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文華
摘 要:闡述了經典誦讀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意義,分析經典誦讀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原則,進一步探究經典誦讀在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中的應用策略。旨在通過論述能夠充分發揮“經典”優勢,引導學生學習傳統文化、了解傳統文化,通過傳統文化給予學生影響和熏陶,促進小學生綜合素質全面發展。
關鍵詞:經典誦讀;小學道德與法治;應用研究
眾所周知,我國是一個具有五千年歷史和文化的文明國度,在歷史發展的長河中,有很多文學經典被流傳,影響了一代又一代。雖然書寫經典的人已經離開,但是傳承經典的人繼續前行。面向祖國的花朵和未來,在小學德育中進行經典誦讀和傳承,讓學生深受傳統文化熏陶,提高學生德育水平成為廣大教師探究的課題之一。
一、經典誦讀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意義
我們常說“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強則國強。”中華民族經受了五千年的風霜打磨,中國文化歷經了五千年的傳承,成就了今天的無數經典。在弘揚優秀文化的今天,經典誦讀逐漸滲透到小學教育的各個學科,在引導學生學習學科知識的同時,也對我國傳統文化進行發揚和傳承。經典誦讀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讓學生從傳統文化中感受我國上千年的精神文明,從而加強學生對傳統文化的學習和了解,促進傳統文化發揚和傳承;其次,通過經典誦讀可以讓學生以古人為榜樣,規范自己的言行,學習古人的精神和品質,從而幫助學生塑造良好品格,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進一步提升學生德育素養;最后,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開展經典誦讀,突破了傳統道德與法治教學內容的局限性,使其教學更加人性化和系統化,從而更好地突出經典誦讀的價值,讓學生更好地學習經典、感悟經典、傳承經典。
二、經典誦讀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原則
鑒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要想經典誦讀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作用最大化,在其應用過程中還需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第一,主體性原則,在人文教育下,越來越注重學生在課堂中的主體地位,所以在經典誦讀的選擇過程中教師要充分立足于不同學段的學生特點,根據學生的年齡特點、認知能力以及思維能力來合理選擇經典誦讀內容,引導學生獲得經典誦讀體驗;第二,針對性原則,要知道我國傳統文化博大精深,內容廣泛,教師要立足于新課程改革下的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目標和教學大綱來合理將經典誦讀和教學目標相結合,針對教學目標選擇經典誦讀類型,讓學生在了解傳統文化的同時提高學生德育素養;第三,趣味性原則,我們常說“興趣是學習最好的老師”,在經典誦讀的應用過程中教師還要注重經典誦讀的趣味性,利用不同的誦讀形式將小學道德與法治課堂變得更加有趣生動,具有吸引力。
三、經典誦讀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的應用策略
(一)利用經典誦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
傳統道德與法治教學大都是以教師說教的方式來進行,對于小學生來說既枯燥無趣,又難以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教師要在教學過程中利用經典誦讀來為學生營造一個經典誦讀的學習氛圍,從而激發學生在道德與法治課堂的興趣,提高教學效率。例如在學習《我們的節假日》的過程中,教師就可以將經典誦讀《三字經》中“廿四節氣歌”進行滲透,讓學生在傳誦經典的同時,加深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并通過經典傳誦來了解不同節日的傳統文化和傳統風俗,強化學生對傳統文化的了解。
(二)利用經典誦讀實現學生自我發展
對于小學時期的學生來說,不僅智力和身體都處于發展階段,而且其性格塑造還處于初期階段,還未形成完善的性格以及價值觀。所以在此時期的道德與法治教育中,教師不僅僅是向學生傳授道德與法治知識,更加注重的是學生在成長中的性格塑造以及通過課程教學來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從而為學生成長以及實現學生自我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例如,小學生大都年齡小、活潑好動,很多學生有不良的生活和學習習慣,對此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就可以引導學生誦讀《弟子規》《論語》等經典文學作品,讓學生從朗朗上口的經典作品中不斷地受到感染和熏陶,學習古人的人倫修養、處世之道,從而讓學生潛移默化地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習慣,從而不斷地熏染學生心靈,提升學生文化素養,真正實現“雅言傳誦文明,經典浸潤人生”的目的。
(三)利用經典誦讀傳承優秀傳統文化
隨著我國新課程改革的深入,學習傳統文化、了解傳統文化和傳承傳統文化成為我國每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同時也成為小學教育的目標之一。在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開展經典誦讀,不僅可以讓學生從經典誦讀中受到感染和熏陶,還能通過經典誦讀的滲透,將經典融入學生的學習和生活當中,不斷地提高學生經典誦讀的意識和能力,引導學生對傳統文化進行傳承和發揚。例如,在《我們好好玩》的教學中,教師就可以將經典誦讀融入其中,組織學生展開一場“經典誦讀比賽”,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詩歌來進行經典誦讀,并對優秀者進行獎勵;或者教師可以開展“講國學經典故事”的活動,讓學生從“融四歲,能讓梨”“昔孟母,擇鄰處”感受國學經典的魅力,從而加深學生對經典誦讀的熱愛,提高學生經典誦讀的積極性,從而促進小學生對我國傳統文化的傳承。
綜上所述,將經典誦讀融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中給該課程教學注入了新鮮的血液,所以作為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師要充分認識經典誦讀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遵循其應用原則,利用經典誦讀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實現學生自我發展、促進文化傳承。
參考文獻:
[1]胡莉英.用好部編教材 加強中國傳統文化教育: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材中的孝老教育為例[J].江蘇教育研究,2019(Z4):107-110.
[2]邱凱祥.小學道德與法治教學滲透優秀傳統文化的實踐研究[J].南昌教育學院學報,2019,34(1):34-36.
編輯 段麗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