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悠
【摘要】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發(fā)展,國家大力發(fā)展素質教育,相關教育部門也相應地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許多學校響應國家號召開設了音體美等課程,為促進學生生動、活潑、主動地發(fā)展,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引入了音樂游戲,以提高課堂的趣味性。本文就音樂游戲提高小學音樂課堂教學趣味性的策略展開討論,以期激發(fā)小學生學習音樂的興趣。
【關鍵詞】小學;音樂游戲;音樂課堂;趣味性
【中圖分類號】G623.71?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在小學階段,學生們相對性情活潑,對新奇的事物有著濃烈的好奇心,所以相對于坐下來安靜地學習,他們更加愿意動起來玩耍,去尋找新的游戲方法。相比傳統(tǒng)音樂課堂的沉悶無比、教師只一味傳輸給學生知識的局面,在新課程的背景下,音樂游戲的引入給小學音樂課堂帶來了生機與活力,一方面吸引了小學生的注意力,使他們能夠專心學習,另一方面也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使學生的學習更加積極主動。因此,小學音樂教師要基于小學生的心理特征合理設計教學方案,在音樂課堂上采用有趣的游戲形式,提高小學生在課堂中的活躍度,在良好的氛圍內(nèi)引導小學生在課堂上感受音樂的魅力、學習到音樂的相關知識和技能,促使學生的音樂水平得到提升。
一、結合游戲實現(xiàn)小學音樂趣味教學的價值
馬克思曾經(jīng)說過:“音樂是人類的第二語言。”的確,音樂帶給我們的不止是聽覺上的享受,還有心靈的慰藉。對于很多人來說,通過音樂能夠抒發(fā)他們內(nèi)心最真實的情感,是一個人心情的另一種展現(xiàn)方式。古往今來的很多歌手、作詞作曲者便是帶著這樣一種心情去演奏生命的樂章。所以說,在小學階段,為使小學生的情感得到充分提升,音樂教學是必不可少的環(huán)節(jié)。對于小學生來說,音樂游戲本身就具有愉悅、合作和競爭的特性,將游戲引入音樂課堂不但使抽象的樂符變得具體化,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而且使學生真正成為課堂的主人,既增強了同學之間的關系,師生之間的互動也逐漸增加,使整個課堂的氛圍變得更加和諧熱烈。所以,音樂游戲對提高音樂課堂教學的趣味性具有重要意義。
二、結合游戲實現(xiàn)小學音樂趣味教學的策略
(一)構建情境式游戲,提高音樂課堂的趣味性
在音樂教學中,情境教學是常用的一種教學方式,能夠很好地提升課堂的趣味性。學生在幼兒園階段就已經(jīng)初步掌握了一些音律,隨著年齡的增長,他們的感悟力在音樂的學習和訓練中會逐漸增強。所以,構建情境式游戲可以激發(fā)小學生學習的興趣、能力不斷發(fā)展。所以,音樂老師在開展教學活動時,要注意引導學生進入情境,將原本晦澀難懂、抽象的音樂變得生動化、簡單化。開展與所學音樂內(nèi)容場景符合的游戲,能讓小學生快速理解音樂內(nèi)涵,感悟其中人物的感情變化。
舉例說明,在學習《紅眼睛,綠眼睛》這首歌曲時,音樂教師就可以設定一個場景,挑選幾名學生來進行角色扮演,一名學生當警察站在馬路上指揮交通,再設置一個簡易的紅綠燈,讓幾名同學根據(jù)自己的想法過紅綠燈,如果這幾名學生全部在綠燈的時候通過馬路,就說明他們已經(jīng)具備了基本的交通規(guī)則,但是,如果有學生在不恰當?shù)臅r間通過馬路,那么接下來可能發(fā)生的事情就由音樂教師借助多媒體進行播放,以此給學生一個警告。通過這樣一個情境,學生們都明白了過馬路的時候一定要遵守“紅燈停、綠燈行”的交通規(guī)則。這時候,教師再引入所學歌曲,小學生們就能很快明白“紅眼睛”“綠眼睛”的含義,且在以后的日子時刻記著要遵守交通規(guī)則,音樂教師在教會學生歌曲的同時,也給學生們上了一堂思想教育課。教師在講解其它歌曲時還可以利用多媒體進行動畫的播放,引導學生進入到歌曲中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感悟歌曲內(nèi)涵。
