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漢語是中華民族的母語,初中語文教學是國家義務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強調文化自信的新時代背景下,推進初中語文教學改革是當務之急。新時代初中語文教學應從“鎮得住、用得活、放得開、收得回”四個方面加以改進與提高。
關鍵詞:新時代;初中語文;教學改革
中圖分類號:G6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3-9132(2019)08-0085-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9.08.068
初中生處于生長發育的關鍵時期,在信息社會的大背景下,其生理和心理特點決定了初中語文教學工作的困難性和復雜性。新時代初中語文教學應從“鎮得住、用得活、放得開、收得回”四個方面加以改進與提高。
一、鎮得住
(一)能力鎮得住
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要有良好的形象氣質,聽、說、讀、寫基本功要過硬,在學生面前充分展示自信,在課堂上閑庭信步,揮灑自如。首先,要做到語言流暢,正確使用語言,有效地組織語言表情達意。同時,能夠運用豐富的姿勢、表情和手勢來增強語言的表現力和吸引力。讓智慧的語言、幽默的語言,甚至是勇敢的語言,猶如釘子般釘進學生的心里。其次,板書書寫要工整美觀。隨著多媒體的廣泛應用,在教學中出現了輕視板書的現象,有些教師甚至根本不使用板書。實際上,板書是調動學生思維的有效手段,有經驗的教師能夠用板書牽引學生的思想。再次,要有較強的寫作能力,最好能自己創作一些詩文,拿到課堂上與學生分享,加強與學生的互動,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取得良好的學習效果。
(二)博學鎮得住
除了具備較強的專業能力外,作為一名語文教師,還必須進行全面的學習,成為一個“雜家”?,F行教材的選題非常廣泛,如果僅限于自己的專業是遠遠不夠的。首先,要時刻保持孩童般的好奇心,對各種事物、各行各業保持開放的學習態度。對于過于專業的技術知識,可以不精,但要略通。隨時隨地以各種方式學習,使學習成為一種習慣。其次,要創造條件、創造機會走出去。原因很簡單,沒有去過濟南,就很難講好老舍的《濟南的冬天》;沒有去過黃河,就很難講好光未然的《黃河頌》;沒有去過紹興,就很難講好魯迅的《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沒有去過蘇州,就很難講好葉圣陶的《蘇州園林》。
二、用得活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教學條件的改善,現在可供教師選擇的教學方法和手段日益豐富,教師要根據自身和外部條件,靈活加以應用。
(一)教材用得活
目前初中的語文教科書,每個單元都是同一主題的文章,不僅主題相同,有些文章內容也非常接近,而且教學目標基本相同。作為教師,常常講完一課以后,其余的課文就很難講出新意。我認為,可以每個單元重點講一篇課文,把其余的內容和時間留給學生,利用翻轉課堂等方式,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讓學生做到舉一反三。教師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選擇精講課文,那些連自己都不感興趣的課文不如不上,不能打動自己的文章怎么可能講得打動學生?此外,應積極向學生推薦一些課外美文,在課堂上一起學習,拓寬學生的視野,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
(二)手段用得活
如今,初中教學一般采用多媒體形式。多媒體教學形象直觀,正確使用多媒體可以提高教師的教學效果和學生的學習效率。例如,在課程開始時,插入一首抒情的音樂作品、一幅美麗的水墨畫或一組漂亮的圖畫,這樣學生就可以在輕松愉悅的氛圍中進入課程學習。在教授課文時,使用多媒體來展示一些詞匯、作者介紹、相關擴展材料,不僅可以增加課堂容量,還可以加深學生對文章內容的理解和把握。教師要根據課文主旨,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手段。講《黃河頌》可以給學生看《黃河大合唱》,講《太空一日》可以給學生看宇航員視頻,講《劉姥姥進大觀園》可以給學生看《紅樓夢》片段……此外,還要根據條件運用更多手段。比如,講《山水畫的意境》前組織學生參觀水墨畫展,講《蟬》時組織學生參觀自然博物館,講《威尼斯商人》和《屈原》時組織學生觀看同名舞臺劇,等等。
(三)場地用得活
語文教學的場地絕不應該僅僅局限于課堂,教師要創造條件,因地制宜,變換環境,提升教學效果。于丹教授在訪談節目《本色于丹》中講到,有一次,教務長特別認真地找到她核實一件事:一位老督導員告訴他,有一位教師早上上課,剛剛上課十分鐘外邊下雪了,她把課停了,讓學生都穿上棉襖跟她下樓,大家去玩雪。于丹承認這件事是真的,那位教師就是她,并表示這肯定違反教學規定了。沒想到教務長跟她說,你知道那個老督導員當時怎么說的嗎?他說,沒想到北師大還有這么好的教師。由此及彼,如果當我們在講《沁園春·雪》或者《湖心亭看雪》的時候,正好趕上天降鵝毛大雪,難道我們不應該和學生一起放下課本,跑到操場上去賞雪嗎?這種在學中玩、玩中學的效果不是會更好嗎?
