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生活化的教學關注現實生活,注重聯系學生生活經驗,使學生能夠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等生物學核心素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生活化的教學:生活中常見的現象及學生的生活經驗;與生物學相關的社會熱點事件;與人體健康有關的生物學知識;生物科學史;與生物學有關的職業。
關鍵詞:生活化教學;核心素養;生物學
雖然長期以來提倡素質教育,課程標準也明確要求教學應聯系學生現實生活,但這一點在實際教學中并沒有很好地落實。《2017年普通高中生物學課程標準》中提出了“學科素養為核心”的理念,這就要求我們的教學應該圍繞提高學生的核心素養來展開。生活化的教學關注現實生活,注重聯系學生生活經驗,使學生能夠用所學知識解決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提高學生的生命觀念、理性思維、科學探究、社會責任等生物學核心素養。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生活化的教學。
一、 生活中常見的生物學現象及學生的生活經驗
生活中有許多常見的生物學現象,可以作為生物教學切入點,為生物教學提供具體情境,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并讓學生意識到所學知識是有用的,可以解釋很多常見卻可能熟視無睹、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的現象。例如向日葵的向日運動、植物放在窗邊向光生長等現象可以用于植物激素的教學;香蕉、無子西瓜沒有種子的現象可以用于染色體變異的教學;秋天樹葉變黃的現象可用于光合色素的教學。
學生在成長過程中積累的生活經驗也可用于教學。例如學生都吃過紅糖、白糖,外觀口味都不同,但都是由蔗糖加工來的;在學生的經驗中,糖總是跟甜聯系在一起,但甜的不一定是糖,糖也不一定是甜的;蒸饅頭時需要使用酵母;感冒時習慣蒙上被子出汗,等等。這些經驗有些是正確的,可以為教學的展開提供基礎;有些是錯誤的,可以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使學生印象深刻。
有一些現象學生可能不熟悉,但同樣可以用于教學中。例如光照可以調節植物的生命活動,所以路燈下的樹落葉晚,生活中可以觀察到有的樹木靠近路燈的一側葉子比較茂密,而遠離路燈的一側葉子已基本落光。如果老師不講,學生很難注意到這樣的現象,所以學生不熟悉,但無疑這樣的現象是貼近生活的,是能夠引起學生學習興趣的,甚至是能夠使學生感受到大自然神奇的。如果你在現實生活中恰好觀察到了這樣的現象,就可以讓學生去觀察,這樣不熟悉的現象就會成為學生生活經驗的一部分,這樣不僅有助于生物學的學習,而且讓學生意識到應該注意觀察、思考、探索周圍的世界。
二、 與生物學相關的社會熱點事件
在網絡如此發達的今天,社會熱點事件會快速地傳播開來,其中有很多是與生物學相關的,這就為生物生活化教學提供了很好的資源。例如近幾年的“崔永元反對轉基因”事件引起了大眾對轉基因的廣泛關注,但在一定程度上妖魔化了轉基因技術。崔永元的美國轉基因調查紀錄片在網上廣泛傳播,大多數人沒有生物學專業背景,也缺乏基本的科學素養,看了紀錄片就很容易被誤導。我們應該指出這個紀錄片存在的問題,如沒有保持紀錄片應有的中立態度和很多科學錯誤以及邏輯錯誤,從而引導學生科學、公正地分析、討論轉基因安全問題。另外像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與醫學獎、埃博拉病毒疫情、寨卡病毒疫情、禽流感疫情、問題疫苗案件等社會熱點事件都可用于教學。
三、 與人體健康有關的生物學知識
高中生物教學的根本目的是提高學生的生物學素養,使學生更好地生活。而與人體健康有關的生物學知識與學生息息相關,可以直接指導學生的生活。與人體健康有關的生物學知識非常多,為生物生活化教學提供了豐富的素材。例如學習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識時,可介紹氟在防止齲齒方面的作用以及為什么有些牙膏廣告宣傳無氟防蛀更安全;學習核酸的知識時,可引導學生討論有無必要補充核酸營養品;學習糖類的知識時,可給學生介紹乳糖不耐癥,讓學生知道有些人是不宜喝牛奶的,而可用酸奶、豆制品代替;學習進化的知識時,引導學生分析濫用抗生素的危害,讓學生意識到使用抗生素可能見效快,但會增加細菌的抗藥性,所以盡量不要使用抗生素;學習激素的知識時,介紹激素對青春期發育的影響,如兒童時期不恰當地食用含激素類的食物可能導致性早熟,青春期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導致青春痘;學習酶的知識時,可用大寶SOD蜜引入,SOD即超氧化物歧化酶,有抗衰老的作用,學習完相關內容后引導學生思考大寶SOD蜜中是否有SOD,如果有是否能起到抗衰老的作用。
四、 生物科學史
課程標準中強調要重視生物科學史的教學,通過生物科學史的教學讓學生知道所學知識是怎樣一步一步得出來的,從而培養科學精神和品質、提高科學探究能力、提高生物科學素養。因為科學史具有一定的故事性和趣味性,能夠讓學生在一個具體的情境中來理解知識,而不是只記住結論,所以容易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人教版高中生物教材在編排上很好地體現了對科學史的重視,有很多科學史的內容,但是教材中的科學史內容往往缺乏趣味性,教師在實際教學中應加以拓展,對科學史內容進行更豐富更有趣的呈現,例如細胞學說的建立過程,可以播放BBC紀錄片《細胞》中的相關片段。
五、 與生物學有關的職業
在人教版生物教材中,安排了“與生物學相關的職業”這一欄目,這也很好地體現了課程標準中“注重與現實生活的聯系”這一要求。與生物學相關的職業將生物學知識與其在現實生活中的應用聯系起來,讓學生知道所學知識可以解決什么問題,可以用來從事什么工作。例如對“育種工作者”這一職業的介紹,讓學生認識到水稻新品種的培育對世界糧食安全做出的巨大貢獻,認識到生物技術可以改變人們的生活、造福人類。
需要指出的是,給學生介紹相關職業時,不應該是空洞的、片面的或理想化的。有學生因為老師一句“21世紀是生命科學的世紀”而報考生物學專業,畢業后卻發現連個工作都找不到。
作者簡介:劉清華,山東省威海市,威海市第二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