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大強
【關鍵詞】阿奇霉素;阿莫西林;小兒支氣管炎;臨床癥狀;療效
小兒支氣管炎是兒科比較常見的呼吸道系統疾病,又稱為毛細支氣管炎,病毒性感染和(或)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等細菌感染是造成小兒支氣管炎的重要原因,主要癥狀包括發熱、咳嗽、氣短或氣喘,肺部不固定的散在的干噦音和粗中濕啰音等,癥狀嚴重時可伴呼吸衰竭,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對患兒產生嚴重影響,因此需采取有效的方法給予積極的治療,從而改善患兒臨床癥狀,促進患兒康復。本文以我院門診2015年7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50例小兒支氣管炎患兒為研究對象,旨在探討阿莫西林與阿奇霉素對小兒支氣管炎的療效,現進行如下報告。
1.1一般資料選擇我院門診2015年7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50例小兒支氣管炎患兒為研究對象,其中男31例,女19例,年齡范圍為0.6~6歲,平均年齡為3.5±0.8歲,病程范圍為5~8d,平均病程為6.5±1.1d。根據隨機數字表法,將所有患兒分為觀察組及對照組,每組均為25例。觀察組中男16例,女9例,年齡范圍為0.7~6歲,平均年齡為3.6±0.7歲,病程范圍為5~6d,平均病程為6.4±1.0d;對照組中男15例,女10例,年齡范圍為0.6~6歲,平均年齡為3.5±0.8歲,病程范圍為5~8d,平均病程為6.6±0.9d。兩組患兒的性別、年齡、病程基礎資料對比無統計學意義,P>0.05,分組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兩組患兒均給予止咳、降溫等對癥治療,保持患兒呼吸通暢,在此基礎上對照組患兒給予口服阿莫西林顆粒治療,一日劑量按體重20mg/kg口服,每八小時服用一次;觀察組患兒在對癥治療基礎上給予口服阿奇霉素治療,每次lOmg/(kg·d)頓服,一日最大量不超過500mg,每天一次,兩組均連續治療5d。
1.3觀察指標(1)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包括體溫恢復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氣短或氣喘消失時間;(2)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評價標準為:痊愈:患兒臨床癥狀完全消失,實驗室檢查結果均已恢復正常;顯效:患兒臨床癥狀明顯好轉,實驗室檢查雖已恢復正常,但仍需治療;有效:患兒臨床癥狀與實驗室檢查結果均有改善,但程度不明顯;無效:患兒臨床癥狀及實驗室檢查結果未有任何好轉??傆行蕿槿?,顯效率與有效率之和。
1.4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23.0軟件,計數資料用n(%)表示,用卡方檢驗對比分析,計量資料用π±s表示,用t檢驗對比分析,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1對比兩組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觀察組患兒的體溫恢復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氣短或氣喘消失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差異對比顯著(P<0.05),見表1。

2.2對比兩組患兒的治療效果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對照組為76.0%,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對比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小兒支氣管炎作為兒科常見疾病,早期癥狀不明顯,如果不及時治療,病情惡化速度會加快,從而對患兒健康產生嚴重的影響。
本文研究中,觀察組的體溫恢復時間、肺部啰音消失時間及氣短或氣喘消失時間明顯低于對照組,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為96.0%,對照組為76.0%,觀察組的治療總有效率明顯高于對照組,差異對比均具有統計學意義(P<0.05),主要是由于阿奇霉素對多種病菌有較好的療效,可阻礙細菌轉肽,抑制細菌蛋白合成,且阿奇霉素具有半衰期長、對酸穩定、細菌內濃度及感染組織濃度高、抗菌譜廣等特點,因其抗菌譜較廣,對革蘭陽性菌、革蘭陰性菌、支原體、厭氧菌等均有較好的抗菌作用,此外進入人體后在支氣管內的濃度相對較高,且半衰期較長,因此大大提高了病原菌清除率,進一步提高了治療效果,顯著縮短了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本研究病例資料較少,且未對患兒的并發癥進行分析,有待進一步擴大樣本量,對并發癥發生情況進行深入研究。
綜上所述,與阿莫西林相比,阿奇霉素可顯著降低支氣管炎患兒的臨床癥狀改善時間,提高治療效果,為將來相關研究提供了實踐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