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桂 王覓 龍海俠
摘? ? 要: 本文基于混合學習和交互距離理論,對國內五大在線學習平臺的呈現形式、學習資源、交互情況、成績評定與結業認證四個方面進行分析,以此為基礎提出構建好的在線學習平臺應具備三個特點,即簡潔合理的網頁布局、視頻控制以學習者為中心和采用多元評價方式,為在線學習平臺的建構提供理論依據。
關鍵詞: 在線學習平臺? ? “互聯網+”? ? 比較分析
隨著“互聯網+”時代的來臨,教學方式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學習者的學習方式越來越多樣化。在線學習作為一種跨時間、跨空間的學習方式,得到了迅速的發展,產生了諸多在線學習平臺。MOOC(大規模在線開放課程)的出現擺脫了時間、空間、文化等因素的障礙,使學習者更容易接受終身學習的學習理念[1]。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智慧樹、超星慕課等在線學習平臺都有優勢與缺陷。一個好的在線學習平臺應該具備哪些特點呢?本文通過閱讀相關文獻,對一些在線學習平臺進行體驗學習,得出結論并提出建議。
一、在線學習平臺構建的相關理論
(一)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心理學家皮亞杰提出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該理論強調學習過程應“以學習者為中心”[2](74-82),教師是指導者、幫助者與引導者,活動設計應注重情境創設,讓學生由被動接受者與灌輸者轉變為積極主動的學習者。在線學習平臺中,學習者是學習活動的主動參與者,教師應改變傳統的教學理念,采用新的教學方式設計適合學習者自學的學習活動[3]。在線學習者作為學習的主體,通過與同學、教師之間的交流討論與同學的協作學習,在發現與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進行意義建構,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二)交互距離理論
“交互影響距離”理論是指“在教學計劃中的情景交往、功能對話、結構及自主學習”[4]。該理論最先由邁克爾·穆爾(Michael G. Moore)提出,隨后得到不同層次的解釋與發展。穆爾認為,學習“交互”產生的距離實質是教師與學習者之間交流的距離,該距離不僅包括空間上的距離,還包括由各種社會因素導致的心理與傳播上的距離,概括來說,就是人際間的關系和交互影響的距離[5]。穆爾的理論將遠程教育中的“交互”劃分為學習者與學習內容間、學習者與教師間、學習者與學習者間的三種交互類型。
二、學習平臺的呈現形式比較分析
本文對國內較為知名的五大在線學習平臺——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好大學在線、智慧樹、超星慕課,從平臺與課程首頁的呈現方式、課程學習資源兩方面進行比較分析,以為在線學習平臺的實踐與完善提供參考。
(一)在線學習平臺首頁結構比較
在線學習平臺的首頁通常包括頁面導航、板塊分類、檢索引擎、課程分類信息等,是在線學習者使用最多的頁面,首頁的布局設計直接影響學習者的用戶體驗。本文通過體驗,對五大在線學習平臺的首頁比較分析如表1。
通過對比,本文認為在線學習者體驗較好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導航清晰易用。“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與“好大學在線”對不同學科課程進行分類導航,其中“好大學在線”能進行學科多選,從相關學科中挑選所需課程進行學習。“超星慕課”采用扁平式塊狀導航,學科分類以課程名稱為分類方式,導致所分目錄過于詳細,影響用戶體驗。
2.板塊分類明確。明確的板塊有助于學習者在大量信息中找到自己想到的信息,因此不同類型、不同課程的分類要明確。“中國大學MOOC”與“好大學在線”利用“顏色標識”,幫助在線學習者集中注意,確定課程,提高課程查找效率。“智慧樹”通過“課程簡介”與“課程目標”的介紹以幫助學習者確定是否學習該課程。
