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瑄
摘? ? 要: 國家制造業智能升級及“一帶一路”倡議對高職畢業生英語應用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目前高職學生普遍英語學習動機不強,英語應用能力較弱,不能滿足國家和地方經濟對高職畢業生英語技能的要求。英語學習動機研究對于學生語言應用能力提高至關重要。本文主要探討高職學生大學英語學習動機探究的重要性,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現狀和動機及動機激發相應對策。
關鍵詞: 高職學生? ? 大學英語? ? 學習動機
一﹑引言
國家當前經濟社會發展形勢要求高職學生具備一定的英語聽說讀寫譯交際技能,然而部分學生英語應用能力低下,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需求,主要原因在于學習動機不強。學生是大學英語學習的主體,目前關于高職學生大學英語教學的研究,對于學生主體的研究較少。從哲學角度來講,外因通過內因起作用,動機是影響英語學習的主要因素之一。學習動機對于學習效果的影響至關重要。學習動機與學習態度﹑學習策略及學習效果等因素密切相關。因此,教師在研究探索教學改革對策之前,對當今高職學生大學英語學習動機的研究探索必不可少。教師只有真正了解學生的英語學習動機,才能有的放矢地采取有效的教學策略,不斷提高學生的英語交際技能。
二﹑動機概念解析
“動機”是心理學名詞,指代某種心理狀態,屬于學習層面的非智力因素,最早由美國心理學家Robert Sessions Woodworth于1918年應用于心理學。動機主要指驅動行為的內在動力。“motivation”在《牛津高階英漢雙解詞典》(第七版簡體漢字本)第1307頁的解釋為“the reason that makes somebody want to do something, especially something that involves hard work and effort”(促使某人想要努力去做某事的原因)。在《朗文當代高級英語辭典》手機APP中的注釋為:eagerness and willingness to do something without needing to be told or forced to do it(動力,積極性)。目前國內外對于動機有多種不同分類。據筆者分析探究發現,目前高職學生英語學習的主要動機為工具型動機。大多數學生學習英語主要是為了應付期末考試或者求職就業,對于英語實際應用技能的提高并不重視。
三﹑高職學生大學英語學習現狀及動機剖析
在當今互聯網快速發展形勢下,各種大學英語教材不斷提高教材內容的豐富多彩性和教材配套APP隨時隨地學習的便捷性。高職院校要求教師制作相關在線課程。學生學習資源可謂空前豐富,學習手段多種多樣,英語學習條件十分優越。而且,為了促進學生學習,學校對高職英語教師不斷提出改革要求。然而,筆者根據多年教學觀察和探究發現,不管專業課程還是非專業課程,部分學生對未來職業生涯沒有規劃,對于大學英語對未來的影響未做深入思考。即使筆者每次在新生剛入學時多次在課堂上舉例強調英語學習的重要性,學生在思想上并沒有真正重視,在行動上則得過且過。一些高職畢業生,即便是商務英語專業學生,有的已經通過全國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在畢業前撰寫畢業論文翻譯一兩百字漢語論文摘要時,居然錯誤百出。有些學生甚至直接百度翻譯。由此可見,一些高職學生英語學習風氣及效果令人擔憂。究其原因,主要在于部分學生缺乏英語學習動機。
(一)高職學生普遍英語學習動機不強。
筆者在講授大學英語不同教材時多次碰到motivation一詞,每當講到該詞時都會向學生探尋他們學習大學英語的動機。有的學生一臉茫然,沉默不語;有的學生會低聲回答說為了過四級,或者為了將來找個好工作,還有的學生說,如果未來不能進入500強企業而是進入一般小企業工作,英語學成什么樣、學不學都不重要。筆者所在高職院校的一次大學英語期末考試的作文題目是關于大學英語課程是否應設置為必修課程的討論。筆者在閱卷中發現很多同學認為,大學英語課程不應該設置為必修課程,應該設置為選修課程,讓學生自由選擇是否學習。他們認為,自己畢業后既不出國留學,又不一定去外企工作,學習英語完全沒有必要。由此可見,一些高職學生考慮問題目光短淺,學習存在急功近利的心態,既沒有長遠職業規劃,又缺乏一定國際視野。英語學習動機不強,主要是為了應付期末考試。
(二)高職學生英語功底薄弱,學習興趣不高。
筆者曾就應該如何激發學生英語學習興趣這一論題讓學生在課堂上討論,有學生馬上提到興趣是最好的老師。筆者經過教學研究及實踐發現,一些高職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英語口語及語法基礎很差。課堂提問要求學生做課后詞匯練習題時,一些學生居然連單個的句子都讀不流暢,剛學習過的單詞教師串講課文時讀過一次,講授重點詞匯時領讀一次,播放錄音一次,輪到學生做練習時還是讀不出來,教師心里很著急,學生卻一臉淡定,不以為然。讓學生在規定時間內寫一小段文章,大多數學生Chinglish(Chinese English中式英語)充斥全篇,幾乎找不到幾個地道的英文語句。此外,文中拼寫錯誤比比皆是,一些同學竟然把習慣habit拼成了rabbit(野兔),卻還不知道。
(三)部分高職學生英語學習態度消極被動。
