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娟

摘 要:“成果導向教育(Outcome-Based Education,OBE)”理念首次是由Spady提出,“成果導向教育(OBE)”注重內容和過程,著眼于學生的學習成果和效果,把出發點和落腳點都放在學生身上,教育者持續關注學生的學習成果。本研究擬從“成果導向教育(OBE)”的范式和步驟出發,以成果為導向來設計與實施英語教學,借鑒文秋芳老師提出的“產出導向法(POA)”,并結合我校的英語教學現狀進行本土化研究,最終為我校英語教學提出建議,并制定了基于OBE模式的英語教學框架。
關鍵詞:成果導向教育;公共英語;教學模式
一、引言
大學英語作為大學教育階段的必修課之一,授課對象范圍廣、學生專業不一、對學生發展影響較大,因此如何在大學期間根據不同專業、不同學生的層次和需求設定符合學生實際的課程體系和課堂內容,是每個一線英語教育者應該思考的問題。本研究借鑒“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探討“成果導向教育”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意義,根據Spady的“成果導向金字塔模型”確定學習成果,構建大學英語課程體系,開展教學活動,記錄學生學習成果。
二、“成果導向教育”理念融入大學英語教學的意義
(一)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關注學生學習
語言學家Cohen指出:“語言學習的成功取決于學生本人,取決于學生自身的因素及其充分利用學習機會的各種能力。”(Cohen 1998)而水平不一、專業不同、學習需求不同的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著不同的學習需要,這就要求教師能夠引導學生根據自己的具體情況主動學習、有目的地學習,做到有選擇的學、學有所得、學有所用。“以成果為導向的教育模式指導下的英語教學活動,學生的自主學習要有明確的目標意識,對自己所要達到的學習成果及其社會價值有所認識,并能主動規劃和安排自己的學習內容。”作為一線教師,借鑒“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將關注點由原來的學生如何學轉變為學生能夠學到什么,增強學生的學習能力,如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轉變學生學習方式,強調學法指導與自主學習
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為大學英語教學帶來了機遇和挑戰。信息技術與大學英語的融合要求學生的學習方式和教師的授課方式都要發生轉變,學生在信息化的環境下慢慢習慣于自主學習、主動學習和探究學習,為成果導向教學模式在信息化背景下的實施提供了保障。
我院英語在線學習平臺使學生在課前了解學習背景,拓展學習內容,課中鞏固強化,且在課后呈現學習成果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學生按照自己的需要有選擇地利用自己需要的版塊,既節省了時間,又提高了效率。同時豐富的學習內容改變了原來枯燥的英語學習,學生有興趣、有需要、有選擇、有自主選擇的空間,由原來的被動變為主動,讓學生的學習方式慢慢發生改變,最終惠及學生一生。
(三)增強成果意識,提升任課教師理念
段曉凱在《基于成果導向教育模式的高職英語教學改革》提到目前高職院校課堂教學欠缺目標性和差異性,因此設立科學的“成果導向”型教學目標、教學思想及教學模式勢在必行。
成果導向教學策略指出:教師不再是所有信息的過濾器,他的主要作用是計劃者和學生學習的促進者(Spady 1994)。教師將在學生的自主學習中扮演組織者、指導者、幫助者。同時還要意識到自主不是放手,而是對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師不但要對英語學科本身有扎實的基礎,還要關注本學科的發展,并根據最新的發展和不同的專業需求來確定目標成果,采用合適的教學方式把語言知識的學習和語言能力的培養結合起來,進而提高英語教學的質量。
三、“成果導向”教育理念在大學英語課程中的設計
20世紀90年代以來,“成果導向教育(OBE)”已經引起學者們的廣泛討論和應用。在課程教學方面,趙昱、龐娟、楊傳喜依據成果導向將學校的管理學教學模式進行改革,并對課程教學進行設計。張曉欣則基于“成果導向”教學模式改革了高職網頁制作技術課程大綱。在英語課程方面,陳捷和鄭慧斌將“成果導向”教學模式分別運用于高職商務英語寫作課程和本科英語視聽說課。宋麗偉則基于“成果導向”對高職實用英語課程的教學單元進行了設計,在進行課堂設計時盡量營造情景與機會,學生在教師的幫助下達成預期成果。
根據我校的生源情況,學生英語基礎相差較大,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工作中,教師根據自己的班級情況會有意識地融入分層教學意識,將教學內容分為基礎性內容、提高性內容以及擴展性內容,在任務布置中同樣給出必做任務和選做任務,具體情況見表1。
四、實施“成果導向教育”教學模式注意事項
(一)分析學生差異,適當把握時機
在平時的英語教學工作中,學生差異性的存在不可避免,根據學生的差異來設置不同的成果導向,讓不同的學生體驗到成功是每一位教師應該注意的事項之一。在施教過程中要為不同的學生設置不同的目標成果,布置不同的任務,體驗自己力所能及的成功。
(二)優化學生學習方式,提高學生學習效能感
在大學英語課堂中,使所有英語學習者都能在設定的成果導向下獲得成功,樹立自己可以做到的信心,對學生最終養成終身學習的習慣有很大幫助。
(三)加強生生互動、師生互動
大學英語課程設計合理可以有效培養學生的合作能力和人際溝通能力,因此堅持“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大學課堂應該加強學生之間的互動,優化師生互動,共同主動把握學習進度,進而達到實現教學合理化、提高教育教學水平的目的。
(四)注重評價的持續和遞進
學生不同,目標成果不同,學生的評價就不能一概而論,因此要設立一個合理的評價體系,堅持過程性評價,同時注重評價的持續性和遞進性。
五、結語
大學英語課程授課對象基礎差異較大,學習目標不同,各自專業不同,學習需求就不同,因此在大學英語課堂堅持“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突破原有的教學模式,按照學習者的需求和能力就教學內容進行二次、三次甚至多次開發,給學習者提供更多、更好、更適合自己的語言輸入內容勢在必行,只有這樣才達到不同學生的多層次需要,最終讓學生都學有所得、學有所成。
參考文獻:
[1]Spady W G.Outcome-Based Education:Critical Issues and Answers[M].Arlington:American Association of School Administrators,1994.
[2]Cohen A.Strategies in Learning a Second Language[M].New York:Addison Wesley Longman Inc,1998.
[3]袁式亮,黎月玲.成果導向教育模式在英語自主學習中的運用[J].玉林師范學院學報,2009(1).
[4]張芳.成果導向下的應用型本科大學英語教學體系構建[J].廣西教育學院學報,2018(5).
[5]張元芳,OBE理論模式對外語教學的啟示[J].大學青年,2006(1).
[6]申天恩.論成果導向教育理念的大教學戰略構想[J].吉林師范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6(3).
[7]夏蓓潔,方芳.成果導向法在語言實踐活動中的應用[J].合肥學院學報:社會科學版,2011(6).
[8]文聲芳.“成果導向”教育理念指導下的大學英語分級教學研究[J].英語廣場,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