3.首頁有搜索引擎。五大在線學習平臺都具備此功能,隨著技術的發展,在線課程不斷增加,搜索引擎能根據提示的搜索條件,幫助學習者更快搜索到課程。除“超星慕課”外,其余四大在線學習平臺均能設置搜索條件,輸入學校、教師、課程名稱信息可實現快速查找。
(二)在線學習平臺課程首頁比較
課程的首頁信息最先呈現在學習者面前,直接影響學習初體驗,因此本文參照王美靜等對國外MOOC平臺比較研究方法[6](26-34),對國內五大在線學習平臺進行體驗學習,分析得出信息(見表2)。
經以上分析可得學習者體驗好的平臺有以下特點:
1.橫向或縱向的二級導航,學習者能更加清楚地了解課程內容,課程內容和活動在同一頁面能快速了解整體學習狀態,清楚課程內容,有助于增強用戶體驗感。
2.“學堂在線”中課程學習資源與學習活動都呈現在導航中,文本資料、學習者答疑區等內容呈現在對應的學習視頻下方,有助于學習者針對不懂的學習內容進一步學習與討論交流。例如“中國大學MOOC”視頻右上角綁定論壇,方便學習者實時提問交流,“超星慕課”作業綁定在相應視頻下方,幫助學習者評價自己的學習情況。
3.學習視頻中要對學習進度進行標明,使用不同的顏色填充、進度條等方式對學習過的內容進行標記,方便學習者了解所學課程的完成情況,確定接下來要學習的內容。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及MOOC的廣泛傳播,出現了越來越多的在線課程,因此在線平臺的呈現形式至關重要。導航的簡潔能夠突出重點,減少學習者尋找相關課程的時間,不同頁面的構圖與配色協調統一,無論是平臺首頁、課程首頁還是其他在線學習平臺網頁,頁面整體風格與配色設計保持一致,簡潔明了的頁面使學習者體驗良好。
三、在線學習平臺的課程比較分析
(一)學習視頻資源比較
一門課程的核心是學習內容和活動,在線學習平臺的學習內容主要以視頻和文本的格式呈現,視頻的觀看體驗直接影響學習體驗,因此,本文對五大在線學習平臺視頻功能進行比較分析,如表3所示。
由表3可知,學習者更傾向于使用有以下特點的學習平臺:
1.可調節語速,字幕確定視頻播放位置。在線學習者接受新知的能力不同,可選擇的語速能根據學習者的接受能力避免時間浪費。根據字幕確定視頻位置讓學習者在不同學習時期有針對性地學習,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2.清晰度調節與播放條自動消失功能。不同清晰度的選擇能使學習者在觀看視頻時避免因網絡原因造成卡頓,播放條自動消失功能可避免遮擋視頻字幕,達到同時刺激學習者的視聽覺,提高學習效率的目的。
3.視頻在同一頁面跳轉。在線課程有完整的知識體系,同一頁面的視頻跳轉能保證學習的連貫性,使學習者不因打開的頁面過多而產生厭煩心理,而可控制的自動跳轉功能能使學習者節省點擊時間,更好地體現知識點之間的聯系。
(二)交互情況比較
交互可分為線上交互與線下交互兩種。五大在線學習平臺中“好大學在線”與“智慧樹”開設了線下交互,在線學習者可以在見面課上面對面地進行線下交互學習。“好大學在線”以翻轉、討論的形式進行線下交互,擁有線下成績,在線學習者能夠與教師或其他學習者面對面地進行討論交流,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智慧樹”是以見面課的方式進行線下交互,每次見面課后教師通常會布置隨堂測驗,在線學習者在指導下完成測驗獲得對應成績。
在線學習平臺的線上交互方式包括討論區、論壇、筆記分享等形式,線上交互的體驗效果直接影響學習者交互的積極性。學習者體驗好的論壇有以下特點:課堂討論區分板塊劃分;視頻與討論區相對應;帖子具有回復和點贊功能,學習者通過論壇進行交流討論,深化知識的理解。
(三)成績評定與結業認證比較
1.成績評定。在線學習平臺的學習成績由平時成績、課程討論成績和課程考試成績三部分組成。平時成績包括課堂測試、單元作業和學生互評作業。“中國大學MOOC”與“好大學在線”設置獨立的單元測試與作業,測試題多為選擇題與判斷題等主觀題,提交后系統自動評分,作業則以主觀題的形式呈現,采用同伴互評的方式;“學堂在線”某些課程設置了課后測驗和單元作業,但大多數課程只包含一種習題類型。對于課程考試,“好大學在線”通常采用線下考試,成績包括線上成績和線下成績;“智慧樹”采用線上考試,但成績包括線上成績和見面課成績;其他三大在線學習平臺采用線上考試,成績都是線上成績。
