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文娟
摘 要:教師通過應用“項目任務驅動”法,對物流自動化技術與應用課程實踐進行分析。通過制訂課程實踐教學項目——創設實踐項目情景——制訂任務實現方案,完成實踐教學項目——記錄實踐過程,并進行反思評價這四個步驟對物流自動化技術與應用課程實踐進行教學測評,對關鍵的改革成效進行分析,以期在實踐教學項目與實踐教學模式方面取得一些研究成果。
關鍵詞:物流自動化技術與應用;實踐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4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8-0014-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8.010
當今時代,現代物流產業已完美蛻變,主要歸功于工業信息化與自動化技術的完美融合,信息與自動化控制技術的有效結合,極大地提高了物流效率,實現復雜數據的智能分布、調配、管理,信息的精準、高效傳輸。因而,物流行業對簡單勞動力作業者的需求數量越來越少,對中、高端技術人才的需求越來越大。現代物流企業為提高自身競爭力,在企業招聘時,更青睞于有行業經驗的應聘者,他們能盡快上崗工作,也因此減少企業在員工培訓方面的成本。而剛畢業的大學生,包括大批應用型本科院校的畢業生,常常在應聘中處于劣勢,原因就在于,實踐動手能力太差,不能很好地將理論知識運用于實踐操作中。因此,高等院校應在實踐教學方面尋求突破,為學生將來就業打下堅實的基礎,在專業就業領域贏得較廣天地。
應用型本科院校在人才培養方面,不僅要注重學生對理論知識的領悟,更要注重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增強。因此,院校在教育改革方面,除了要完善課程體系,更新人才培養方案,健全教學運行資料,編訂教學大綱等,還要注重實驗條件的創設,突出培養學生的實踐創新能力。近年來,擁有物流工程專業的本科院校為了提高學生的實踐動手能力,提升本院校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主要在三方面進行了改變:一是不斷開拓企業實習基地;二是投資建設物流實驗室;三是增強校企合作。
物流實驗室不僅能夠滿足學校師生的實踐教學需要,還能集科研、人才培養和社會服務于一體。高水平的物流實驗室,能為企業提供全面的物流系統規劃與管理方案,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能力和教師的科研能力,并能產生良好的社會效果。當然,高校建立物流實驗室,也可以提升學校的整體競爭力。因此,建立物流實驗室成為很多應用型本科院校的首選。下面就物流自動化技術與應用課程基于物流實驗室開展的教學實踐進行研究,以期在實踐教學項目與實踐教學模式方面取得一定突破。
一、“項目任務驅動”在物流自動化技術與應用課程中的應用
物流自動化技術與應用課程主要是面向物流工程專業,為培養學生物流自動化系統的基本理論、技術方法和應用能力而設置的專業課程。通過該課程的學習,學生應能掌握物流自動化系統的基本理論與實際運作過程,掌握物流設施設備自動化系統集成的基本原理、主要方法,掌握現代物流系統中基本的自動化技術,具備對生產物流自動化系統進行執行的基本能力和集成規劃的基本知識。
采用“項目任務驅動”實踐教學法,在教學過程中,由實訓指導教師制訂實訓大綱與實訓指導書,結合專業培養方案,創設與實踐課時相適應的實踐項目,將理論知識點融入多個實踐項目中,學生在完成項目任務的同時,掌握專業理論內容。“項目任務驅動”實踐教學法分以下四步實施。
第一步,制訂課程實踐教學項目。現代物流自動化核心技術包括PLC技術、現場總線控制技術、信息識別與信息采集技術、監控組態軟件技術,充分考慮專業設置中的理論教學內容與實際操作應用,制訂的主要實踐教學項目包括:西門子S7-300系列PLC認識及仿真實驗;STEP7-Micro/WIN32軟件使用及邏輯指令應用實驗;自動信息識別與采集技術在AS/RS系統中的應用;自動分揀系統與半自動分揀系統操作訓練;AGV小車的操作實訓;自動化立體倉庫貨物入庫、出庫、盤點、分揀操作訓練;自動化立體倉庫系統運轉原理及作業程序編寫;自動化立體倉庫堆垛機/分揀線監控系統設計實驗等。
