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我們都知道“愛玩”是孩子的天性,每個孩子都是小小探險家,在探索的同時還能開發孩子們的創造力。近年來,隨著課程游戲化項目的推進,幼兒園對游戲越來越重視,減少了集體教學活動時間,增加了幼兒的游戲時間,發揮幼兒自身的主體性作用,體現自由、自主、創造、愉悅的游戲精神。
關鍵詞:小班;課程游戲化;游戲;組織與實施
小班幼兒的年齡在3-4歲之間。這個年齡段的孩子特點是思維的“擬人化”、認知靠行動、愛模仿等,這些特點往往會讓他們沉浸在游戲中。通過游戲,孩子們可以在動作、社交、認知等方面得到更好的發展。因此,在小班幼兒的一日活動中,應以《綱要》和《指南》為依據,以課程游戲化為背景,促進幼兒的身心發展。
一、 晨間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晨間活動分為集體游戲和分散活動,它是幼兒在園游戲活動的開始,也是一個必不可少的環節。幼兒可以在晨間活動中提高自己的身體素質和同伴合作的能力。因此,我們應該針對幼兒年齡特征提供適宜性的支持,讓幼兒愛上晨間活動。
首先,晨間活動中,我們會根據幼兒年齡特點設計適合幼兒的基本動作訓練。對于小班幼兒來說,各種動物、卡通形象他們都非常喜歡,根據這個特點我們會組織他們開展《小兔拔蘿卜》《小熊過橋》等游戲,幼兒模仿各種可愛的小動物,做出相應的動作,和同伴一起游戲,幼兒各方面的能力都能得到發展;在基本動作訓練中,我們也會根據主題的開展,將主題內容滲透到游戲當中。
其次,在分散活動中,我們會給幼兒提供豐富的游戲材料:高蹺、輪胎、小推車、沙包、皮筋、飛盤、小尾巴、報紙球等。有的是我們自制的體育玩具,有的是家長為孩子們制作的拖拉玩具,還有的就是成品的游戲材料。我們幼兒園是以民間游戲為特色,所以在提供的材料上以民間特色游戲材料為主,如:小尾巴、高蹺、沙包等。孩子們通過晨間體育鍛煉,走、跑、跳、鉆、攀爬、平衡、投擲等技能都得到鍛煉和提高。
二、 區域活動的組織與實施
(一) 室內區域游戲化
幼兒的天性就是喜歡玩,他們天生有著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游戲在幼兒的成長過程中起著重要的作用,同時游戲也是他們學習的主要方式。在室內區域游戲中,如何讓幼兒在游戲中能力獲得進一步的提高,和各個區域中提供的游戲材料有著密切的關系。雖然工作的時間不長,但是從孩子們在游戲中的表現、園本培訓、專家講座等方面來看,區域材料的投放與幼兒能力的提升有密切的關系。
1. 區域材料要有針對性、層次性。在實踐的過程中發現,我們提供的材料中高結構簡單的材料并不是很受幼兒的歡迎,材料操作簡單缺乏挑戰性,孩子們玩了幾次就不碰了。因此,要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個體差異性對區域中的材料進行投放利用,材料投放要有針對性和層次性,讓不同年齡段的幼兒玩出不同的效果。激發幼兒的挑戰欲望,帶動幼兒游戲的興趣。
2. 區域材料要根據主題內容進行滲透融合式地投放和利用。教育來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我們每個主題的學習也和生活息息相關,它們來源于生活,卻又將生活經驗游戲化,通過游戲的方式來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幼兒對生活經驗有時候是需要在游戲中模仿和積累的。因此,我們在開展主題教學活動的同時,要與區域提供的材料相互聯系。在增添區域材料時,要圍繞主題內容進行投放。發揮出幼兒個性化學習的作用,幫助幼兒進一步掌握了解主題的內容。
3. 區域材料的投放和利用要有適當的引導指示牌。為了避免老師重復性地強調活動材料的利用,可以適當增添一些活動材料的玩法圖示,展示在各個區角活動場地,供幼兒參考實踐。這樣幼兒既能根據指示牌操作材料,間接地遵守了游戲規則,還可以幫助老師減輕過多輔導的重任。
(二) 戶外區域游戲化
因為課程游戲化的實施,在室外多了許多可以玩的游戲區域,如:沙水區、運動區、生活區、騎行區、建構區等,還提供了碳化積木、億童積木、水管積木、億童運動材料等幼兒游戲的材料。在戶外區域游戲中,光提供材料給孩子讓他們自己玩,一次兩次,他們會感興趣。但是時間久了,他們每次都做著同樣的事情,孩子們就會漸漸失去興趣。雖然說要把學習的權利交還給孩子,但并不是什么都不管,讓他們自己玩就好了。而是在幼兒游戲時充當他們的支持者、合作者和引導者。例如玩沙玩水活動中,游戲前我們會在玩水區給幼兒準備水槍、小網兜、海洋球、“小魚”和魚竿等游戲材料,在玩沙區我們會給幼兒提供玩沙工具,如,小鏟子、漏斗、小水桶和各種各樣的模型。在游戲時,孩子們根據自己的興趣選擇游戲材料,通過有趣的游戲,調動孩子們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合作能力、交往能力和操作能力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發展和提高。
三、 角色游戲的組織與實施
(一) 角色游戲的現狀
在幼兒開學前,我們早早就會將教室內外的各個區域布置完畢,包括玩什么游戲,提供什么材料,要怎么玩……我們都對這些做出了一定的計劃。但是在游戲開展的過程中,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喜歡我們布置好的一切,有的區域甚至沒有幼兒選擇去扮演角色。這樣的結果反而與我們的設想背道而馳,同時也失去了游戲的意義。
小班的幼兒社會交往能力和語言表達等方面發展得還不是很好,在游戲時會出現:動作慢、角色扮演不到位、爭搶等現象,我們教師過度的“熱心”,反而干預了幼兒的游戲,干預了他們自主游戲的機會。
(二) 把權利交還給孩子
在課程游戲化的大背景下,我們應該把幼兒游戲的權利交還給他們。在角色游戲開展前,幼兒可以與同伴商量打算開什么店、扮演什么角色。確定好之后,我們對店鋪進行裝扮,準備店鋪所需要的操作材料。孩子們既參與到游戲的創設中,同時也豐富了他們的生活經驗,提高了他們的社會交往能力。
(三) 讓教師成為幼兒游戲的玩伴
《綱要》中指出:“教師應成為幼兒學習活動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導者。”小班幼兒在進行角色扮演時,我們不能因為他們能力差而直接干預他們的游戲。我們可以適時的介入,成為他們的“顧客”“客人”等,引導他們進行更高水平的游戲。當目的達到時,我們教師也要及時地推出游戲,繼續做一名觀察者,讓幼兒成為游戲的主人。
參考文獻:
[1]郭曉鳳.淺談幼兒園活動區游戲材料的有效投放[J].華夏教師,2017(2).
[2]秦云.談幼兒園一日活動游戲化[J].內蒙古教育:職教版,2015(12).
[3]郭雪芳.游戲化教學在幼兒園教育中的應用[J].才智,2017(26).
作者簡介:浦茜,江蘇省昆山市,昆山開發區蓬朗幼兒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