(二)開展針對性游戲,提高音樂課堂的趣味性
“以人為本”的教育戰(zhàn)略思想將人放在教育發(fā)展的起點和目標上,在學校教育中,教師要將“以學生為本”的思想落實在教學過程中,尊重學生的意識,讓學生發(fā)揮教育的主體作用。在“以人為本”學生觀的內(nèi)涵中,強調(diào)學生是具有個性和差異的人,世界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人,但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優(yōu)點,所以小學音樂教師需要在面向整體的同時尊重和關注、幫助學生個性發(fā)展的需求,在音樂課堂上開展音樂游戲時,要有針對性地設置游戲模式,爭取挖掘有著個性差異的學生的音樂潛能,發(fā)揮他們的才能,表達他們內(nèi)心的真實想法。
舉例來說,在一個班級中,每個學生都有自己的閃光點,音樂教師需要有一雙發(fā)現(xiàn)美的眼睛,發(fā)現(xiàn)自己班級學生的優(yōu)點,再給予針對性指導。如在學習《小鳥請到這里來》這首歌時,音樂教師要先從歌詞入手,讓同學們用自己的語言描述一下歌中的場景,再以配樂朗誦的形式讓學生們逐漸熟悉歌詞和旋律,最后有階段性地教導學生怎么去唱,在講完這首歌之后設置針對性游戲,讓喜愛畫畫的同學們進行畫畫活動,將歌詞中“樹木茂盛”“綠草如茵”“泉水流動”“鮮花盛開”的美景描繪出來;讓喜愛唱歌的同學模仿鳥叫聲,讓喜歡表演的學生表演鳥飛的樣子,每個學生都可以根據(jù)自己的喜好來挑選任務進行游戲,將課堂的氛圍提升到一個高潮。這樣的針對性游戲有利于學生的個性化發(fā)展,老師的尊重也給了他們享受音樂的空間,讓他們提高了學習音樂的興趣。
(三)設置合作性游戲,提高音樂課堂的趣味性
韋伯斯特曾經(jīng)說過:“人們在一起可以做出單獨一個人所不能做出的事業(yè);智慧+雙手+力量結合在一起,幾乎是萬能的。”這便是強調(diào)合作的重要性,合作使微弱的光變得逐漸明亮,這與“一根筷子易折斷,十根筷子堅如鐵”的道理是一樣的。在小學階段,小學生正處于身心發(fā)展的關鍵期,學校的任務不止是提升他們的知識儲備,同時也要培養(yǎng)他們的情感能力,即培養(yǎng)他們正確的道德觀。所以,小學音樂教師在開展課堂游戲時,不能只抱著讓小學生們開心就好的目的進行,而是要有明確的道德意識,這樣的課堂才是完整的、有教育性的。因此,為培養(yǎng)小學生的合作意識,音樂教師有必要開展一些合作性游戲來提高個人的合作意識和班級的團結意識。
舉例說明,小學生由于年齡和智力的緣由,他們在紀律上可能會很放松,在音樂課堂上,我們最常見的就是小學生玩鬧的場面,聽見的也是亂七八糟、參差不齊的聲音。這種局面的出現(xiàn)就是因為學生沒有紀律、合作意識不強。而想讓小學生提高合作意識可以加大合唱的力度,或者采用唱歌與表演相結合的教學方式。比如在學習《中國少年先鋒隊隊歌》時,就可以將班級的學生分為兩組,分別合唱來進行競爭,合唱好的團隊可以得到獎勵,這樣的方式可以激勵學生們提高合作意識,為得到第一名而努力練習;再者,在學習《小螺號》的時候,為提高課堂的趣味性,音樂老師可以從網(wǎng)上尋找關于這首歌曲的舞蹈,和同學們一起學習,通過做游戲的形式將唱歌與表演結合到一起,提升同學間的合作能力,為他們未來的發(fā)展打好基礎。
綜上所述,開展音樂教育符合素質教育的要求,為培養(yǎng)學生全面發(fā)展做出了努力。在小學音樂課堂上引入音樂游戲,不僅為課堂注入了生機活力、提高了課堂的趣味性,還激發(fā)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對小學音樂趣味教學有著巨大的價值。所以,小學音樂教師要突破傳統(tǒng)的教學模式,采取有效的策略構建情境式游戲,活躍課堂的氛圍,培養(yǎng)小學生的想象力和反應能力;開展針對性游戲,讓小學生的才能得到充分發(fā)揮,促進他們對音樂知識和技能的學習;設置合作性游戲,提高團體意識,培養(yǎng)小學生的社會性,促進他們成長。通過合理的教學方法和教學設計,使音樂游戲成為活躍音樂課堂、培養(yǎng)學生道德情感、促進學生未來發(fā)展的重要教學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