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鋼琴基礎課教學作為音樂教育專業的一門必修課程,對培養學生音樂素養和音樂創新能力起到積極作用及影響。當前,鋼琴基礎課教學現狀仍不樂觀,需要學校加強對鋼琴基礎課教學工作的重視,及時了解和掌握當前鋼琴基礎課教學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不斷對鋼琴基礎課教學模式與教學內容進行優化和創新,使鋼琴基礎課教學更好地順應新時代教育的發展潮流,在達到培養學生音樂素養目的的同時也有利于促進鋼琴基礎課教學質量與效率的提升。
【關鍵詞】鋼琴基礎課;現狀;教學模式;改進
【中圖分類號】J624? ? ?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引言
在素質教育不斷優化過程中,需要加強對鋼琴基礎課教學工作模式與教學方式的創新,明確鋼琴基礎課教學對培養學生鋼琴演奏能力和協調能力的重要性,最大程度地以創新的教學模式與方法來豐富學生的學習知識面,開闊學生鋼琴基礎課學習的視野,全面促進學生專業技能的提升,從而使鋼琴基礎課教學真正達到對學生專業技能培養的高標準與要求。
一、鋼琴基礎課教學現狀分析
(一)教材選擇缺乏合理性
現階段,鋼琴基礎課教學教材選擇缺乏合理性,主要體現在教學進度和教學全部方面把握存在隨意性的問題。在鋼琴基礎課教學當中,教師過于注重對學生技術訓練教材的選擇,而未根據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現狀選擇合適的鋼琴基礎教材,很多教師注重鋼琴基礎課教學曲目的難度,而忽略對學生鋼琴學習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的培養。除此之外,在鋼琴基礎課教學中,很多學校在教材體系和標準方面缺乏統一性,不同學校教師會選擇不同的鋼琴基礎課教材進行教學,在這種情況下,不僅會降低教師的教學效率,也會導致鋼琴基礎課教學所教出的學生能力與素質參差不齊,這對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產生了制約作用。
(二)教學方式過于單一
目前,隨著互聯網技術的飛速發展,多元化的教學方式以及高科技的教學方式被廣泛運用到鋼琴基礎課教學當中,很多現代化的教學方式與教學平臺深受師生的喜愛與支持,對于培養學生鋼琴彈奏技巧和實踐應用能力產生了積極的作用及影響。但是受傳統應試教育理念影響,在鋼琴基礎課教學中,很多教師仍然采用手把手、說教式及灌輸式的教學模式,缺乏對現代化教學技術及高科技的科學運用。現階段的鋼琴基礎課教學模式依然停留在對學生鋼琴彈奏技巧的培養方面,過于注重對學生演奏技能和技巧的提升,卻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對學生實踐能力的培養。比如鋼琴教師在教學過程中,過于強調和重視學生樂曲及練習曲的彈奏水平,缺少將鋼琴基礎課教學當中更多的音樂作品情感及曲式風格分享給學生,忽視對學生音樂鑒賞能力和鋼琴即興表演能力的培養,在一定程度上制約和影響學生個人專業能力的提升。
(三)教學內容相對落后
當前,鋼琴基礎課教學在教學內容方面還存在落后與不足。在教學過程中,鋼琴基礎課教學的針對性較弱,很多教師未有效根據不同學生的各自特點和實際情況來選擇不同的教學內容。與此同時,鋼琴基礎課教學過程中,很多教師過于依賴鋼琴教材內容進行教學,讓學生根據教材內容進行鋼琴基礎課教學訓練和演奏,未真正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做到因材施教,由于不同學生的鋼琴基礎能力和演奏能力各不相同,如果按照統一的教學內容和標準進行授課,不利于對學生鋼琴演奏能力和自我個性能力的培養,而且這種統一示范和大體上進行指導的教學內容與教學方式很難集中學生鋼琴基礎課學習的注意力,導致教師不能顧及到每個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降低了鋼琴基礎課教學質量和效率。
(四)教學評價方式滯后
從當前鋼琴基礎課教學現狀來看,鋼琴技術課教學評價方式一直沿用傳統其中、期末總結性考試為主的考評方式,未有效跟隨現代化發展步伐給予學生不同的評價方式,以評價方式來促進學生的全面成長與發展,最終造成鋼琴基礎課教學評價方式過于單一和滯后。傳統單一落后的教學評價方式也不利于對學生整個學習過程和學習效果的全面評價,而且這種以單一方式進行評價的模式,難以讓學生樹立鋼琴基礎課學習的自信心,最終使很多學生在鋼琴基礎課學習過程中出現平時松懈、考前突擊的心理狀態,不僅不利于促進鋼琴基礎課教學整體效果水平的提升,也會影響學生鋼琴基礎課理論知識聯系鋼琴技術和實踐操作能力的提升。
二、鋼琴基礎課教學模式改進的主要對策
(一)積極創新鋼琴教材
一方面,可以在鋼琴教材中加入經典歌劇選段,通過一定的歌劇選段來提升學生的專業能力和鋼琴技能,激發學生鋼琴基礎課學習的積極性與主動性,提升學生鋼琴欣賞與審美能力。例如,《費加羅的婚禮》《唐璜》等中外經典歌劇中的相關片段,滿足了不同學生的學習需求。對于學生來說,這些經典歌劇選段的演奏技術并不復雜,同時,這些作品的作品類型也符合鋼琴基礎課和聲樂專業知識結構的特點,不可以斷豐富學生鋼琴學習的知識面,讓學生獲得更多的學習素材與資源;另一方面,鋼琴教材內容中可以應用一些古典鋼琴作品,其主要目的是加強對學生五線譜識譜能力的培養,增強學生對古典鋼琴作品的理解與學習,比如“湯普森”“車爾尼”系列練習曲使讓學生所了解的知識點涵蓋面更廣泛。還可以在鋼琴教材中加入一定的中國鋼琴作品,從而有效促進中國鋼琴作品的傳播與發展,如改編自中國傳統民樂的《平湖秋月》《雙飛蝴蝶》《百鳥朝鳳》《二胡映月》等相關鋼琴作品,從而加強學生對中國古典鋼琴作品的理解與認識,使學生在學習這些鋼琴作品過程中不斷豐富視野,增強學生鋼琴學習的知識面。