2.結業認證。認證證書與學分認證是在線學習平臺的兩種認證方式。在認證證書方面,“中國大學MOOC”“學堂在線”與“好大學在線”成績合格能夠線上獲得電子結業證書,支付認證費用能獲得紙質版課程證書。在學分認證方面,“中國大學MOOC”不提供學分認證。“好大學在線”滿足認定條件(完成所有學習任務,通過線上與線下的考試成績合格)可申請學分認證;“學堂在線”只為在清華大學選課系統中選課并參與線下考試合格的在校學生提供學分認證;“智慧樹”與“超星慕課”須與合作高校選課同步數據,學生在本校選課系統選課才能為學生提供學分認證。
一個存活率久的在線學習平臺在課程設置上應該得當。首先,在線課程的學習資源要規范化,方便學習者有針對性地學習。其次,課程教學體系要專業化,滿足學習者日益增長的學習需求。再次,學習交互系統與學習支持服務要完善,讓學習者通過交互深化對知識的理解。最后,結業證書的影響力要提高,推動在線學習者不斷學習。
四、總結與建議
本文通過分析國內知名在線學習平臺,認為構建一個好的在線學習平臺應具備以下特點:
(一)簡潔合理的網頁布局
網頁布局影響在線學習者的體驗感。一個學習者體驗好的在線學習平臺有以下特點:首先,主頁有搜索引擎,方便學習者有針對性地學習與交互;其次,導航清晰易用,采用橫向或縱向的二級導航綜合布局能更好地突出重點內容、隱藏次要內容,使學習者迅速進入相關領域課程進行學習;再次,板塊分類明顯,指示標識明確,有助于學習者在大量的信息中迅速做出決策;最后,整體布局與配色協調統一,學習者心情愉悅。
(二)視頻控制以學習者為中心
一個好的在線學習平臺,對視頻的控制要以學習者為中心,注重用戶體驗。其課程視頻可選擇語速,根據字幕確定播放位置,改分辨率,視頻播放完能在同一頁面跳轉并自動播放下個視頻。課程資源設置應具有科學性、教育性、合理性與藝術性,能激發學習者的學習興趣。平臺中的學習資源要簡單易于操作、人機交互界面友好及功能模塊實用。對在線學習平臺的論壇交互設置,應該劃分課堂討論區,視頻與討論相對應;對論壇中的帖子,要有跟帖、回復與點贊功能,方便學習者與教師、學習者之間進行交流討論,通過知識的交流深化對知識的理解。
(三)采用多元評價方式
好的在線學習平臺需提供多元化的評價方式。評價方式包括學習的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在線學習平臺在成績評定過程中應包括平時視頻學習成績、在線討論成績及課程考試成績三部分,課程考試成績可采取學生自評、同伴互評及教師評價相結合的評價方式,學生自評與互評要提供一個評價量規作為評價標準,對學習者提出具有建設性的學習意見,促進學習者學習。還要強化結業認證的影響力,從而激發在線學習者不斷學習的動力。
參考文獻:
[1]袁莉,斯蒂芬·鮑威爾,馬紅亮.大規模開放在線課程的國際現狀分析[J].開放教育研究,2013(3):56-62.
[2]何克抗.建構主義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與教學設計[J].北京師范大學學報,1997(5).
[3]施良方.學習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18.
[4]Deborah Lynn Stirling. Toward a Theory of Distance Education: Transactional Distance[EB/OL]. http: //www.stirlinglaw.com/deborah/stir4.htm.
[5]董曉靜.美國MOOC平臺運行的現狀、問題及趨勢——基于Udacity、Coursera及edX的研究[D].開封:河南大學,2016.
[6]王美靜,王海榮.基于學習者視角的國外MOOC平臺比較研究及啟示[J].現代教育技術,201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