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超雄
【摘要】走動管理的核心理念是將企業的生產經營和管理活動看作一個動態的過程,強調企業高管和普通員工真正融為一體。借鑒走動管理的基本理念,教師在小學信息課堂上要創新教學理念和模式,追求師生有效互動,對學生學習行為進行有效的動態管理,貫徹以生為本的理念,扎實地、全面地為教學服務。
【關鍵詞】小學信息技術;走動管理;教師;學生
一、引言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很多教師非常重視并做好了備課、授課和課后檢查作業等環節,但是往往學生的作業反饋情況難以令人滿意,不僅錯誤率較高,而且知識和技能的掌握淺層化。對此,很多教師占用課余時間給一些學生開小灶,不僅效果不明顯,而且會讓學生因為課余時間被擠占而感到煩惱。在不犧牲課余時間的前提下,走動管理作為一種高效的企業管理模式,在信息技術課堂中的遷移應用能夠最大限度地提升教學實效,通過打造高度互動的新型課堂模式,為小學信息課堂教學注入新的活力和動力。
二、走動管理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意義
走動管理,英文名稱為“Management By Wandering Around”(簡稱MBWA),是由美國管理學者提出的一種優化企業管理效率的模式,其主旨在于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應該經常抽出時間“下到基層”,去各個部門、辦公室走動,以更為直接地、豐富地了解員工工作的有關信息,掌握員工的動態,及時解決工作困境[1]。眾所周知,美國是全球頭號經濟強國,擁有眾多的全球頂級跨國企業,比如著名餐飲連鎖店麥當勞,在其成立之初也曾遭遇過發展低谷,那時的麥當勞人浮于事,企業高管們整天待在辦公室,躺在舒適的靠背椅上喝咖啡,喜歡對手下指手畫腳,將寶貴時間浪費在閑聊中。后來企業引入走動管理理念,高管們走出辦公室,下到一線了解情況,使公司的管理效率極大提升,扭虧為盈,進入快速發展通道。時至今日,走動管理成為各大企業之間一種非常流行的高質量管理模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推廣和實踐。
走動管理從企業管理實踐中移植到課堂教學中,教師們在轉變教學觀念和角色的基礎上憑借自身敏銳的觀察力去“走訪”和發現學生在信息課堂上的表現和展露的信息,同時運用肢體語言、主動詢問、答疑解惑等形式對學生做出專業和及時的回應[2]。實際上,走動管理對教師的教學理念提出了更高要求,其在企業管理中的成功應用離不開科學的應用程序。根據走動管理的實施步驟,其在小學信息課堂上的遷移應用要求教師學會觀察,善于發現,同時能及時有效地解決問題。
三、 走動管理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實踐思路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創新使用走動管理教學模式,需要教師正確理解走動管理的主旨和程序,能夠真正地扎根于信息技術課堂教學土壤。基于此,走動管理教學需要明確如下目標。
(一) 一“看”,及時掌握學生動態
信息技術相對于語文、數學等,是一門比較新的課程,對小學生而言具有一定的學習難度,然而狀態決定一切,只要有好的學習狀態,學好這門課程自然不是難事[3]。教師只有全面了解學生,走到學生中間去,才能更好地掌握學生的學習狀態,才能開展更加高效的輔導。只有走近學生,才能深入地把握學生在信息技術學習中存在的問題,通過與他們面對面交流,獲得更加直接和有效的反饋。
“看市場”是走動管理企業實踐的第一個重要步驟,就是要求主管運用自己的視野和專業的眼光走到員工中間去,看下屬和業務人員看不到的問題。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走到學生中間去,往往能夠一針見血地看到學生看不到的問題,這就是走到學生中間去的意義所在。
當然,這種“走動”需要講究方法和策略,不是簡單地在教室里來回晃蕩,而是洞察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態和狀況。學生的學習過程是動態的,教師需要具備一雙慧眼,及時準確地把握他們的動態面貌,制訂針對每一位學生的教學方法,幫助每位學生在課堂學習中有所斬獲。
(二)二“導”,準確解決學習疑難
在經過第一步的“走訪”后,教師對學生的問題有了較為清晰的認知和了解,在此基礎上總結問題并及時更正,相當于企業走訪管理中非常重要的“工作核查”步驟。不管采用何種形式,都應該在發現問題后趁熱打鐵,請學生自由討論或者回答問題[4]。錯過了時效性,學生的狀態就會大大降低。很多時候教師不必直接給出答案,只需要將學生引入正確途徑,授生以“漁”。
需要注意的是,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每個學生碰到的問題不盡相同。教師在走動時應該一一進行針對性指導,相比于傳統模式下學生到辦公室找教師答疑解惑,不僅省時省力,而且有效解決了大部分學生因為畏懼心理而不找教師答疑解惑的問題。同時,教師對學生應該進行科學的批評。小學生年齡偏小,心理承受力較弱,嚴厲的斥責往往會產生相反的效果。在走動中,教師可以與學生說一些悄悄話,讓學生感受到被重視與被關愛。
(三) 三“查”,鞏固學生思考成果
