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東
摘 要:美國總統特朗普推行的“美國至上”原則給全球經濟復蘇蒙上了一層陰影,國際貿易間摩擦屢有發生,給國內企業發展帶來了嚴峻挑戰。企業政工隊伍對于穩定企業發展,提高凝聚力具有重要意義。本文從新時期企業政工隊伍建設現狀出發,探討企業政工隊伍年齡大、受教育水平低、梯隊建設不合理、后備力量不足的改進對策,以為今后企業政工隊伍建設提供幫助。
關鍵詞:新時期;企業政工隊伍;現狀;對策
企業政工隊伍是企業中專門負責從事思想政治的工作人員,在全球經濟步履維艱、國內經濟由高速增長轉向高質量增長的大背景下提高企業凝聚力、促進企業和諧穩定發展成為政工隊伍的主要工作內
容[1]。然而,由于以往企業發展的重心過度集中于規模的壯大、利潤的提升,使得政工隊伍建設處于滯后位置,現狀堪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政工隊伍不僅需要掌握新知識、熟悉新領域、開拓新視野,還需要增強本領能力,求實創新,以更好的適應新時期政工工作所需。因此,總結新時期企業政工隊伍建設的現狀并探討相應的對策成為當務之急。
1 新時期企業政工隊伍建設現狀
1.1 企業政工隊伍年齡大
目前企業政工隊伍接替在原則上包括企業分配、復轉軍人以及勞務派遣三種,但是實際工作中復轉軍人必須具有從事特定工作的經驗,勞務派遣無法直接向政工隊伍輸送人才[2]。在國際、國內經濟形勢不佳,企業間競爭壓力不斷增大之下企業分配的人員多從事一線生產、加工、營銷工作,政工隊伍難以直接創造經濟價值而被忽視。以上原因導致企業現有政工隊伍年齡普遍偏大,在時代快速發展之下越發難以滿足政工所工作所需。
1.2 企業政工隊伍受教育水平低
在改革開放40年間人們的價值觀、人生觀、世界觀發生了根本性的改變,政工工作面對的矛盾也發生了轉變,如此一來就需要企業政工隊伍能夠與時俱進,融入更多受到過高等教育的人員,以解決當前乃至今后一段時期內企業職工存在的“三觀”問題,更好的服務于企業,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隨著企業政工隊伍年齡的老化,在未得到新鮮血液補充的情況下整個隊伍受教育水平隨之降低。目前我國企業中從事政工工作的工作人員年齡普遍在60歲以上,此部分人群中接受過正規大學教育的人員占比較低,絕大多數為專科以下學歷水平,顯然無法滿足實際工作需要。
1.3 企業政工隊伍梯隊建設不合理
對于企業政工工作而言,梯隊建設并不能夠與企業經營管理工作相匹配,雖然二者都是為了選拔出對于企業發展具有貢獻的員工群體,但政工工作對員工的思想政治覺悟要求提出的了更高的要求,企業經營管理隊伍梯隊建設則是以經濟效益為核心,在方向上有著顯著的差異性。由此造成了員工并不愿意加入到企業政工隊伍梯隊建設之中,在現實所迫之下不得不將工作績效低、與領導干部有裙帶關系的人員安排至企業政工隊伍梯隊建設之中,而此部分人員思想政治覺悟普遍較低,最終釀成了企業政工隊伍梯隊建設不合理的局面。
1.4 企業政工隊伍后備力量不足
在經過“雙壓三減”后企業政工崗位大幅縮減,導致政工人員工作壓力驟增。由于政工崗位并不涉及到生產經營,績效工資普遍較低,崗位缺乏足夠的吸引力。在社會經濟快速發展、企業間競爭壓力加大的大背景下政工人員自身利益難以得到有效保障,負擔過重之下難以從企業中選拔出政治思想覺悟高的員工,久而久之政工隊伍缺乏后備力量補充,由此形成了一系列惡性循環。
2 新時期企業政工隊伍建設改進對策
2.1 強化企業政工崗位交流
