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平
[摘要]某種意義上講,城市化水平的不斷提升是一個國家興旺發達的重要體現之一,但是不得否認長期以來城鎮化水平的提升帶來的資金、土地、人才等各種要素單向由農村流入城市,使得我國的傳統村落不斷的衰敗,沒落。新千年以來我國提出各項促進鄉村發展的利好政策如: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小康村、美麗鄉村等,但是這些政策的力度和發展的方向不夠全面,因此在新時代的發展背景下,國家提出了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近幾年來,國家對鄉村振興和美麗鄉村建設提出了指導性意見。鄉村振興規劃設計必須從多個方面考慮,鄉村振興規劃必須立足實地、可操作性強、實用性強、可持續發展。
[關鍵詞]新時代;農村經濟;鄉村振興;搞好搞活
[中圖分類號]F303.3[文獻標識碼]A
1 搞好搞活農村經濟的措施
1.1 搞好農村經濟的管理
實現鄉村振興首先要求要搞好搞活農村經濟的管理。農村經濟不同于城市的是其涉及面廣,包含的點多,所以每一個村必須要積極組織好其包含的各個村、各村民小組對農村經濟進行合理的管理。各鄉、村負責人需要對自己本鄉、本村經濟的發展有規劃,鄉村振興應從產業振興,文化振興,旅游振興和綜合方面等方面發展和振興。所以各鄉、村負責人在規劃之前帶領專業的人員前去現場勘查,深入挖掘當地民俗文化,研究當地是否有可持續發展,旅游業、農副產品等產業是否有發展潛力,必須全面規劃。
以四川省岳池縣為例,該縣屬于偉人鄧小平的故鄉,資源豐富,氣候適宜,盛產水稻。故可以就旅游振興和產業振興兩方面對該縣的農村經濟進行規劃,依靠偉人故里打造偉人之鄉,帶動當地的旅游產業,要發展壯大農村經濟,鄉村旅游和休閑農業的發展無疑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重要引擎和發展手段。讓鄉村旅游成為令人興奮的產業,讓農民成為有吸引力的職業,讓鄉村成為生活和工作的美好家園。同時依靠旅游產業吸引的游客可以帶動他們了解當地的土特產品,推廣自己的產業和產品,實現旅游振興和產業振興,搞好農村經濟的管理規劃。
1.2 搞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經濟管理
其次,要搞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經濟管理。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前身是農業合作社。在當代,更加要搞好新型農業經營主體的經濟管理,避免貪污腐敗的現象發生,保證每一個付出辛苦勞動的農民都能夠得到其應有的物質回報,提高農民的生活水平。例如當前應結合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引導農民把現有土地進行入股整合,然后才有辦法實現機耕機種。并利用有機蔬菜,有機果木等,把產品打出市場,達到讓農民脫貧致富的目的。
1.3 引進人才技術搞好“三農服務”
再者,實現鄉村振興還需要用所學的知識和相應的人才技術來搞好“三農服務”。所謂“三農”問題,是指農業、農村、農民這三個問題。各村的負責人要定期與當地政府負責人進行溝通,申請相應的助農資金并引進人才,指導當地的農業進行科學化、高效化運作,各鄉、村負責人一方面可以積極與這些高校展開合作,利用他們的專業知識讓農業能夠機械化、科學化方向發展,更好地為“三農服務”。
當地的銀行也需要對“三農”問題提供相應的幫助,通過降低貸款的門檻讓農民能夠通過銀行的幫助投資農業進行量產,擴大自己的種植面積,讓更多的農民能夠發家致富,實現鄉村振興。以岳池縣為例,當地氣候適宜,經過退耕還林后,植被茂密,大多是山多田少、林密溝深,適合種植水稻、中藥材,還適合搞鄉村旅游,生態農業,所以政府要積極地出臺相應的措施,搞活鄉村生態旅游,助力鄉村振興。
1.4 發展壯大農村經濟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要優先發展農業和鄉村,建立健全城鄉一體化發展的體制機制和政策體系,按照工業繁榮、生態宜居、鄉村市民化的總體要求,加快農業和鄉村現代化建設。在鄉村規劃中,須堅持以人為本、可持續發展,政府應該加大對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的投入,完善交通,提高鄉村居民的生活品質。對于鄉村中被污染的河流、水池和被破壞的森林等進行修復,打造生態宜居的鄉村生活環境。
積極構建現代農業生產體系,用現代物質裝備武裝農業,用現代科技服務農業,用現代生產方式改造農業,改變農業“靠天吃飯”的局面。在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全面激活市場、激活要素、激活主體,書寫改造農村的全新篇章。諸多新業態、新模式滲透到農村全產業鏈,使農村的經濟不斷發展壯大。
2 搞活農村經濟的意義
2.1 實現鄉村振興
鄉村振興戰略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項重大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是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求與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矛盾的必然要求。實現鄉村振興戰略是中國不斷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創舉。搞好搞活農村經濟有助于實現鄉村振興,實現黨和國家提出該戰略的目的,帶動鄉村富裕。
2.2 服務于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
積極搞好搞活農村經濟,解決好“三農”問題是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的重點和難點,是服務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需要。對此,黨和國家積極考慮如何加快農業發展、加速農人致富。推進鄉村增產增收指出“我國需要走特征現代農業路途。從制種,到高效農藥,再到隊伍建設,進行‘三農變革,就要為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通過科技不斷帶動農村經濟的發展,能夠有效帶動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3 小結
美麗鄉村建設必須著眼于未來,為未來發展留出一定的規劃空間,使鄉村振興具有一定的可持續發展性,必須做到文化振興、旅游振興、產業振興。美麗鄉村規劃模式是在自然資源稟賦、社會經濟發展水平、產業發展特點和民俗文化傳承等條件下。所以新時代的農村必須要搞好搞活自己的經濟,利用自己現有的優勢實現鄉村振興。
[參考文獻]
[1] 唐任伍.新時代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路徑及策略[J].人民論壇·學術前沿,2018(03):26-33.
[2] 林鏵.發展鄉村旅游 助力鄉村振興[J].中共山西省委黨校學報,2018,41(05):60-63.
[3] 李淑.鄉村振興當前應遵循的準則和注重的策略淺析[J].南方農業,2018,12(31):66-67+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