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名域
[摘 要] 行動導向教學多方面培養了學生的綜合能力,但在教學中還碰到一些難題。應用“行動導向+微課”的教學模式很好地解決了這方面的問題。經過兩年的教學實踐,學生成績上升,體現了這一教學模式的優點。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注重相關的教學策略。
[關鍵詞] 微課;教學改革;行動導向教學法
在行動導向教學中,強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體地位,同時體現教師的主導作用。教師采用分組教學的手段,把學生合理搭配,激發學生相互學習興趣,讓教師有時間從旁“點撥”指導,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分析和解決問題能力的目的。微課教學是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和教學實踐的結果,很好地降低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難度。微課配合行動導向法,根據教學的任務,有計劃地安排學習新知識,解決實踐過程中碰到的問題。這樣可以有效解決學生學習的困難和學生間知識能力分層造成進度不一致的問題。在數控專業教學中實施這一模式有很好的教學效果。
一、“行動導向+微課”教學模式的優點
(一)使行動導向課堂活躍起來
對學生來說,由于可以使用手機尋找資料,有了這個載體微課能夠成功地吸引住學生,較好地滿足學生對學習的個性化需求,既有助于他們獲取大量的學習信息,也便于他們預習和鞏固知識。能在手機上尋找東西,把最不愿學習的學生都調動起來了。這首先是使用手機已經是學生的習慣了,讓學生動起來了,其次是微課對學生有吸引力。
(二)有助于優化行動導向的教學過程
有了微課,再以行動導向法教學,以學生自主學習的方式就能夠更好地實施了。例如在講挖槽加工時,我先把挖槽的步驟做成一個微課,將環島挖槽做成另一個微課,將外形銑削也做成微課。學生就根據任務和提示,自主去尋找需要的微課,再思考怎么樣完成課堂上的任務。這樣教師可以完美轉變,成為學生的咨詢者,學生真正成為學習的主人,而不是被教師牽著鼻子走。
(三)職業學生也能“預習和復習”功課了
職業學生對很多知識的學習要用到電腦和大型設備,在不上課時學生是用不到設備的,因此也沒法預習和鞏固。這是職業教學中的一個難點。加入微課后學生就可做到這一點。
二、“行動導向+微課”教學模式的應用策略
(一)課堂的設計原則仍是按行動導向課堂設計
微課只是該教學模式的一個輔助手段,整節課還是按行動導向法完成。
(二)微課的嵌入環節一般是計劃階段
這個環節學生根據任務開始收集信息,開始學習新知識解決碰到的問題。微課很好地降低了學生學習新知識的難度。在行動導向教學法中,這樣的學習只能以引導文來指導學生,學生只能看書學新知識。這時候閱讀能力強的學生就能有效進行學習,閱讀能力差的學生就不能很好地進行學習,造成大部分學生學習效果一般。計劃階段是學生自主學習的階段,老師不好講解。一旦對新知識進行講授就又回到了傳統的教學方式了。其他幾個環節是學生獨立解決新問題階段,不需要再應用微課。
(三)當教師設計微課時,他們必須把握困難,提高教學的針對性
例如,在微課設計時,應設置多樣化的課程環節、豐富的學習活動,呈現數控專業技術的技能點。那么,學生在學習中就會有意識地去掌握這些知識,并且加強訓練,這對于提升學生的技能應用能力有很大的幫助。
(四)機械類微課制作的要點
選取課題:機械類課程的項目分明,操作過程比較明確。因此在選取范圍時一般以某個操作為主要內容。這樣就不會造成內容過多或是操作步驟不連接。設計內容:備課時更充分地研究學情,做到課堂無學生,心中有學生。要熟練地掌握現代信息技術,將一些內容形象化、視角化,這樣學生更好理解。在講解等高加工與環形加工的區別時,筆者將兩種不同運動的刀具移動過程用動畫展示,這樣學生就會看明白了。開拓教師的視野:為拓展知識點,就必須查閱資料去充實內容,才不會顯得空泛和空洞。那么,在拓寬學生視野的同時,也豐富了教師的教學資源。教師除了上網查資料,更應到企業中去,多了解一下企業的情況,就可加深上課的深度。我一般會在暑期到朋友的企業當幫手,這讓我了解到生產中的一些實際情況,在錄微課時我把這些加進去,就大大增強了學習有用性。
(五)“行動導向+微課”教學模式要有立體式的教學評價
對項目的評價采取自我評價、組內組間學生互評和教師總結評價三種評價方式。評價的內容涉及實施項目的準備工作、實施過程及項目成果,從而有利于老師全面掌控教學的內容和實施教學的步驟。
“行動導向+微課”是兩種現代化教學方法的有機結合。我們在今后的教學中要緊緊抓住這一教學模式的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和教學技術,靈活運用教學策略,以提高教學效率。
參考文獻:
[1]關中客.微課程[J].中國信息技術教育,2011(17).
[2]張春一.微課建設與思考[J].中國教育網絡,2013(10).
[3]閆文茹.如何在中學信息技術教學中實施和諧教育研究[J].中國新通信,2016,18(8):87.
[作者單位]
陽江市第一職業技術學校
(編輯: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