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利華
【摘 要】在新形勢的發展下,教學模式日益豐富,新的教學問題也不斷涌現,對于教育事業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漢語言文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而其在新形勢下的教學當中,正面臨著很多新的問題,對學生的學習和學科的發展都產生了不同的影響。因此,應分析存在的教學問題,進而積極采取對策進行解決。
【關鍵詞】新形勢;漢語言文學;問題及對策
【Keywords】new situation; Chinese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中圖分類號】H193? ? ? ? ? ? ? ? ? ? ? ? ? ? ? ? 【文獻標志碼】A? ? ? ? ? ? ? ? ? ? ? ? ? ? ? ? 【文章編號】1673-1069(2019)01-0083-02
1 引言
漢語言文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其具有較強的實用性,與人們的日常生活息息相關。漢語言文學的教學始終是一個研究熱點,就當前的發展形勢來看,教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仍需要進一步提高。在教學當中,應積極研究和發現存在的問題,并積極分析問題的原因,進而提出相應的解決對策,促使漢語言文學教學效果的提升,也進一步推動學科發展。另外,各大院校要提高對漢語言學科的重視程度,在教學研究中投入更大的力量。
2 漢語言文學概述
漢語言文學是我國傳統文化中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我國優秀文化的代表,能夠體現出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和人文精神,對于傳統文化發展有著重要意義。學習漢語言文學能夠更加深入地了解中華民族優秀文化,也能加深對中國的認識。在教育領域中,積極開展漢語言文學教學工作對于學生漢語言文學學習的培養以及學生綜合知識和素質的提升都有著良好的促進作用。漢語言文學專業教學的培養目標主要是漢語言文學的基本技能、知識、理論,培養出的人才可以在機關企事業單位、教育科研機構、新聞文藝出版等部門開展關于漢語言文學教學研究及文學評論等相關工作,或是培養從事宣傳、文化等工作的人才。漢語言文學專業的學生應掌握馬克思主義和語言文學的基本原理、相關學科的專業知識以及文學鑒賞和表達寫作能力等[1]。
3 新形勢下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問題
3.1 教學隊伍薄弱
在當今社會中,漢語言文學專業相對冷門,教學模式也存在一定問題,人們對該專業缺乏足夠的了解,相關研究也略顯不足。目前,在漢語言文學的教學隊伍當中,高水平、高能力、高素質的教師較為稀缺。另外,由于漢語言文學教師數量少,學校在招聘中要求較高,一些教師專業水平不高,難以勝任教學任務。部分學校對于漢語言文學重視不足,經常給專業教師安排一些非本專業的任務,導致教師開展教學研究的時間較少,在教學當中的精力和狀態有所欠缺。
3.2 教學內容陳舊
目前,很多學校使用的漢語言文學教材內容比較陳舊落后,難以適應新的發展形勢,也無法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以往教材中的內容主要特點是死記硬背,缺乏靈活性和多變性,難以引起學生的興趣,教學效率較低。漢語言文學是一種實用性的學科,因此,比較適合實踐性的教學內容,才能夠更好地引起學生的興趣,讓學生能主動學習。而對于傳統教材中陳舊的教學內容,學生難免會產生抵觸情緒,學習積極性不足,從而影響了教學成果。
3.3 教學實踐不足
在漢語言文學教學中,實踐教學是一項十分重要的內容,只有通過實踐教學,學生才可以將學習的理論知識進行內化,使之真正成為屬于自己的知識。同時,實踐教學還能讓學生在面臨實際問題時,運用所學的知識進行解決,提升學生的漢語言文學素養,培養和提升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使學生成為具有豐富理論知識和較強實踐能力的綜合型人才。但是,在當前的實際教學當中,教師對于理論知識教學一般比較重視,但對于教學實踐則開展不足,無法達到理論與實踐的有效銜接,因而教育出的學生即使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在實際應用方面也有所不足[2]。
3.4 教學考核片面
教學考核是判斷教學質量、檢驗教學成果的重要方法。然而在我國,由于長期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導致學生、家長、老師都對考試分數過于關注,對于知識和技能的掌握,則顯得重視不足。盡管當前提倡素質教育,傳統應試教育的局面得到了很大改觀,很多學校也運用了新的教學方法,但是對于教學考核仍然比較片面,基本上還是采用考試的形式,無法全面考核學生的學習成果,也難以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例如,目前一種常用的考核方法就是要點式考核,學生往往只能通過死記硬背來通過考核,使自身的漢語言能力水平的提升受到了限制。
4 新形勢下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對策
4.1 強化師資力量
師資力量是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重要力量,教師的能力素質和教學水平將對教學效果產生直接影響。優秀的教師對于教學效果的保證、學生興趣的提升等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對此,學校首先要提高對漢語言文學的重視程度,注重對教師隊伍的建設,提高教師的聘任門檻,確保招聘的老師具備足夠的能力和素質。另外,加強對現有教師的培訓力度,使其知識水平和教學水平得以不斷提升,進而提高教師隊伍的綜合能力,從而更好地滿足教學要求。此外,學校還要定期對教師進行考查,主要評價教師的教學模式、教學方法、教學研究等方面,促進教師水平的提高。
4.2 優化教學內容
積極優化教學內容,使其更加豐富。由于漢語言文學涉及范圍較廣,如古文言文、古漢語、古詩詞和現代文學等,可積極補充其他方面的知識,以豐富漢語言文學的教學。例如,在講解先秦諸子百家知識的時候,以往教學就是按照書本內容進行,教學效果不理想,對此,學校教師經過研究,在教學內容方面進行了改革,根據教學內容,補充了相關的歷史知識。在實際教學中,教師在講解教材內容的同時,也跟學生講述了作者的生平事跡、當時的社會背景以及一些相關的典故。學生結合這些拓展內容,更好地掌握了所學的漢語言文學知識,最終使教學效果得到了提升。
4.3 注重教學實踐
漢語言文學具有很強的實踐性,因而在理論教學的同時,要更注重教學實踐,提高學生的知識應用能力。例如,在講解唐詩宋詞的知識的過程中,教師根據具體學習的詩詞內容及背景,為學生設定相應的場景,讓學生通過表演的形式學習和了解詩詞內容,從中體會詩人當時的情感思想,進而更好地體會詩詞的內涵。另外,教師還可以模擬詩詞大會的形式,組織學生進行詩詞知識競賽。學生通過詩歌朗誦、主題演講和漢字聽寫等活動版塊,更好地了解和掌握了學習內容,提升了實踐能力。
4.4 改進考核方式
教學考核是考查教學內容的主要方式,傳統的考核方式比較單一,難以滿足實際教學中的需求。對此,學校應積極改革考核方式,通過新的考試形式,提高對學生考查的全面性和科學性,從而對學生學習效果的提升起到推動性的作用。此外,應進一步豐富考核內容,基于傳統的理論知識型考核內容,增加一些實踐性、探究性和主觀性的考核內容,從而更好地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為以后的教學提供指導。
5 結論
漢語言文學是一門重要的學科,以往由于人們重視程度不足、教學實踐不足等原因,而沒有得到真正的提升。新形勢下,社會對漢語言文學教學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傳統教學當中存在的一些問題也不斷出現。因此,為了進一步提高教學效果和教學質量,應積極發現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并進行系統性的分析,進而提出有效的解決對策,推動漢語言文學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朱玉萍.新形勢下漢語言文學教學中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中國校外教育,2018(23):104-105.
【2】鄭君.新形勢下漢語言文學教學的問題及對策探析[J].赤峰學院學報(漢文哲學社會科學版),2015,36(05):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