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美術課是一門藝術學科,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采用多種的教學方法開展嘗試教學,通過“講、練、引、看”等方式,引導他們去求新、去求異,鼓勵他們大膽、自由地進行表達、創作,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審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性格和陶冶情操。
關鍵詞:嘗試;創造力;引導;想象
美術教育也是一項服務社會,美化生活,塑造人的美好心靈的事業。它作為一門藝術學科,已經引起社會的廣泛關注。美術課教學對于小學生而言,最重要的是在于它可以培養小學生的審美能力,形成良好的性格和陶冶情操。那么如何做好美術課的教育教學工作呢?現在的社會都提倡創新教育,美術教學也不例外,應當以培養小學生的創新能力為主。本文就圍繞美術課中進行嘗試教學培養學生的創造力進行探討。
一、 以“講”為渠道進行繪畫的嘗試教學
在美術課堂教學中,教師的講解是必不可少的。因為小學生年齡小,社會經驗不足,美術知識認知方面也較為欠缺。教師的講解、引導就顯得尤為重要,沒有教師的講解、引導,小學生將變成“無頭蒼蠅”,到處亂竄,然而,教師的講解并不能代表學生的思維。教師的引導應該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講解要具有啟發學生的思維的目的,培養小學生的創造能力。
教師在美術課堂中“先講后畫”地嘗試教學,教師先出示本節課的教學任務,然后,學生依據目標進行嘗試學習,自行想象,構思設計,以學生的練習為主。教師鼓勵學生自己先畫,然后在作畫的過程當中,教師巡視學生的完成情況,充當適當的引導者。不要對作畫的要求講解過細,要求過嚴,只要講出美術的概念,常識等就可以了,其他方面均由學生自行安排。在繪畫課時,教師用專業的美術語言傳授美術知識,教授繪畫技巧,使之熟練掌握,提高繪畫能力;而在欣賞課的教學過程當中,教師只講解作品的藝術特點和表現方法,教給他們學會欣賞作品的技巧,提高審美能力和欣賞能力。
二、 以“練”為主進行繪畫技能的嘗試教學
繪畫是一門技能。美術課就是以技能訓練為主的一門學科,在傳統的美術課教學中,總是先由老師講解完如何繪畫,然后布置繪畫內容再由學生操作練習完成。而素質教育則提倡在美術課堂教學當中,鍛煉學生動手動腦能力,活躍的思維和豐富的想象力,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因此,教師設計“以練為主”的嘗試教學,教師出示題目要求,小學生依據自己對題目的理解進行練習,創作,以此提高小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提供自由創作的空間。沒有過多的限制,小學生可以發揮主體的作用在身體力行中,技能得以提高。因此,在美術的教學過程中可以選擇一些具有啟發性的教學方法有效地組織教學,可以用中國的線條來臨摹西洋畫,或者對臨摹的畫進行二次創作,改變畫的局部內容等,讓畫面的內容更符合小學生的喜好和特點。學生在繪畫的過程當中,教師要注意觀察,了解小學生的創作思路,對于離題較遠的繪畫創作,及時對其做出適當的指導。還要針對小學生創作的作品進行恰當地點評,講出優點和存在需要改進的地方。
三、 以“引”為方法,啟發想象進行嘗試教學
小學生在不同階段對事物的認知能力也是不一樣的,他們每個人都有著自己的獨特想法,想象力和創造力十分豐富,并且他們善于調動自己的想象力,用七彩的畫筆去創造屬于自己的繽紛世界。教師應該尊重他們感受、理解和表現美的方式,尊重他們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充分了解小學生特點的基礎上,制定符合小學生身心發展,并有利于他們發揮能動性的教學方案,引導他們進行想象,進行嘗試教學。
小學美術課是視覺藝術,大部分小學生喜歡通過觀察他人的作品和其他小朋友的繪畫進行臨摹,還有的同學會憑借以往的所見,對事物的模糊印象來作畫。在小學階段,學生在繪畫的創造性方面能力較弱,教師在美術課堂教學當中要注重引導小學生從不同角度進行多方面思考與想象,培養他們的想象力和發散性思維。
比如,讓小學生畫《春天來了》的主題畫,先讓小學生說一說,你在春天里看到了哪些景物?有的同學說,我看到小草綠了,細雨蒙蒙地下,花園里的花開了,各種顏色都有,真漂亮;有的同學說,樹葉長出來了,抽出嫩嫩的綠芽,綠綠的真可愛;還有的人說,小溪流的水多了起來,水流嘩嘩嘩地流著,真好聽。小學生說出了自己所看到的春天,自己印象中的春天。教師此時可以加以引導,在畫花、畫草,畫樹的同時,空中還會有誰飛來飛去的呀?問題一出引起的小學生無限的想象。有的小學生說,小鳥在空中飛來飛去,有的小朋友說,蝴蝶和蜜蜂在花叢中跳舞呢。然后,根據語言所描述的畫面內容,嘗試繪畫。引導學生視聽結合,手腦并用,啟發想象,學生根據自己的想象創作出來的繪畫作品,促進創新思維的發展也獲得了成功的喜悅。
四、 以“看”為導線描繪生活嘗試教學
生活中處處有藝術,藝術就在我們的身邊。我們生活在一個繽紛的世界里。
羅丹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教師要打破“課堂=教室”的教學模式,帶領孩子們走進大自然,走進生活,置身于大自然中,讓自己成為大自然的一個部分,用心去觀察,去觸摸,去尋找大自然中美的存在。
另外,學生的活動場所最多的就是校園了,校園里的生活也是豐富多彩的,各種活動場面比比皆是,運動場上,活動課上,六一節匯報演出,眾多的活動場面都讓小學生感受到校園的熱鬧。利用手中的彩筆,精美的構圖,將自己所看到的運動場面表現出來。繪出運動員沖過終點時的興奮;繪出身著彩妝在舞臺上翩翩起舞時的喜悅;繪畫出小朋友們歡天喜地游戲時的天真。
這些場面讓小學生嘗試著繪制出來,小學生喜歡用鮮艷的彩筆表現他們對這個世界的感知。而有時色彩的搭配卻不見得非常合理,教師要對他們的構圖,色彩搭配進行指點。在肯定他們的技術上給予適當的輔導,讓他們的畫面構圖更加科學合理,色彩搭配效果更佳。
藝術來源于生活,實踐出真知。藝術產生于生活當中,同時也高于生活,美術創作的個體獨創行為決定了美術創作的“創新性”。在小學美術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采用多樣的教學方法,開展嘗試教學活動,引導他們去求新、去求異,鼓勵他們大膽、自由地進行表達、創作。
參考文獻:
[1]鄒玲鳳.小學美術嘗試教學[J].向導——教育導刊論文匯編,2018(2):464.
[2]黃多芬.探析繪本在幼兒美術教學中的嘗試[J].美術教育研究,2014(2):170-172.
作者簡介:
劉荔仙,福建省三明市,福建省三明市沙縣涌溪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