一些高職學生英語學習態度不夠端正,遇到問題不是選擇逃避就是放棄,沒有迎難而上的勇氣,更沒有克服困難的斗志。學習隨意性很大,一些學生學習沒有目標、沒有計劃。不愛學習,也不會學習,對學習效果更是懶得思考和評估。
筆者認為出現上述現象的主要原因在于學生缺乏長遠職業規劃。此外,一些學生對大學英語學習的重要性缺乏理性思考。
四﹑高職學生大學英語學習動機激發對策
英語學習動機具有多樣性特點,受多種不同因素的影響和制約。提高高職學生英語應用交際技能需要教師和學生共同努力。有效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比教師自己盲目努力更為重要且富有成效。只有充分激發學生學習動機,才能促使學生充分發揮學習自覺性﹑積極性和主觀能動性,學習效果才能有效增強,才能有效增強課堂教學效果,促使學生課后自發學習英語知識,操練相關技能。因為英語學習更多的是技能訓練,沒有一定量的積累很難實現質的飛躍,光靠課堂有限的學習和操練是遠遠不夠的。
(一)教師應在教學前讓學生充分認識英語學習的重要性。
筆者通過教學觀察及與同行交流探討發現,大多教師在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中講授的內容都是與課文主題相關的知識點,對于大學英語學習的重要性較少提及。據學生反饋,高職學生尤其是某些單招或者提前招收的學生,高中階段英語學習十分輕松,稍作努力便可通過大學入學英語測試。英語學習并沒有養成良好學習習慣,得過且過,不求進取。統招學生也一樣,即便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一些學生也很難長期堅持自主學習。只有學生充分認識到英語學習的重要性,才有可能堅持投入一定精力自發努力學習。
(二)教師應引導培養學生正確學習動機。
大多數高職學生目前英語學習主要動機是應付期末考試,這種純工具型動機不利于英語交際技能培養。教師應啟發學生用長遠眼光看問題,英語學習要兼顧考試和技能提升。
(三)對于學生的進步多加贊揚從外部強化學習動機。
英語學習是一項十分艱巨的任務。教師應鼓勵學生大膽發言,多表揚少批評。應善于發現學生學習的點滴進步,促使學生將語言知識自覺內化,更持久地保持學習動機。
(四)創設輕松英語課堂學習環境排除學習焦慮。
一些高職學生英語學習基礎較差,自我效能感偏低,英語學習自信心不強。教師應努力培養良好親和力,幫助學生不斷克服英語學習心理障礙,提高學習自信心,從而培養學習興趣。
(五)精心組織課堂及課下混合教學,激發學生學習興趣及動機。
高職英語課堂教學應由淺入深,本著“實用為主,夠用為度”的教學目標開展教學。多采用學生中心教學方法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目前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大多采用以講授為主的填鴨式教學模式,課堂氣氛沉悶,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和動機培養。應注意因材施教,因生施教,精講多練,尤其是聽力和口語訓練。注意激發學生學習好奇心和求知欲。課堂提問應注意技巧和層次性,盡可能使不同層次學生都能體驗到學習成就感和學習的快樂,引導學生不斷養成思考和積累的良好學習習慣。課堂練習和提問設置既要有一定挑戰性,又不可以太難,要讓學生經過一定努力順利完成,從而產生學習成就感,進一步提高參與積極性。遵循職業教育教學實用性特點,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學生學習和生活實際,以此激發學生學習興趣。英語教學不光要講授英語知識、訓練技能,還要傳授語言學習策略,幫助學生高效率學習。
(六)課堂教學加大文化內容導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及動機。
語言是文化的載體。在大學英語課堂上通過多媒體等輔助教學工具和手段,加入圖文并茂的西方國家人文地理習俗等文化內容,不僅有助于拓寬學生的人文國際視野,激發學生學習的求知欲;而且可激發學生語言學習興趣,使枯燥無趣的語言學習變得生動有趣。
(七)教學評價更多側重于過程和態度而非結果評價。
由于現行高職英語期末考試大部分試題為客觀化選擇試題,學生抄襲現象時有發生。如果總評成績中平時學習態度和參與考核比重較大,則學生不得不努力學習。
五﹑結語
新形勢下的中國經濟社會發展要求職業教育提供強有力的人才支撐。隨著產業升級及經濟結構調整加速,各行業對于技能人才的需求日益緊迫,對高職畢業生英語應用能力的要求不斷提高。如何通過激發學生英語學習動機提升其語言應用技能,對于教師而言是一項艱巨的任務,需要不斷探索。
參考文獻:
[1]https://baike.baidu.com/item/%E5%8A%A8%E6%9C%BA/18293433?fr=aladdin百度百科 動機.
[2]劉興華.基于學習動機理論的高職院校英語教學模型探究[J]﹒職業教育研究,2008(3):113-114.
[3]鄧忠.試論高職學生大學英語學習動機的激發與培養[J]﹒職業教育研究,2010(6)增刊:113-114.
[4]劉玉梅.多媒體網絡技術外語教學與ARCS動機培養模型[J]﹒西安外國語學院學報,2006(2):54-56.
[5]Dornyei.外語學習動機理論及其對高職英語教學的啟示[J]﹒職業教育研究,2011(10):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