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園
[摘要]自湘潭市黨員干部教育培訓網絡學院于2012年11月正式成立至今,湘潭市充分利用干部網路教育培訓覆蓋面廣、培訓規模大、培訓成本低、學習方式活、知識更新快等優勢,極大地彌補了傳統干部教育培訓的局限性,成為干部教育培訓的重要途徑。干部教育培訓是一項長期的系統工程,必須自覺地把科學發展觀貫徹落實到干部培訓工作的每個環節,促進自身科學發展,更好地實現干部培訓規模、質量、效益三結合,為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推動全市改革發展進程做出更大貢獻。湘潭市干部網絡教育培訓經過多年實踐取得了一定成效,在組織設置的嚴密性、支持服務的完備性、資源整合的時效性、學習質量的有效性以及體系建設等方面,都急需從理論和實踐層面進一步加以研究解決。
[關鍵詞]互聯網+;黨員干部;在線教育
[中圖分類號]D262.3[文獻標識碼]A
1 湘潭市“互聯網+”背景下黨員干部在線教育概況
自2011年湖南省委組織部推動干部網絡教育培訓工作以來,全省各地州市依托湖南省干部教育網絡學院及其網絡平臺,積極開展試點、推廣。湘潭作為首批試點地州市,開展了積極有效的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隨著移動學習平臺的推出、集中面授的開展、學員的外出送培,湘潭市干部網絡培訓工作已逐步構建起“在線自學+面授輔導+定點送培”三位一體的教學體系,形成了“教學管考評、重量更重質”的湘潭模式。湘潭市的干部教育培訓網絡學院有效地利用了現有的黨員干部教育培訓資源,同樣是全省唯一一個將黨員與干部聚集在一起進行培訓的市州。市網絡學院主要培訓對象分為以下幾種:一是全市各級領導干部;二是企事業單位干部;三是公務員;四是廣大黨員。還可細分為普通注冊學員與參與考核與管理的學員。自2013年起,培訓工作統一由市委進行組織與安排,每年大概有1000人會被納入市網絡學院的考核管理學員名單中,該批學員參照黨校主體班學員管理。
2 湘潭市“互聯網+”背景下黨員干部在線教育的成績
2.1 建立組織機構,完善了組織保障
一是依托湖南省干部教育網絡學院在湘潭市開展干部在線學習試點工作,得到了市委組織部的大力支持,部領導多次來干部教育網絡學院考察指導工作;平臺正式開通后,部領導對干部教育網絡學院的工作進行全程跟蹤指導。二是在市委干部教育工作領導小組領導下,市委組織部配備專職管理人員,在湘潭市黨員干部教育網絡學院(湘潭電大)設立專門工作機構,以確保培訓工作的順利實施。三是配備了專用辦公場地、熱線服務電話、電腦等辦公設備,添置了與網絡平臺配套的專業服務器、分布式課件服務器軟件及相應的在線學習軟件等,租用專用聯通寬帶等。
2.2 健全管理辦法,建立了“教、學、管、考、評”制度
湘潭市黨員干部教育網絡學院負責建設、維護和管理好全市干部教育網絡平臺,開發出所在地區質量最佳的網絡課件資源,為各區域的學員提供更為滿意的服務,貫徹實行對學院的在線學習指導與監督。各縣市區、市直各單位、企業、團體等組織人事部門負責組織干部參學,每個正處級以上單位確定一名聯絡員,負責在線學習的組織實施和相關工作聯絡。在線學習采取實名注冊的方式,一名學員一個賬戶。
學員在線學習情況、考試或考核結果由平臺系統自動存入電子檔案,作為干部考核的內容和任職、晉升的重要依據。學員本人及其所在組織人事部門可通過網絡平臺及時查詢干部在線學習情況。市委組織部和干部教育網絡學院對干部學習情況進行及時掌握,定期考核、通報,實現網絡學習的“教、學、管、考、評”一體化。單位和學員的在線學習情況將作為各單位年度考核的重要依據之一,并在年底進行通報和表彰。
2.3 擴大培訓規模,培訓對象覆蓋范圍廣
從2011年7月至2012年2月,完成平臺安裝、軟件調試和試點課程設施建設,開始在市直單位、副科級以上干部中開展干部在線學習的試點,試點規模約2000人。2012年底湘潭市干部教育培訓網絡學院正式掛牌成立后,培訓對象覆蓋全市公務員隊伍,并且根據需要,將覆蓋面逐步擴充到全市所有行政、企業、事業單位,為全市各級各類干部提供在線學習服務指導。目前,全市累計參訓單位達百余家,學院注冊學員13414人。
2.4 資源共享共建,拓寬了傳輸載體
湘潭市黨員干部教育網絡學院網絡平臺由中共湘潭市委組織部和湖南省干部教育網絡學院共建,是湖南省干部教育網絡學院在線學習平臺的重要組成部分。網絡平臺的架構為分布式,與省級平臺同時開發,分級管理,資源共享。學習的內容和課程設置,目前主要來源于省級平臺。所有課程都是在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清華大學等主要機構提供的目錄清單中進行篩選,經過專家審核,組織部門確認后上線發布。