隨著小學生獨立自主意識的不斷增強,高年級小學生希望獲得一種平等的對待和尊重。走動管理能夠充分展現教師的親和性。教師在課堂上走動時,不能過于嚴肅和正式,要學會放下身段,消除和學生之間的距離感,以親切的姿態引導學生主動與教師交流,從而更好地為學生提供學習上的幫助。
很多學生并不喜歡完全照搬教師的講解和指示,他們更喜歡獨立思考出來的方法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快樂感覺。通過走動管理,教師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學生自主思考的過程和成果,從而給予及時的指點,幫助學生更好更快地達成學習目標,在相互溝通和補充的過程中彼此分享知識、經驗和思考,促進學生知識技能新的發展,最終實現教師和學生共同成長。
四、 走動管理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教學中的實踐路徑
走動管理作為一種創新企業管理模式,實踐三十余年以來對眾多企業的發展起到了助推器的作用。然而,不同的企業往往有著不同的生產經營和管理問題,走動管理正是在基本理念和程序不變的前提下,與企業土壤緊密結合,才取得了驚人的成功。也就是說,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對走動管理的理解和實踐需要扎根信息技術教學土壤,活學活用,用出高效,用出意義。
(一) 在走動中精準提出問題
在小學信息技術課堂上,是提出“集體式”的問題好還是面對面提問好呢?小學生都希望獲得教師的關注,從這個角度而言,如果能夠給予學生一些暗示和鼓勵,面對面的提問效果當然要好于講臺提問的效果。通過面對面觀察學生的眼睛,教師能夠更加準確地把握學生的學習狀態,和學生展開直接和深入的交流。如果學生情緒不高,教師可以給予及時的鼓勵,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如果學生基礎知識不牢,教師可以給予精準的暗示,啟迪學生的思路;如果學生學習進入誤區,教師可以及時提醒,讓其回到正軌上來。總之,教師可以在走動中觀察學生的一言一行,并通過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影響學生,提高學生學習能力。
(二) 在走動中高效完成檢查
在傳統的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都是在完成授課后對學生的練習進行統一批改的。這種帶有時間差的批改作業方式忽視了學生記憶的時效性,難以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基于此,教師不妨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引入走動式巡查和批改,對學生的課堂練習進行適時的批改和指正。在信息技術課堂上,教師可以適當增加課堂練習的比重,走下講臺,到學生中去觀察他們完成練習的情況,發現問題,總結問題,并給予及時糾正。這種教學策略具有很好的實用性,在學生不動的情況下教師動起來,一方面有效杜絕了部分學生課堂走神的情況,另一方面能夠一清二楚地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一堂課下來,不管是針對學生的個別輔導還是全班的知識補充,都可以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三) 在走動中開展深入討論
課堂討論是強化學生知識習得性的有效手段。在傳統課堂模式下,課堂討論往往是學生以小組形式自主進行,最終由教師進行總結評述,在學生討論過程中教師往往置身事外。在信息技術課堂上采用走動討論的方式,教師成為學生討論活動中的一員,討論的廣度和深度比學生自主討論要大得多。實際上,在信息技術課堂上,學生的討論往往流于形式,討論內容并不是教師想要的,有的討論成為學生游戲打鬧的平臺,有的討論則干脆偏題,與課堂內容相違背。教師走下講臺參與到學生討論中,既能有效把握討論的方向,又能讓學生真正地回歸課堂主題,將討論的內容控制在合理范圍內,直達主題,論出高潮。
五、 結束語
走動管理在企業管理中獲得了巨大成功,只要教師能夠將其原理和方法與課堂教學實際需要深度對接,必然能夠在信息課堂教學中取得成功。走動管理能夠有效地提升課堂教學效率,減少對學生課余時間的擠占,通過打造高度互動的新型師生關系,讓學生對信息課堂充滿渴望,并且有效減輕了教師在課后批改作業和輔導學生的負擔。走動管理是對以生為本理念的深入解讀和實踐,需要教師充分發揮責任心和愛心,真正做到細致、深入地教學實踐和管理。
【參考文獻】
[1]唐曉芳.化“靜”為“動”,在“走動式”管理中提升學校管理效能[J].華人時刊(校長), 2016(11):80.
[2]曹海泳.淺談走動式管理與英語輔導教學工作的結合[J].試題與研究(新課程論壇), 2013(10):39.
[3]高笑天, 王友興.教育信息技術在中小學課堂教學中功能定位探微——兼議“互聯網+”背景下的教學改革與發展[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 2016, 35(02):80-81.
[4]余明麗, 劉智新.職業學校實施“走動式管理”的實踐與思考[J].職業教育研究, 2011(05):58-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