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倩
[摘 要]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非常廣泛,其功能強大,使用便捷,具有獨特的表現方式和感官效果,所以在教育行業中的應用也十分普及。而在中職機械專業中,由于教學內容的實踐性、客觀性較強,常常導致在客觀教學中,學生難以快速理解和記憶學習內容,造成課堂學習效率低下。因此教師就應該掌握多媒體技術的教學應用,幫助學生解決當前問題,進而建立高效率高質量的機械課堂。
[關鍵詞] 中職機械;多媒體技術;教學效率
隨著多媒體技術的不斷發展,現代教育體系的教學方式越來越科技化、信息化,讓學生的學習過程更加簡潔和輕松,讓學生的理解和思考變得多元而深刻,這就是科技為教育帶來的便捷。本文即以多媒體技術為核心,探究其在機械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功能簡介——多媒體的教學優勢
1.強大的表現力
多媒體最突出且應用性最高的效果,就在于其可以將視覺畫面直接展示在學生面前,原本的文本知識,變成動態的圖片或者有趣的視頻,提高了課堂教學的趣味性,能夠迅速將學生的注意力集中起來,尤其對于機械專業來說,很多機械原理的內容理論化嚴重,學生既沒有強烈的興趣,又存在記憶難度,但是在多媒體的應用下,就會發生極大的變化,通過真實情況下的原理演示,學生就能快速理解其中的關鍵內容和工作邏輯,達到掌握的地步,這就是多媒體強大表現力之下的效果。
2.便捷的交互性
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強化了課堂教學的師生交互,一方面,學生不再需要埋頭忙碌著抄寫教師的板書,如果學生需要,教師可以直接將課件內容拷貝給學生;另一方面,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更多的機會與學生互動,甚至還可以選擇學生上臺操作,模擬演示機械教學的一些內容,增進師生之間的關系。
3.資源的共享性
如今網絡資源發達,教師可以通過各種教育網站搜索相應的課程內容,進行加工和整理,擴充和彌補自己的課件,讓學生能夠接受最新最熱點的課程教學。另外,教師還可以把自己的優秀課件上傳網絡,分享給其他教師,形成一種網絡之間的良性發展。
二、策略研究——多媒體的教學應用
1.情境構建,創造學習環境
多媒體擁有強大的表現力,所以在營造氛圍創設特定情境的過程中,會顯得更加真實有效,能夠產生強烈的效果,讓學生感受到情境的感染力,獲得情感上和體驗上的深切感受,更容易理解學習的內容,留下深刻的印象,從而達到情境教學的直接效果。
“幾何畫板”是機械教學過程中教師最常運用的軟件之一,教師可以通過畫板的功能,展示各種機械的運動和特征。比如在學習“四桿機構”這一內容時,教師就可以利用多媒體,將幾何畫板中制作的縫紉機或者火車車輪進行展示,由此構建一個全新的情境,并在此情境下讓學生直接觀察機械運動的形式,然后研究其機械原理,甚至還可以通過相互之間的對比,讓學生探究其運動的規律。
2.數字模擬,體驗課堂實踐
隨著計算機的不斷發展,其數字模擬的功能在不斷強大,人們常常可以借助計算機的運算能力,將現實中不方便直接實踐的過程,通過一些軟件或者硬件進行模擬實驗,既可以從畫面的演示中看到其變化階段,還能從后臺的數據中得到其實驗的具體細節。而機械專業中的課程,恰恰就有很多實驗性的內容,教師難以在課堂教學時一一演示,計算機和多媒體便成了他們強有力的助手。
比如在學習“切割體視圖”的內容時,學生需要有豐富的空間想象能力,才能在思維世界中理解和掌握“剖后的結構”這一知識難點,但是通過計算機,教師就可以利用軟件,在三維空間中繪制相應的立體圖形,然后通過操作計算機,就可以在要求的位置進行切割,切割后的立體圖形可以通過旋轉,來展示其剖后的平面視圖,讓學生一目了然,他們甚至還可以實踐操作,體驗實際進行機械切割的過程,豐富他們的實踐經歷。
3.角色轉換,提高學生地位
在新課程的標準下,教師要讓學生成為學習的主人。在多媒體的幫助下,教師更容易轉換角色,成為引導學生學習的旁觀者,甚至還可以讓師生角色對調,由學生通過自學和查找教學資源,自行制作課件內容,設計教學流程,確定知識重難點,然后利用多媒體展開教學嘗試,這是學生能夠輕松自如地體驗教師身份的關鍵。在這樣的過程中,學生通過自己對課程的研究和總結,就做到了對學習內容的理解和深化,這就是多媒體為學生提供的便利條件。
綜上所述,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對于中職機械教學有著無與倫比的價值,教師通過多媒體,可以創造更合適的教學環境,可以模擬學生無法想象的內容和過程,還可以實現角色對調,讓學生成為課堂教學的主宰,在如此豐富多彩的應用下,中職機械教學的課堂效率將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這是每一個機械專業學生的福音,更是科技改變社會的真實體現。
參考文獻:
[1]繆燕平.機械教學中如何利用多媒體技術提高教學效率[J].好家長,2017(26).
[2]王軍.多媒體技術在中職機械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職業教育,2016(24).
[作者單位]
常熟市濱江職業技術學校
(編輯: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