門,確定了對歌劇的繼承與執著。普契尼一生共創作了12部歌劇,普契尼的歌劇題材十分廣泛,并且在歌劇種類形式上更加多元化,他喜歡描寫一些苦情的主角,擅長用樸實的旋律和真實的情感刻畫人物,絲毫沒有炫技的傾向,也沒有華麗的詞藻。所以,他的歌劇與真實主義歌劇有著很多共同點。
1880年他寫了《頌主彌撒》(Messa di Gloria),同年到米蘭音樂學院學習,1883年畢業后寫了第一部歌劇《女巫》(Le Willis),從此就開始了對歌劇的創作,1889年完成了第二部歌劇《艾狄加》(Edgar),1893年創作的《瑪依·萊斯柯》(Manon Lescaut)被譽為天才之作。1896年創作歌劇《波西米亞人》(La Boheme),這部歌劇直到現在仍是全世界各大劇院的保留曲目,更是普契尼在世界樂壇的三大代表作,另兩部分別是《托斯卡》(Tosca)和《蝴蝶夫人》(Madame Butterfly)。后來又創作了《西部女郎》(La Fanciulla del West)、《燕子》(La Rondine)、《三聯劇》(Il Trittico)等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而他生命中的最后一部歌劇《圖蘭朵》無論是從音樂結構、表演還是選題內容方面都展現了更為獨特的風格。雖然最后未能完成結局就逝世了,但仍由阿爾法諾(Franco Alfano)①續寫了最符合普契尼風格式的結局作為結尾,并于1926年在米蘭首演。
(二)劇情介紹
《聽我說,主人》選自歌劇《圖蘭朵》中第一幕,是由女仆柳兒演唱的一首女高音詠嘆調。歌劇描寫的是中國古代一位十分美麗但是性情殘暴的公主,她為了報仇設下了三個謎語,每個向她求婚的人都要猜對這三個謎語的答案,如果答錯了就要獻上自己的頭顱。韃靼國王子卡拉夫英俊瀟灑,在流亡的過程中,他與自己的老父親和女仆柳兒相遇,王子卡拉夫被圖蘭朵公主的美貌所吸引,于是不顧眾人反對冒著生命危險去回答公主的三個謎語,女仆柳兒心中早已愛慕王子許久,所以前去勸告王子不要去冒險,過去因身份低微不能對王子表達愛意,但在這首詠嘆調中柳兒將心中的愛意全部說了出來,王子的笑容是她的全部,她不能看著心愛的人去冒險,所以,演唱這首詠嘆調來請求王子放棄這樣的想法,最后以死來融化公主冰冷的心,也保護了王子的生命,升華了自己的品格。
二、歌曲情感分析
(一)人物角色之間的關系處理
在詠嘆調《聽我說,主人》中,韃鄲國王子卡拉夫一心想要追求美麗的圖蘭朵公主,而心里一直暗戀著他的女仆柳兒不想讓他去冒險,于是唱了這首詠嘆調來勸說王子。柳兒自知與王子身份懸殊,只是曾經因為王子的一個微笑而愛上了他。但是在演唱時,她不再用很含蓄的敘述語氣訴說一個樸素的愛,而是很明顯地表達對王子的愛。優美動聽的旋律也十分符合柳兒的氣質,她在詠嘆調中也同時表達了自己對王子要做的事感到痛心,所以表現得更為哀求。這首詠嘆調能讓我們感受到柳兒對王子真切的愛,她在勸說王子時那種復雜的心情在詠嘆調中也有明顯的體現,整首詠嘆調的情感基調都是悲傷的、懇求的。她雖然是一個普通、柔弱的女子,但是她可以為了愛犧牲自己的生命,所以在演唱的時候要注意表達出哀傷、痛心及為愛不顧一切的復雜糾結的情感。
(二)歌詞內容及歌曲結構
中文意思是:“主人,請聽我說;主人,請聽我說。我真受不了了,是的,我的心碎了。在流放的路上,你的名字在我心中,你的名字在我唇際,如果你的命運要在明天決定,他會失去兒子,我會失去珍貴的微笑,我再也受不了了,求您了”。每句歌詞都是帶著哀求和期盼的,更像是發自內心的呼喚。從歌詞上我們可以看出柳兒已經做好了為愛獻身的準備,每句歌詞雖然沒有明確的愛的字樣,但句句卻都在訴說著愛,其中“你會失去兒子,我會失去珍貴的微笑”也是人物感情最為集中的地方。
這首詠嘆調是帶再現的單二部曲式,降G大調,柔板,共有20小節,很短小,但曲式精致,很能打動人心。歌曲中普契尼運用了中國五聲調式的“三音組”,五聲調式的音樂風格會模糊和聲的功能性,這種和聲的排列方法凸顯出柳兒溫柔善良的性格。
三、歌曲的演唱處理
人物演唱技巧的處理,演唱詠嘆調時,固然是要對詠嘆調的角色進行一定的解讀,但是在一部歌劇中也是需要有角色之間語言、表演的溝通。所以,在塑造柳兒這個人物時,既不能唱得太強,體現不出優美的旋律,也不能唱的太弱,讓角色太過于柔弱體現不出人物的張力,所以要控制好聲音的力度,保持適度原則。這也是這首詠嘆調最難的地方,就是小聲的去唱低音,也就是含著半口氣唱,因為在演唱時我們習慣把聲音的泛音體現出來使聲音更加豐富,而泛音是需要整個面部的共鳴,比如運用頭腔、鼻腔,這樣才能使聲音弱下來。所以,我們在演唱時既要體現出聲音的位置,也要使聲音隨著歌曲的情景而體現出來。
整首詠嘆調幾乎是沒有“f”強音出現的,所以要求演唱者擁有很好的控制聲音的能力,能夠讓聽者感受到每個地方情感的不同。普契尼也在歌曲中運用了許多音樂術語,力度記號、調式、節奏節拍、速度和旋律等,說明他是一個十分喜歡用情感和音樂旋律線條來表現人物和表達人物情感方式的人,戲劇性更強,人物情感也更加豐富。在旋律上,整體上運用了中國五聲調式的風格。
四、小結
《聽我說,主人》是普契尼為女高音精心創作的作品,沒有華麗的前奏導入,給聽眾以最直接的感受,將聽眾帶到歌曲的情境中,更加容易抓住人心;并且這首詠嘆調講述的是一個人們非常熟悉的“愛情”故事,所以很容易引起共鳴。這首詠嘆調結合了中西方的音樂文化,并把中國的調式及東方風格運用得恰到好處,這也是普契尼向我們展示用歌曲來表達人與人之間傳遞的情感。這首作品雖然已經被國內外許多音樂家成功演唱過,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每個人對愛情理解的不同,在演唱作品的時候,我們要擅于代入我們的人生閱歷和情感經歷去詮釋出一個不一樣的作品,這樣才能更好地刻畫人物的形象。
其實,演唱每首歌曲都需要我們認真地去處理細節,真正的好作品不是由最好的演唱者唱出來的,而是每一個精心打磨后的演唱,盡可能地去詮釋一部好的作品。
注釋:
①弗朗克·阿爾法諾(Franco Alfano,1875-1954)。意大利作曲家,曾任都靈音樂院院長。代表作《沙恭達羅》(Sakuntala)、《復活》(Risurrezione)等。
參考文獻
[1]陶小衛.淺析歌劇詠嘆調《主人,請聽我說》中柳兒的藝術形象和演唱技巧[J].黃河之聲,2011(24).
[2]吳雅頌.歌劇詠嘆調《主人,您聽我說》中柳兒的心理分析[J].大眾文藝,201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