三、放得開
心理學認為,當人們的心理處于興奮狀態時,工作效率會更高。只有教學主體放得開,學生才會興奮,學習才會更有效。
(一)身份放得開
在現代教育中,師生關系是平等的。教師和學生都是課程的開發者和創造者。教師必須主動放下身段,不要人為地與學生拉大距離。應適當運用討論式教學,調動氣氛,允許學生天馬行空,允許發表不同意見。教師一個鼓勵的眼神,或者一個親切的撫摸,都會激發學生更大的學習熱情。
(二)思想放得開
語文教學要走向社會,學生的語文水平要拿到社會中去檢驗,因此,語文教學要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個性思考,讓學生做到活學活用。沒有思想的碰撞語文課就上不好,必須努力避免使語文課成為純粹的工具訓練課。不要盲目追求統一的答案,真正讓學生有獨立的思維空間,這樣才能真正幫助學生提高自己的能力。在閱讀教學中,應珍惜學生的獨特感受、經驗和理解。有不同答案的學生,即使幼稚、膚淺,甚至是片面的、錯誤的,也不應該被一棍子打死,而應該受到鼓勵、積極引導。讓學生發展自己的思維,獲得審美體驗,從而提高漢語閱讀的質量。在作文教學中,應鼓勵學生更多地觀察生活,增加人生體驗,避免空洞的話語,寫出自己真實的內心情感。教師要善于把握學生作文的優點,贊美他們,激發學生寫作的積極性和信心。
(三)情感放得開
沒有情感的教育是失敗的,沒有情感的課堂是痛苦的。情感既是教育的目標,也是教育的手段。教學中要注意調動情緒情感,比如在學習《背影》時,可以首先播放《父親》這首歌曲,有能力的教師可以親自唱給學生聽,也可以讓有能力的學生唱,然后讓學生談論他們的父親,回憶能夠體現父親對自己的愛的點滴小事,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讓學生對父愛有更深刻的理解。由于經驗閱歷的欠缺,學生對有些課文的背景比較陌生,教師要通過聯想、比較等方法創設情境,只有將這些陌生的文字與學生熟悉的東西建立關聯并進行比較,他們的心理才能兼容且易于理解。
四、收得回
改進教學方法和學習方式,旨在實現教學目標。語文教學應始終圍繞教學目標的要求進行,因此,放得開還要收得回。
(一)主權收得回
教學要以師生平等為基礎,但平等應該是有原則和有條件的。在教學中,教師應尊重學生的觀點、個性和情感,同時站位應高于學生。強調學生在課堂上的地位絕對不是忽視教師在教學中的作用。教師始終是教學的領導者,要通過主動及時的點撥引導,進一步激發學生對深度探究的興趣,使學生獲得系統的知識和正確的意見。如果教師不加甄別地確認學生的所有觀點,那么學生很難取得進步。結果可能是教師講課較少,任由學生自己決定閱讀哪個部分,以及他們想要與誰溝通。課堂上的討論似乎很熱烈,但沒有主題,也不能達到教學目標。因此,教學要因材施教、因需施教,教師要維護好課堂教學秩序,既要讓學生進行自主學習,又要嚴格遵循教學目標,激發學生的思維。
(二)意識收得回
語文教學不僅要注重人文精神的挖掘,還要強調基礎知識的研究?,F在個別教師認為基礎教學落后、過時,一味追求課堂教學表面的熱鬧和教學形式的豐富多樣,缺少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的揣摩品味?;A訓練是必不可少的,也是省不掉的。如果學生沒有必要的訓練,缺乏必要的知識積累,就不會欣賞文字的美感,也不會形成獨特的分析意見。如果課堂教學沒有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的培訓,那么所有其他活動都將成為空中樓閣。因此,語文教學不能以削弱學生基礎訓練為代價,要在基礎知識教學和基礎能力培養方面打下堅實基礎,實現人性與工具的有機統一,將人文素養提升滲透到扎實的語文培訓中。
總之,新時代初中語文教學改革的關鍵在于提高教師的能力和素養。沒有優秀的教師,即使是最好的教學理念和教材也難以推廣。從這一點來說,教學改革的成敗還是在于教師。
參考文獻:
[1]吳美媛.淺析在教學中教師應具備的基本能力[J].新課程(上),2016(7).
[2]王紅霞.放得開 收得攏——對語文課堂“局部膨脹”現象的思考[J].中學語文教學參考(教師版),2005(4).
[責任編輯 李愛莉]
作者簡介:張雪蓮(1983.3— ),女,漢族,天津人,中學一級,研究方向:中學語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