黨員是引領社會發展的“排頭兵”、“標桿”,在企業中除了政工隊伍,一線生產、加工、營銷工作中并不缺乏黨員。為適應新時期政工隊伍建設,就需要強化企業政工崗位交流,結合自身實際情況采取計劃交流與強制交流的形式為其補充新鮮血液。具體如下:對于從事生產經營工作且有轉崗傾向的5年以上的員工,企業可以分步驟、有計劃的將此部分員工轉至政工工作崗位,以傳幫帶的方式增強其實際工作能力。對于無轉崗意向,從事部分特殊崗位的工作人員,根據組織需要執行具體的交流比例來強制比部分人員加入到政工崗位,強制交流的對象涵蓋企業中層以及基層干部員工,以便于生產經營與政工有機結合,不同崗位員工互相取長補短,實現共同促進、推動企業政工隊伍建設的目的。
2.2 強化企業政工隊伍培訓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強調,思想政治工作要堅持在改進之中求發展、全面提升思想政治工作的親和力。與改革開放初期相比,社會觀、價值觀、人生觀均發生了本質上的改變,員工對于自身利益的訴求也在逐年提高。此種情況下企業政工人員就需要與時俱進,掌握最新、最前沿的思想政治知識,在企業員工中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因此,在今后企業政工隊伍建設中強化培訓成為重中之重。無論是本職崗位還是轉崗而來的員工,均納入統一培訓之中,借助便捷的互聯網收集整理習近平總書記最新講話精神,探討企業政工人員綜合素質以及能力所需,據此開展針對性、常態性的培訓工作,以促使企業政工隊伍能夠與時俱進,保持隊伍的生機與活力[3]。
2.3 優化企業政工隊伍梯隊建設
針對企業政工隊伍梯隊建設不合理問題,本文指出,企業要確立明確的目的,在重點項目配備政工崗位,深入推進定標準、定內容、定考核、定老師、定目標的“五定”管理模式,以便于將政工隊伍梯隊建設納入到企業《黨建年度工作目標責任書》之中[4]。結合企業自身實際情況確定季度、年度考核機制,對政工人員績效成果進行考核,有能力的爭功人員予以精神以及物質的雙重獎勵,工作態度不端正和(或)不思進取的爭功人員予以相應的懲戒,能力或者是業績特別突出者予以破格提拔,以便于在政工隊伍梯隊建設中形成良性的競爭氛圍,激發更多的企業員工加入到政工隊伍建設之中。
2.4 提高企業政工人員待遇
解決政工人員的后顧之憂是激發其工作潛力、提高崗位吸引力的重要舉措。目前我國企業中設立的政工崗位不僅需要完成本職的政治思想教育工作,還需要負責上級部門的檢查、先進事跡宣傳、綜治維穩工作等,使其日常工作繁雜[5]。故此,企業可以針對政工人員設立專項資金并報請上級事業單位的審批,以獲得更多資金扶持。同時在企業內部按比例劃撥出相應的資金作為政工系統的日常活動經費,用于開展各項工作以及政工隊伍建設所需,激勵更多的企業員工轉入政工崗位。在減輕企業負擔大背景下企業劃撥出的資金可以作為免稅憑證,以此激發企業對于政工工作的支持。
3 小結
綜上所述,企業政工隊伍是專門負責政治思想教育的工作人員,對于推動企業和諧發展具有重要意義。然而,新時期企業政工隊伍建設現狀堪憂,企業政工隊伍年齡大、受教育水平低、梯隊建設不合理、后備力量不足不僅限制了政工隊伍的壯大,也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企業凝聚力。故本文針對性提出強化企業政工崗位交流、強化企業政工隊伍培訓、優化企業政工隊伍梯隊建設、提高企業政工人員待遇的解決對策,希望能夠為企業政工隊伍建設提供有力幫助。
參考文獻
[1]王露芹.新時期電力企業黨建政工隊伍建設途徑探索[J].魅力中國,2019,41(43):11-12.
[2]劉新偉.新時期企業政工隊伍建設現狀及對策分析[J].現代企業文化,2018,35(33):370.
[3]張德寧.新時期企業政工工作創新及干部隊伍建設思路分析[J].現代企業文化,2018,10(12):290+292.
[4]常堃.新時期企業政工隊伍存在的問題和對策研究[J].魅力中國,2018,25(27):37.
[5]袁莉.淺談當下企業政工隊伍的素質建設[J].現代企業文化,2018,21(23):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