第二步,創設實踐項目情景。結合課程知識目標,充分考慮各班學生的基礎、學情,制訂相適應的實踐項目情景,學生通過聯想、回顧、拓展相關知識獨立思維,并通過團隊合作共同解決項目情景中的實際問題,制訂切實可行的項目解決方案,提升小組成員之間的協調溝通能力。
第三步,制訂任務實現方案,完成實踐教學項目。結合實訓指導書,按照大致的實踐內容,由小組學生集體或個人設計任務的實現方案,完成每一實踐項目對應的目的要求。必要時利用實驗室建立的物流仿真軟件進行模擬操作,對比驗證方案的優劣,通過反復實踐,評出最優方案。
第四步,記錄實踐過程,并進行反思評價。實踐項目小組成員將實踐目的、實踐項目內容、實踐方案實施過程、實踐結果、心得體會等匯總寫成實踐項目報告。每位學生對自己在實踐項目完成過程中的表現進行反思,并自我評價;各小組結合實踐目的要求,對本組及其他組的項目實施方案進行評價;指導教師結合實踐課堂表現及實踐項目報告的完成情況,分別對每個小組甚至每位學生進行評價,分析并找出實踐項目完成過程中存在的問題,提出合理化建議,以便在接下來的實踐項目中更好地指導。
二、教學成效分析
依據“項目驅動教學法”的基本理論,再結合物流自動化技術與應用課程的特點,作為高校物流工程專業的授課教師,我在實踐課程教學中,經過兩個學期的實踐教學改革成果嘗試,在教學效果方面初見成效。
1.學生的創新能力有所提高,學習的主動性增強。采用“項目任務驅動”實踐教學法,學生變被動為主動,尤其在一些設計性實踐項目情景下,學生可以發揮自己的創造力,完成創新實踐。由于增加了效果評價環節,各小組成員倍感壓力,必須竭盡所能,發揮積極性、主動性,利用所學理論知識,更好地完成實踐項目。
2.理論與實際更好地結合,學生做到學以致用。學生在參與實踐項目的過程中,需要聯系專業知識,借助理論指導實踐,反之,也在實踐操作的過程中驗證和豐富理論知識體系,達到學以致用的目的。
3.學生的溝通協作能力大幅提升,提前建立良好的職業素養。通過實踐項目任務驅動,項目組成員溝通交流,遇到問題集思廣益、共謀劃策,增強學生的集體意識,可以較好地解決傳統教學與就業、企業需求脫節的問題。
4.有助于提高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增加師生之間的互動,樹立更好的形象。實踐課程教學運行資料的編寫過程,考察了指導教師對課程知識的把握程度,實踐項目的實施過程又考察了教師的教學組織能力,多次講解、反復推敲,使得指導教師的實踐教學水平得到提高。
另外,我還在同一個學期,針對兩個平行班級的實踐課程進行了試驗,一個班采用了“項目任務驅動法”,另一個班級沒有采用“項目任務驅動法”,除了以上所描述的在教學過程中教學效果方面的不同以外,在學期末,按照“項目任務驅動”實踐教學法的要求,對兩個班級的學生進行了考核打分,主要包括兩方面:一是實踐課堂表現,二是實踐項目報告。從實踐課程考核分數來看,實施“項目任務驅動法”的班級的學生的成績比未實施的班級的學生的成績高出近十分,效果還是比較明顯的。
三、總結與反思
通過應用“項目任務驅動法”對物流自動化技術與應用課程實踐進行教學測評,并與未采用此教學法之前進行對比,很大程度上激發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主動性與學習興趣,學生的實踐操作能力也有很大提高。尤其是小組成員共同完成實踐項目任務的過程中,需要團隊合作,增強了學生的自信心。當然,基于“項目任務驅動”實踐教學法在物流自動化技術與應用課程中的應用還有很多不足,尤其是在實踐情景的設定方面,以及教學效果評價指標的建立健全方面,還需要更多的實踐驗證來補充和完善。
參考文獻:
[1]李連富,陳昊.基于項目引導的高等數學課程教學改革[J].高等數學研究,2012(3).
[2] 江熒,朱強.行為導向教學法的實施過程及其示例[J].職業技術教育,2010(26).
[3]李麗群.物流運輸管理實踐教學模式改革與實現[J].物流工程與管理,2014(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