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音樂教育活動是幼兒展現自我、促進自身全面成長的素質教育形式之一,只靠單純的音樂理論知識的傳授學習來取得較好的音樂學習效果是十分困難的,在幼兒園的音樂教學活動中,師幼互動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分析了音樂活動中師幼互動的有效意義、并提出師幼有效互動、促進共同成長的有效策略以期建立教師全面了解幼兒、促進幼兒身心健康發展的渠道。
【關鍵詞】幼兒;師幼互動;音樂審美;情感教育;學習氛圍
【中圖分類號】G623.3? ? ? ? ? ? ? ? ? ? ? ? ?【文獻標識碼】A
作為一種特殊的人際互動,師幼互動是指發生在幼兒和教師之間的一種人際關系的互動,教師和幼兒作為互動的主體在互動過程中是同等重要的,日常生活中,幼兒還廣泛地與幼兒、家長、其他人發生互動和交往,幼師互動的實質是在教師和幼兒之間發生的各種形式、各種性質、各種程度的相互作用、相互影響,這種互動不是教師對教師的單向影響而是教師與幼兒的雙向、交互影響,這種交互和影響不是一次性的或間斷的,而是一個鏈狀、循環的連續過程,幼教正是在這樣的一個連續的動態過程中不斷交互作用和影響的。音樂是一種不需要翻譯就能被每一個人了解,不需要翻譯就能交流感情、相互溝通的語言,音樂教育成為受幼兒廣泛歡迎的、幼兒園開展教育經常使用的方式,音樂教學是一種實踐性極強的教學學科,在音樂的教學活動中,只依靠教師對幼兒的理論傳授往往不能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幼兒對音樂的學習需要依賴教師的有效指導,教學活動的開展需要以幼兒為基礎進行廣泛地互動,因此應該積極探索音樂活動中幼師互動的有效途徑,有效的幼師互動模式不僅可以充分調動幼兒學習的積極性、促進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更能提高幼兒園音樂課堂的學習效率。
一、音樂活動中幼師互動的意義探索
第一,幼師互動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培養幼兒的音樂審美。音樂教育從本質上來說是一種素質教育,素質教育的根本目標是開發幼兒的潛能智力、促進幼兒的身心全面的健康發展,《幼兒園教育指導綱要》也指明“教師要成為幼兒活動的指導者、引導者、合作者”,樹立以幼兒為主體的教育思想,引導和幫助幼兒樹立良好的審美態度和審美能力,在音樂教學的師幼互動中教師為幼兒提供自主、自由、自愿的探索空間,讓幼兒成為音樂活動的主體并獲得自主學習的權利,從幼兒的角度思考問題,不強調幼兒必須按照教師預設和思想去做,比如教師在音樂教學中,根據幼兒的年齡特征和接受能力允許幼兒個體差異的存在,運用不同的教學方法提高師幼互動從而誘發幼兒的學習興趣和學習熱情,注重音樂教育的游戲性和趣味性,讓幼兒在玩中學、學中樂讓幼兒獲得思考的空間形成對一些事物的看法觀點,從而保持對音樂持久的學習力和學習興趣,音樂教育課堂也可以成為幼兒體驗快樂的活動場所并在音樂的學習中快樂成長。
第二,音樂教育是一種情感藝術教育,有利于幼兒的身心健康發展。情感是指人對周圍事物的情感體驗、是人的需要是否得到滿足的反應,人與人之間的情感交流是促進良好溝通關系的催化劑,在幼兒園的音樂教育活動中,教師對幼兒的一個真誠的微笑、溫暖的擁抱、親昵的語言、關切的問候、耐心的指導。這些充滿愛的動作、眼神能很大程度上增強幼兒的歸屬感和愛的需要,使她們得到應有的尊重與保護,進一步促進師幼之間的相互了解和師幼關系的良性發展,如果教師對幼兒的態度冷漠、神情厭惡、缺少關愛,那么幼兒將產生對教師的畏難情緒。教師的情感表達方式會影響幼兒的行為和情緒,教師對幼兒的鼓勵能使幼兒對自身活動進行積極評價并對自身學習能力充滿信心,使幼兒獲得溫暖、心情愉悅,并會以相同的態度和情感與周圍的人相處。
二、師幼有效互動,促進共同成長
