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英
中圖分類號:D262.6 文獻標識:A 文章編號:1674-1145(2019)11-128-01
摘 要 促進國有企業健康發展的重要手段,就是強化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與企業發展要求存在一定出入,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迎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本文就對新形勢下的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面臨的問題進行了研究,并提出了具體優化路徑。
關鍵詞 新形式 紀檢監察 難點 優化
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任務日益增加,而國有企業要想發展就必須要轉型升級,這都給紀檢監察工作帶來了不少的問題。對此,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應根據企業的發展需求,合理的對發展思想進行相應的調整,給國有企業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
一、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面臨的難點問題
(一)企業干部未對紀檢監察工作形成足夠重視
現階段的國有企業普遍對紀檢監察工作比較重視,但在對紀檢監察工作的的認識上仍存在一定的不足,企業干部未能夠對紀檢監察工作形成足夠的重視,進而引發紀檢監察工作在實際開展的過程中與工作重心偏離,還有一些企業會覺得紀檢監察工作與企業生產經營活動并不存在根本的聯系,使得紀檢監察工作形式化、表面化,無法發揮紀檢監察工作的職能和作用。
(二)領導干部缺乏有效的監督體制
目前,紀檢監察工作開展的難點之一就是如何有效監督企業領導干部。雖然部分企業建立了紀檢監察部門,卻未能建立有效的監督體制,導致紀檢監察部門開展工作時無據可依,還有一些企業的紀檢監察部門形同虛設,具體的職能權限和工作機制等方面存在一定的建設問題,影響紀檢監察部門對企業干部管理、內部審計、決策監督、效能監察等工作的有效開展。由于缺乏有效的監督體制,紀檢監察部門就喪失了對企業決策行為的監督能力、對企業重大決策提出建議的權利。另外,對于企業的人事任免工作無法發表建設性意見,無法監督企業的各項生產經營活動,也就使紀檢監察部門失去了保障企業發展的現實意義。
(三)紀檢監察人員缺乏職業素養
國有企業要想做好紀檢監察工作,關鍵是要擁有一支高素質的紀檢監察隊伍。就目前的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來看,紀檢監察人員普遍素質不高,不少干部欠缺基本工作原則,違法亂紀現象頻發;還有的干部缺乏一定的專業知識基礎,對相關法律法規了解掌握不全面,也會導致紀檢監察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出現許多違紀行為。若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部門不采取有效措施強化干部隊伍的職業素養,就無法發揮紀檢監察工作應有的效果。
二、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優化路徑
(一)提高企業對紀檢監察工作的認識
國有企業的紀檢監察工作是全面從嚴治黨的有效途徑,能夠在企業經營發展和政治環境中發揮積極的促進作用。國有企業應全面認識到紀檢監察工作在企業發展過程中的重要性,加強反腐倡廉教育,通過以預防為主、懲戒為輔的方式,提高企業干部和基層工作人員對紀檢監察工作的認識,明確只有認真開展紀檢監察工作、避免觸碰法律底線情況的發生,才能從根本上杜絕企業腐敗問題。另外,企業應積極構建預防貪腐體系和廉政制度建設,高度重視紀檢監察的檢查和監督工作。
(二)完善紀檢監察工作制度
首先,相關部門應對目前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進行全面的了解,調研并整合各類工作意見,以此為基礎制定科學合理的紀檢監察工作法律法規,通過法律對紀檢監察部門的設立、工作任務等方面進行明確的規定,從法律層面確保國有企業紀檢監察工作的有序開展,有利于將紀檢監察監察工作落實到位。
其次,對于國有企業而言,應積極建立并完善紀檢監察工作制度。一方面,結合自身生產經營狀況和體質特點,并以企業關鍵部門、薄弱環節等作為重心,制定紀檢監察工作制度,比如,通過制定有效的《管理辦法》等方式對人事干部考核等內容進行科學的管理,使紀檢監察工作的開展有據可依。另一方面,對現有的紀檢監察工作制度進行完善與創新,使這一制度符合時代發展對國有企業的需求,促進紀檢監察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高。再有,切實落實紀檢監察工作制度,充分發揮紀檢監察工作的作用,促進紀檢監察工作的順利開展。
(三)建立高素質的紀檢監察隊伍
新形勢下,國有企業紀檢檢查工作順利開展的關鍵,就是要建立高素質的紀檢監察隊伍。一方面,企業應從眾多員工中選擇工作能力強、職業素質高、業務技術能力精湛的人員作為紀檢監察部門的主要成員,配備出一支積極履行職能的基建隊伍。另一方面,定期組織紀檢部門干部進行多方面的培訓和繼續教育,利用內訓外訓相結合的方式使紀檢部門的政治素養和業務能力得到有效提高。再有,企業應加強對紀檢干部的紀律建設,以此來規范紀檢干部的行為,干部發揮“領頭羊”的作用,嚴格遵守企業規章制度,對紀檢監察工作盡職盡責,努力打造一支“忠誠、有擔當”的高素質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隊伍。
三、結語
總之,新形勢下,國有企業應認清自身紀檢監察工作面臨的困境,結合自身實際發展情況制定合理的優化路徑,通過提高紀檢監察工作的效率和質量,進而促進企業的平穩發展。
參考文獻:
[1]王建龍.國有企業紀檢監察面臨的難點問題及優化路徑[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19,(25):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