3 湘潭市“互聯網+”背景下黨員干部在線教育存在的問題
3.1 教學內容與方式相對滯后,師資力量有待加強
2017年,湘潭市針對干部教育培訓工作做了深入調研,調研中反映市縣兩級黨校的教學改革還有待深化,師資力量培訓還有待加強。如老師授課內容理論性強于實踐性,對現實工作指導意義不大,當前干部如何適應經濟社會發展“新常態”,如何應對維穩、信訪、突發性事件、征拆矛盾等基層難點,如何著手推進“城鎮化進程”等等,培訓課程設計有待進一步改進。
3.2 教育質量評估機制不健全,尚未形成健全的評價機制
在整個干部教育與培訓過程中,最為關鍵的一步就是培訓質量的評估,這也是檢驗并保證干部培訓質量的一大重要途徑。目前湘潭市的教育培訓質量評估多以問卷調查和滿意度測評為主,尚未形成健全的評價機制。而干部教育培訓的質量評估機制指的是評估期間所應用的各種規章制度的總和,決定著評估工作是否可以實現正常的運轉,能否實現預期目標。
3.3 平臺建設相對滯后,管理環節各自為政
在平臺建設上出現平臺建設重復、市州之間資源建設內容雷同、管理環節各自為政等現象,課程資源建設還存在統籌規劃不夠、標準不一、來源單一、自主開發能力參差不齊、微課程匱乏等問題。盡管近幾年來市里加大了對干部教育平臺建設的投入,一定程度上改善了黨政干部在線教育條件。但由于多種因素的制約,黨校的基礎設施建設落后于兄弟黨校,設施老化,投入有限。平臺中專業性、實用性的課程資源不足,結合湘潭實際情況的課程資源也比較少。課程形式單一,內容更新慢。適合在手機上學習的微課、微視頻資源不多。特色資源、紅色資源有待開發。
4 創新“互聯網+”背景下黨員干部在線教育方式的對策建議
4.1 深化黨員干部教育培訓意識
干部教育培訓需先樹立相應觀念,摒除老舊落后的教育觀念,樹立先進科學的教育意識。第一,要充分理解“科教興市”的含義,其中“教”除了包括基礎教育,同樣也涉及到干部教育的觀念,湘潭市一直把努力打造一支政治堅定、業務精湛、作風優良、務實高效、清正廉明的干部隊伍擺放在重要位置。第二,要樹立干部教育培訓就是基礎建設的觀念,樹立正確的發展觀和人才觀。第三,要將干部教育培訓視為建設人才強市戰略的關鍵,其不僅投入少,且見效快。
4.2 結合數字化學習特點,豐富在線學習模式
“現代教育理論下的移動學習,憑借相關移動通信技術結合數字化學習,讓學員獲得自主選擇權,可隨時隨地依據學習目的而選擇學習的方式。”目前,中央組織部和中國干部網絡學院十分關心國內建設移動學習平臺的工作,不少省區市也在加緊開發。為了讓黨員干部能夠高效地學習知識,真正做到“人人可學、時時可學、處處可學、事事可學”,在線學習平臺需要進一步完善功能,可由干部開通微博、微信,干部設置論壇,這樣一來干部可以學習討論兩不誤,讓干部教育網絡培訓真正落到實處。
4.3 建設契合個性化需求的課程資源
第一,網絡課程選擇的形式,應該盡量回避以純粹講座視頻類為重點的教學模式,努力尋找以單位群體學習、學員互助合作、團隊比賽等為主的合作學習和自主探究學習模式,讓學員的主體地位得到體現,展現網絡課程的優勢,抓住干部教育的特色,研制開發和“案例教學類網絡課程”、“情景模擬類網絡課程”類似的網絡特色課程實現教學內容的優化。
第二,在網絡課程的內容上,建議在線學習平臺的“課程超市”充分考慮干部的工作需要,將黨的基本知識、黨規黨紀等對于黨政干部人人必修的理論型課程劃分成公共基礎課程,其余按專業和業務劃分課程系列,便于學員根據自身的實際出發,針對自己的工作需要和薄弱環節,有針對性地、系統性地開展網絡學習。
第三,在課程資源的引進和開發上,尤其要注重課程資源的優化整合,盡可能調動學員的學習積極性,引導他們進行知識建構。對于自主開發的課程資源,可以采用逐步輻射法,即先在小范圍或專家范圍進行試講試評,對反響好的優秀課程,錄制成視頻,上傳平臺,使優質資源輻射全體,全員共享。
4.4 加快移動學習平臺建設,推進信息資源的互聯共享
要抓住目前移動互聯網的發展趨勢和移動終端的發展潮流,在已有的學院官方網站基礎上,開發APP、開創微博、微信公眾號,拓寬學校官方信息網站的傳播渠道,擴大信息傳播。在線教育雖然是黨校教育的一種補充方式,但是有望引領未來發展方向,就建設機制而言,是共建共享的,就功能而言,應用云技術可以讓黨校系統實現云課堂建設更進一步,應用虛擬互動直播技術為在線教育實時互動帶來變革。
[參考文獻]
[1] 邊建軍.基于3G/4G的移動學習在遠程教育中的應用[J].福建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4(1):70-73.
[2] 蔡琴.新疆黨員干部網絡教育學習的有效性思考[J].科技視界,2017(16):186-188.
[3] 李巧玲.“互聯網+”干部教育培訓的基本思路[J].中國培訓,2017(04):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