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俗語說:“要成才先成人?!睂τ谛W生來說,他們正處在各種行為、習慣的養成期,可塑性非常強,基于此,我們一致認為積極創建良好的校園行為文化對于學生的養成教育有著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夠讓他們在自覺不自覺中感受到教育,有利于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將各種美好的行為、舉止內化,形成他們獨立的人格。正是基于以上認識,我們將“和美德育”融禮儀教育、感恩教育為一體,引導學生人人參與,和樂共美,將尋美、樹美、立美、煉美的腳步繼續走得鏗鏘!
關鍵詞:小學;德育;探尋
一、 和雅活動德育——尋美
“最美學生”是學校和美特色打造中重要的一環。我們以話美言、踐美行、立美品為和雅學子的培養目標,通過“最美墻”的展示、走廊內文化標語的引領、十好少年的評價,班級氛圍的營造,結合“我愛我校,和美共進”的辦學主線開展了系列主題活動。
(一) 開學三個一,強化常規,讓美更美
開學前第一次培訓——“三課”助新生入學;開學第一課——“夢想啟航、崇愛尚美”為主題的最美“1+1”活動;開學第一周軍訓——站軍姿、練轉身,走齊步,全體師生全身心的投入,成功的匯報展示,付出的瞬間都曾帶給我滿滿的感動。
(二) 抓點帶面,讓美輻射,與美更近
和美嵐小的學生管理采用自主與引領相結合的方法。抓點帶面,以美帶美,讓每一位學生在和美氛圍中嚴于律己,立品踐行,與美更近。
撐好一個支點,學生自主管理:“自己的事情自己管,自己的未來自己創?!睂W期初,進行大隊委競爭上崗,確定成員,明確責任。設立“最美監督崗”,從細節入手,從小事入手,每日檢查與不定時抽查相結合,天天檢查,日日反饋,讓爭美求美成為和美學子的一種習慣。
抓好兩個重點,禮儀感恩促養成:結合有教育意義的傳統節日:教師節、父親節、母親節等,倡議各班策劃實施短信問候、自制小禮物等六個一活動,讓每一位學生知禮行禮,以行動感恩老師、感恩父母,培養嵐小學子個個常懷感恩之心,常做感恩之事,終成感恩之人。
帶動一個群體,讓美輻射,與美更近:做到年年有規劃、月月有主題、周周有重點,以“品行和美”為目標,以《十好少年手冊》為依托開展班會活動,為學生成長留下足跡,組織學生進行自我評、小組評、教師評,實行周周評、月月評、年終評,父母評,在學生群體中尋找正能量,形成“十好少年、最美學生、美德少年”輻射圈,引領、帶動一個群體,讓和雅學子尚美求美!與美更近!
二、 和樂節日德育——樹美
充發挖掘傳統文化節日的德育源泉,將春節、清明、端午、中秋、重陽等一個個傳統的節日,編入校本教材《節日文化ABC》,重點推出歡樂、親情、感恩、環保、愛國五個主題“拼盤”,烹調“節日文化大餐”。
(一) “歡樂拼盤”即元旦、兒童節系列活動,以點帶面,使每個孩子都能個性飛揚,潛能得到充分的發揮。
(二) “春節、元宵節、中秋節”這三個中國傳統節日組成的“親情拼盤”,旨在讓學生們點燃他們的親情之火,讓學生學會理解親情、感受親情和回報親情。
(三) 植樹節、世界地球日、世界環境日三大環保節日組成“環保拼盤”,開展各種活動進行環境教育,培養學生認識自然,珍惜資源,善待地球的環境意識和道德行為。
(四) “感恩拼盤”由母親節、父親節、教師節、重陽節組成。利用節日引導學生識恩知恩,進而學會樂于施恩于人,樂于奉獻社會,富有愛心和同情心。
(五) “愛國拼盤”即清明節、青年節、端午節、國慶節。學校根據不同節日的特點,讓學生在耳濡目染中,潛移默化地受到愛國教育。
(六) 特色拼盤即校園的“讀書,從春天開始”的書香節,“暢想中國科技夢”的科技節,“我愛我?!钡乃囆g節,“和美神韻”的體育節,給孩子搭建尚美的展示平臺,讓話美言、踐美行、立美品落到實處。
三、 和美管理德育——立美
為了增強全體師生愛校榮校的意識,以“我愛我校,和美共進”為主線開展系列活動,以激發學生們的愛校熱情,從而進一步規范自己的言行,創造和雅學子新形象。
(一) 抓實禮儀教育——打造和美學生
從細節入手,從小事入手,每周小主題,每月大主題,時時處處加強學生的禮儀教育,促使學生提高禮儀意識。同時成立校園“紅領巾崗”,每日檢查與定期抽查相結合,每天檢查,每日通報,利用常規檢查促進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督促隊員的一言一行,并每月進行一次“十好少年”評比,組織相應的實踐活動,打造和美學生。
(二) 相約班隊會——締造和美班級
班主任結合當周習慣養成主題根據班級管理需要每周一相約班隊會,引導加督促。每兩周進行一次“和美班級”評比,頒發“和美班級”錦旗,同時,大隊委月初發起倡議,月末進行總結表彰,攜手締造19個各具特色的和美班級。
(三) 相邀班主任論壇——分享所得,解決所惑
通過班主任工作論壇,介紹班級管理的優秀經驗,展示班級和美文化,宣傳“和美”教育理念,研討習慣養成策略,最終評選“和美”班主任和“和美”班級。
四、 和馨實踐德育——煉美
(一) 巧用良機、行動感恩
結合婦女節、教師節、父親節、母親節幾個節日,倡議各班級策劃實施了短信問候、自制小禮物等六個一活動,讓每一位學生巧用良機,以行動感恩老師、感恩父母。
(二) 周末當家,愛的反贈
利用學生周末的時間,讓孩子們為家長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情,如:拖一次地,刷一次碗,疊一次被子,幫爸媽洗一次腳、與爸媽照一次親密合影等等。由此讓學生體會父母辛勞,學會關心、理解父母;增強與父母的交流,培養家庭責任感,學會為家庭付出;學會感悟生活的美。
作者簡介:
賀言霞,山東省威海市,威海高區沈陽路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