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對于學生的作品,只要沒有原則性的錯誤,教師都應盡可能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讓師生關系在這一活動中得以升溫,獲得融洽和提升。
關鍵詞:英語;氛圍;激發
學習氛圍是學生群體學習的一種公共情緒,它影響著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學習熱情,更影響學生喜歡的養成和傾向性的生成。對此,構建良好積極的學習氛圍,營造良好的軟性環境,是提升學生學習有效性的重要舉措。作為教師,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出發,著力于學習氛圍的營造和學習熱情的培養。
一、 尊重學生見解,善于捕捉學生閃光點
學生期待外界的認可,期望外界的贊美和表揚。學生具有較高的向師性和可塑性,更期待獲得教師的認可。因此教師教學應當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贊美性和積極性的反饋,讓學生在教師的鼓舞和強化下,有更多的活力和學習激情。例如,在《Im watching TV》這一單元的教學中,通過What are you doing?/Im watching TV./Whats he doing?/Hes using the computer. /What are they doing?/Theyre listening to a CD.等句型掌握現在進行時的用法是本單元的教學目標。對此,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中,盡可能多地給學生提供現在進行時句型的文章,讓學生初步感知,然后根據文章中的內容,結合自己掌握的詞匯進行仿寫,并找出自己的搭檔進行模擬對話。從對話中,教師結合學生的回答情況,可以從學生的優勢出發給學生提供評價。例如,對于能夠準確把握句型的學生,給予評價:你對句子的結構掌握得真準確!對能夠舉一反三、利用大量詞匯進行句型聯系的學生,教師可以給予評價:你的詞匯量積累真豐富!看來課下真是下功夫學習了。對于口語標準的學生,教師給予評價:你的口語幾乎可以和歐美國家的人無障礙交流了!通過這樣多樣化的教學評價,學生獲得了教師的認可與尊重,對本節課的學習必然熱情高漲。
二、 靈活選用教學方法,提升學生學習活力
教師對教學方法的選擇,影響著學生學習方式和思維方式的建立,更對學生學習活力的培養有重要意義。對此,教師教學,可以從學習方法的建立出發,根據學生傾向性和學習內容特點,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使學生獲得更加積極的學習體驗,提升學生的學習活力。例如,在《How do you make a banana milk shake?》這一節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將奶昔機帶進課堂中,讓學生攜帶著自己喜歡的水果和牛奶,然后將本課中奶昔制作的順序和表述方法在演示的同時給學生呈現,讓學生在親手參與、親手制作和親手體驗的過程中,讓學習氛圍更加熱烈積極,讓學生產生更強的參與激情,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三、 民主教學,讓學生活動推動課堂教學的進行
盡管學生為主體、激發學生主動性已經是老生常談,但是學生真正的主體性和主動性并未被發掘和激發。究其原因,還在于師生關系的構建上。在傳統認知中,教師是新知的承接和傳遞者,是對新知權威性的代表。所以,對教師提供的知識,學生從不敢也沒有意識進行挑戰。所以,這種認知和教學背景下,學生還是被動接受知識,缺乏自主提問、猜疑、探究等過程。因此,教師教學可以從師生關系的構建出發,著力于民主師生關系的構建,讓學生活動推動著課堂教學的進行和開展。例如,在《How was your school trip?》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引導學生在小組內民主制定旅行計劃,以表格的方式呈現。在這一過程中,教師尊重學生制定的計劃,不按照統一的標準要求學生,而是讓學生民主制定,并將自己的計劃呈現出來,讓整個小組的學生以多樣化的形式呈現自己的作品,可以采用對話式或以情景劇式呈現,讓豐富的學習和作品呈現形式讓課堂教學更多彩。對于學生的作品,只要沒有原則性的錯誤,教師都應盡可能給予學生積極的反饋,讓師生關系在這一活動中得以升溫,獲得融洽和提升。
四、 情境教學,活躍學生思維
豐富的教學情境,更能夠豐富課堂教學形式、充實課堂教學內容,更是由于情境的代入,讓學生獲得豐富的情緒情感體驗,讓學生在新知的生成中、在新知的獲取中,讓思維變得更加活躍和積極。對此,為提升教學效果,增進學生的學習體驗,教師可以根據教學內容選用適當的教學情境引入教學,讓學生從情境體驗中不斷生長新知,鍛煉能力。例如,在《How do you get to school 》這一單元的教學中,教師設置教學情境:Jenny放學回家時,需要從郵遞公司取出快遞,然后再買一把尺子回家。圖片中是Jenny回家的地圖,請同學們觀察地圖并思考:應當如何描述Jenny回家的路徑呢?以此描述Jenny回家的路徑為契機創建學生活動,讓學生在情境和教師的引導下,獲得對本單元的初步認知。隨后,教師再發揮學生學習的自主性,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經驗畫出自己上學或放學的地圖,讓學生在小組之間利用“How do you get to school?/I get to school by subway.”等句子進行訓練,強化學生對本部分基本句型認識,幫助學生從不同的路徑中提供選擇不同交通工具的機會,強化對學生新知綜合性的學習。在這種情境教學法中,學生代入了教師預設的教學情境中,學習的主動性便會被大大提升,學習氛圍變得愈加濃厚。
五、 總結
學生學習熱情的提升,需要多個因素的調和。作為教師,可以從教學方法、教學手段以及學生的學習傾向性出發,營造出良好的教學效果,幫助學生獲得積極的體驗,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
參考文獻:
[1]李聰.提升初中英語課堂教學情趣,營造歡樂的課堂氛圍[J].新課程(中),2016(10):175.
[2]路翠萍.英語情境教學中小學生審美能力的培養[D].曲阜:曲阜師范大學,2016.
作者簡介:牛樹云,山東省濱州市,山東省無棣縣第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