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秀花
【內容摘要】對于初中生來說,知識教育較為重要但是心理健康教育更重要,應該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采取切實可行的措施。分數的提高并不是學生綜合素質提高的唯一標準,學生綜合素質的另一重要組成部分就是心理健康。我國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才剛開始,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必須以心理健康作為基礎,這也是現代社會培養合格人才的基本要求。
【關鍵詞】初中? 心理健康教育? 重要性? 有效途徑
由于初中生正處于身體生長發育的黃金時期,因此他們都有著較強的可塑性和可接受力。在這一時期對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讓他們有著良好的社會接受能力,實現自我調節。心理健康教育可以避免學生有心理疾病,形成不良的心理品質,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從而可以達到心理素質教育的目的。
一、初中生的心理發展特點
初中生的心理發展是變化的。如今的初中生在生理和心理方面與過去的初中生有著巨大差異。在環境和條件因素的影響下,心理發展可能會產生變化,讓他們在個性心理素質上有著明顯不同,這些結果的產生可能是由社會、家庭以及學校教育等因素造成的。
初中生的心理發展是矛盾的。初中生的心理變化與青春期的到來有關,這一時期的初中生身體發育與心理發展不協調,造成心理發展與生理發展產生矛盾。這種情況的產生容易出現心理矛盾以及行為偏差,嚴重時可能會導致精神疾病。
二、初中階段開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意義
學校將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分為兩個方面。一是學會調適,即調節與適應外界因素對心理的影響,二為尋求發展,引導學生達到較高層次的心理健康指標。這兩個目標的完成不僅可以讓學生達到基礎的心理健康教育層次而且可以有更高層次的心理健康要求。初中階段不僅是個體從兒童到青年的發展時期,而且也是他們學會自律的過渡階段。這一時期的初中生在生理、心理以及社會適應方面都逐漸接近于成人,但是由于他們有著較強的自我意識,所以在理想與現實之間難免會產生沖突,沖突的產生極有可能會造成心理問題。這時就體現出心理健康教育不可取代的地位。
心理健康教育的開展可以造就新型建設人才,與現代人才培養教學相適應。通過心理健康教育可以讓初中生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在成長過程中可以接受與改進自己的缺點,促使他們可以學會自我控制,在生活、學習、交往等方面可以達到心理成熟與健康。
三、開展初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途徑
要想更好的完成心理健康教育,實現教育目標,家庭、學校、社會都應該相互配合。在多方面的協同合作下才可以形成一個完善的教育體系。
1.開設心理健康教育課
在學校的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以開設心理健康教育為主體,通過課堂教學的方式可以對學生普及心理健康科學知識。在課堂學習中可以讓初中生掌握心理保健知識,讓他們的適應能力以及情緒掌控能力可以得到提高和鍛煉,促使他們可以保持一個積極向上的心態。在課堂教學中堅持科學性以及實用性的原則,可以讓學生進行全面發展,有利于達到基礎教育的目的。
2.開展心理咨詢
由于初中生容易在青春發育的時期產生矛盾心理,因此在這個人生發展的重要階段就需要心理老師的幫助和指導。開展心理咨詢可以幫助初中生解決在身心成長過程中出現的困惑、挫折、煩惱以及心理失衡等問題,可以讓他們在他人的幫助、引導以及教育下,進行自我的心理調節,避免了由于心理偏差、情感偏差的出現而得不到糾正造成心理障礙的情況。在學校進行心理健康咨詢也是培養學生健康心理品質的途徑之一。
3.在教學過程中滲透心理健康教育
對于初中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應該從學校教育、學校管理等多方面、多角度著手,讓老師的教學內容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在學校教育教學的活動中可以插入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從根源上讓初中生的心理可以得到全面、健康發展,提高他們的整體素質。
4.開通學校共同實施心理健康教育的渠道
學校要與家長有著密切聯系可以時刻進行溝通交流,經常進行家長培訓活動。這不僅可以向家長宣傳家庭教育的重要性,而且可以讓家長的教育水平得到提升,讓家長的教育觀念與時代共同進步,讓他們可以理解學生的思維感受到學生的內心世界。在家長了解了心理健康教育方法的前提下,可以提升家長自身的心理素質,這樣可以為學生提供一個良好的家庭教育環境。在家庭教育的影響下,父母可以成為孩子的榜樣,對他們的理想、追求、品格以及行為造成一定影響。學校也可以向家長了解學生在家庭中的學習情況以及生活表現,與家長進行溝通交流一起制定對學生心理教育有效的措施。初中階段進行的心理健康教育的重心在心理輔導,將教育形式與輔導內容相結合的方法,可以讓學生在學校和家庭中都可以感受到安全感、快樂感以及依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