(二)革新鋼琴教學方式
鋼琴基礎課教學模式改進,需要轉變傳統以示范模仿為主的灌輸式教學模式,最大程度提高課堂教學的靈活性和趣味性,全面提升學生理論知識聯系實踐的能力。一方面,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可以采用靈活性、趣味性及互動性相結合的教學模式,也可以采用現代化的教學方式,通過多媒體為學生進行授課,調動學生鋼琴基礎課的學習熱情,促進學生學習主動性的提升;另一方面,在加強對學生技術能力以及鋼琴基礎知識培養的基礎上,還要采用小組合作學習與訓練等方式,將學生在課堂隨機分成若干小組。讓學生小組之間根據多媒體教學視頻自行安排生部人員搭配,共同練習鋼琴作品及演奏鋼琴合奏作品,促進學生之間的相互學習與相互協作,讓學生真正成為課堂學習的主體。除此之外,教師也可以在鋼琴基礎課教學中引入動態圖庫素材,同時根據不同風格、形式多樣的鋼琴作品來組織鋼琴基礎課的教學活動以及主題活動等,比如結合我國具有代表性的本土鋼琴作品《山泉》《走進新時代》《茉莉花》等鋼琴作品,將這些作品恰到好處地嵌入到整個鋼琴教學活動中,讓鋼琴基礎課教學內容與知識點更加具體和形象,引導學生正確理解鋼琴作品的內涵,從而引發學生對音樂的巨象感悟和審美能力,強化學生對作品的認知和理解。
(三)豐富鋼琴教學內容
為更好地提高學生鋼琴演奏方面的綜合能力,需要教師在鋼琴基礎課教學模式改革的過程中不斷豐富鋼琴教學內容,為學生提供更加多元化的鋼琴學習內容,真正做到因材施教。首先,教師可以采用調式調性訓練內容,加強對學生主和弦、屬和弦方面的訓練,增加學生對大小調、音階的理解,讓學生更好地學到知識并靈活運用;其次,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多提供即興伴奏訓練的相關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即興伴奏能力的培養,讓學生在積累伴奏音型的過程中能夠更加全面地理解鋼琴基礎課教育內容和鋼琴彈奏技術;最后,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為學生準備2至4人的合奏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合作訓練,也可以為學生提供更加具有特色的彈唱教學內容,加強對學生鋼琴自彈自唱以及合作彈奏能力的培養,進一步促進學生綜合能力和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教師也可以與學生共同創建鋼琴基礎課的網絡資源共享平臺,將多樣化的本土優秀鋼琴作品通過網絡教學平臺分享給學生,讓學生結合自己的學習興趣對《黃河》《烏蘇里船歌》《蘭花花敘事曲》等鋼琴教學內容進行選擇性學習,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加強學生對國內鋼琴作品的喜愛與傳承,進而更好地為學生鋼琴學習打下堅實的本土文化基礎。
(四)更新鋼琴評價體系
教學評價落后,很難使教師充分關注到每個學生的學習能力及特點,影響對學生個性能力和個人素養的培養,早成鋼琴基礎課教學氛圍過于消沉,制約學生鋼琴學習熱情和積極性的激發。因此,教師要積極更新鋼琴評價體系,將鋼琴考核融入教學全過程,加強對學生日常鋼琴學習及練習過程中學習能力和效果的評價,也可以采用“課后作業周考核”的評價方式形成多元化的鋼琴評價體系;也可以在鋼琴評價考核當中融入即興伴奏、移調、自彈自唱等方面能力的考核與評價,加強對學生綜合能力及技術的全面考核,不斷提高學生知識運用能力,也有利于教師在多方面的考核評價中了解學生知識結構中欠缺的地方,進而有效對學生進行查缺不漏。在更新鋼琴評價體系的過程中,可以對學生本土鋼琴作品彈奏指法運用方面的能力進行考核,提高學生對本土鋼琴作品的認識,也可以根據實際教學情況來考察學生本土鋼琴作品的相關知識,從而促進鋼琴基礎課教學,與我國優秀鋼琴作品之間的聯系,全面提高鋼琴技術課教學的實效性。
三、結語
鋼琴基礎課作為聲樂專業特色的鋼琴大課,加強對其教學模式的改進是合理的,可以打破傳統鋼琴基礎課教學在教學內容、教材以及教學方式等方面的局限性,最大程度提高鋼琴基礎課教學的實用性。鋼琴基礎課教學模式改進的主要對策要從積極創新鋼琴教材方面出發,利用現代化教學技術為學生提供更多的鋼琴基礎課教學資源與教材內容。
參考文獻
[1]劉方.高師鋼琴基礎課現狀分析及教學模式改進芻議[J].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6(10):283.
[2]魏鸝嬈.高等師范院校《即興伴奏課》與《鋼琴基礎課》的反思和探討[J].大眾文藝,2017(23):223.
[3]梁可.高師鋼琴教學現狀與改革策略[J].藝術評鑒, 2018(6):104-105.
[4]林慶華,王寶軍.高校音樂表演專業鋼琴基礎課程教學形式及評價體系探索研究[J].黑河學院學報,2016,7(8):65-67.
作者簡介:林別嘉(1983—),女,漢族,福州,碩士,講師,福建藝術職業學院研究方向:鋼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