第一,營造有利于師幼互動的音樂學習氛圍。在幼兒的音樂教學活動中不僅有幼兒與教師之間的互動更有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合作,因此,營造一種有助于幼兒互動的教學環境顯得十分重要。在音樂學習的過程中,每個幼兒對音樂的理解、學習節奏、學習效率、學習天賦都是不一樣的,通過幼兒與幼兒之間的交流和互動會產生新的想法,教師可以通過設置音樂游戲讓幼兒分組交流學習協作拓展幼兒學習的空間,比如針對“圈圈樂”的音樂游戲,教師設置多樣化的游戲環節再配合音樂本身具有的魅力來提高音樂課堂的生動性活潑性,教師播放一小段的幼兒歌曲“兩只老虎兩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沒有眼睛一支沒有尾巴……”讓幼兒仔細傾聽,分組討論練習歌曲的唱法加上必要的動作,討論結束之后讓幼兒按小組順序討論交流學習心得,也可以設置小組之間學習心得的評價,這也是幼兒互動的一種有效方式,音樂教學中的學習評價是十分重要的,幼兒學習的評價不僅使幼兒獲得更多的音樂學習經驗,也能發現音樂學習存在的問題和出現的錯誤從而積累更多的學習經驗,促進幼兒在自主開放的氛圍中構建健全的人格獲得全面的發展。除了幼兒與幼兒的有效互動,教師與幼兒的交流同樣重要,教師作為幼兒學習道路上的引路人,要積極探索開發各種有利于幼兒學習的音樂資源、有目的的給學生設置有利于音樂學習的情境,將幼兒的好奇心和獨特思維最大程度釋放,有效引導、開發、強化幼兒的天性,發展幼兒的個性,讓幼兒體驗學習音樂的興趣、產生學習音樂的動力、感受音樂學習的魅力和學習音樂的快樂。
第二,樹立平等觀念、適時情感互動、創設有效的互動情境。《幼兒教育指導規劃綱要》指出“建立良好的師生同伴關系、讓幼兒在集體生活中感到溫暖、心情愉悅、形成安全感、信任感,用關懷、接納、尊重、信任的態度與幼兒交往,敏感地察覺到幼兒的所思所想”,因此,在音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樹立尊重幼兒平視幼兒的教學理念,站在幼兒的角度上和位置上理解幼兒最真實的想法在和幼兒平等對話交流中以情感智慧啟發幼兒,在音樂教學中做到不強制幼兒學習音樂的技巧給予幼兒自由思考的空間與幼兒融合為一種視角在開放自由的環境中和幼兒一起體驗音樂活動中的藝術之美,感受音樂學習中蘊含的情感之美,比如,在音樂歌曲演奏中,教師可以播放一些充滿愛國主義情懷的歌曲對幼兒進行一些潛移默化的愛國主義的情感教育,讓幼兒自覺樹立努力學習、為國爭光、為社會做貢獻的偉大目標,增強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另外,在音樂教育活動中采取“對話式”的互動策略也能收到很好的互動效果,“對話”不是一方的獨白,而是師幼、幼幼之間相互平等、相互尊重、相互關愛的心靈溝通,比如,在進行歌曲表演《走路》活動中,教師根據幼兒自己的意愿選擇歌詞中的角色跟隨音樂模仿表演,針對歌曲中涉及的角色扮演拋出“人物個性特征分析”的話題,教師與幼兒平等交流對話,了解幼兒對每個角色的看法和觀點,在這樣自由寬容的對話氛圍中引領幼兒一起營造充滿人文關懷的教育環境,為幼兒的發展創造自由的心靈空間。
三、結束語
幼兒園音樂教育活動中的幼師互動對幼兒將產生很大的積極影響,本文闡述了教育活動中促進幼師互動的兩點建議,如何促進音樂活動中師幼互動還需要不斷地探索和積累,因此,要充分考慮音樂活動中各種因素對師幼互動的影響,探索出真正建立平等、民主、信賴、親密的新型師幼互動關系。
參考文獻
[1]劉芳.關于幼兒音樂教學中師幼互動的意義探索[J].音樂教育,2019(7):109.
[2]姚秀娟.人本主義視角下師幼互動中的情感關懷[J].教育觀察,2019(9):31-33.
[3]楊寶惠.淺談音樂活動中師幼互動策略的優化[J].幼教研究,2015(1):18-19.
作者簡介:王君萌(1989—),女,蒙古族,河南南陽人,碩士,南陽師范學院教育科學學院,助教,研究方向:音樂教育、學前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