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丁
摘 要: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們越來越注重自身精神文化水平的提升,在群眾中開展美術活動,能夠普及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豐富群眾們的精神世界,同時有利于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本文主要就開展群眾美術活動的意義、美術活動的類型以及開展美術活動的有效途徑進行介紹。
關鍵詞:群眾文化;美術活動;開展
加強民眾的文化教育,提升基層民眾的文化修養是建設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基礎工作,群眾文化能夠更好的滿足基層民眾的精神需求,促使群眾積極的參與到美術活動中,紓解壓力和提升生活質量。本文具體就如何開展群眾美術活動進行簡要的介紹。
1 開展群眾美術活動的意義
群眾文化是一種符合大眾審美觀念的文化,在美術活動中,群眾對美術作品進行欣賞和品鑒,群眾文化與美術文化進行了融合,從而能夠將群眾更好的帶入到美術活動中,群眾能夠更好的理解和欣賞美術作品,從而能夠豐富群眾的精神活動,豐富群眾文化的內涵。當前生活水平的進一步提升,人們已經解決了溫飽問題,開展追求精神生活的富足,美術活動是提升人們的審美情緒的重要活動。在美術活動中,人們通過觀賞美術作品,學習簡單的美術作品的制作,將個人的情感和經歷融入其中,增強自身的人生體驗,同時也能夠在欣賞美術作品的過程中,進一步的紓解壓力,提升自身的生活質量。
2 群眾美術活動的主要類型
2.1 書法藝術活動
中國書法是書寫漢字的藝術,也是中國特有的一門藝術。書法的歷史很悠遠,可以追溯到三千多年前的殷商時代。書法活動具有形式美和內在美兩種美學形態,外形美主要體現于漢字的形態,而內在美則在于書寫的筆力和筆勢等。當前我國書法藝術主要有毛筆和硬筆兩種,這兩種書法的行筆方式不同,所呈現的美也不同。書法這種藝術活動沉靜內斂,可以磨煉人的意志和提升人的審美能力,因此廣受群眾喜愛。“書則一字已見其心”、“字如其人”等都表示通過文字能夠深入到書法家的內心世界,因此通過書法的欣賞,能夠體會書法家在作品中展示的精神風采,從而提升群眾的審美能力。[1]
2.2 繪畫藝術活動
繪畫活動是一種廣為流傳的藝術活動形式,繪畫類型豐富,包括國畫、西洋油畫、水粉等不同的類型,是當前最為常見的藝術活動形式。在繪畫藝術活動中,人們通過觀賞美術作品,提高群眾的審美情趣和審美能力。同時,群眾可以進行自我繪畫創作,運用豐富的色彩、千姿百態的線條等,將自己的想法和情感呈現于畫中,充分的發揮自身的想象創設不同的意象形態,有利于激發群眾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繪畫作品的創造中,群眾們的壓力也能夠得到有效的紓解。[2]
2.3 雕塑藝術活動
雕塑是基礎藝術類型之一,這種藝術活動廣受廣大群眾的喜愛,雕塑藝術主要有兩種類型,一種是立體雕塑,一種是平面雕塑。雕塑屬于世界藝術的范疇,每個國家都具有帶有國家特色的雕塑藝術。我國雕塑藝術博大精深、歷史悠久,從古至今,雕塑形式語言突破了多樣化、開放的、立體化多層次、同樣也更加豐富的表達了人類日益復雜的情感內容。鑒賞雕塑主要可以鑒賞雕塑的形體、空間、材質以及加工方式等,雕塑家通過精心的設計之后,采用精心選擇的材料,按照一定的組織和結構,完成雕塑作品,這個過程綜合使用所有的藝術語言,群眾在欣賞過程中,能夠領悟到作家的創作精神。
2.4 工藝品藝術活動
工藝品藝術活動主要是包括生活工藝品和傳統民間工藝品,這一類的藝術活動最受到中老年群眾的喜愛。常見的工藝品藝術主要包括刺繡、剪紙、編制工藝品等,這一類的美術活動,群眾更容易動手操作和實踐,真正的參與到工藝品活動中,在活動中陶冶情操、紓解壓力。[3]
3 群眾文化中美術活動有效開展的重要途徑
3.1 成立群眾美術活動組織中心
引導群眾開展群眾美術活動,首先要建設群眾美術活動組織中心,確定活動的組織者和領導者,為美術活動的有效開展奠定基礎。例如,在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可以以社區或者是街道辦事處為單位,來組織轄區內的群眾進行美術活動。在初開始階段,可以組織群眾到博物館、展覽館等場地進行參觀,提升群眾對于美術活動的興趣。接下來,要組織群眾進行美化活動技能的學習和訓練,引導群眾能夠找到自己喜愛的美術活動,并進行一定的練習。社區可以聘請具有一定基礎的美術老師來社區指導群眾開展美術活動,聘請專業人員來傳授人們繪畫技能、書法技能等,提升群眾對于活動的興趣,促使群眾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活動中來。
3.2 開展符合群眾審美訴求的美術活動
基層群眾美術活動在開展過程中,一定要依據群眾的審美觀念進行,從而更好的發揮群眾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基層在組織群眾開展美術活動時,可以基于群眾的審美訴求分為不同的組別進行,如書法組、繪畫組、雕刻組等,引導群眾能夠發現自己喜歡的美術活動,并積極的參與到活動中。完成小組創建之后,可以由群眾民主選擇小組的領導者,從而調動群眾的積極性。在完成小組的組建后,可以定期的組織和開展小組藝術活動,如不同的書法小組之間可以開展書法大賽等,小組之間組織作品展覽會,鼓勵群眾將自己的得意之作同其他人進行交流,從而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提高群眾的審美情趣。[4]
3.3 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
開展群眾美術活動能夠有效的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還可以宣傳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實現我國傳統文化的創新型發展和創造性轉化。為此,在群眾美術活動開展過程中,政府要加強干預,為群眾美術活動的開展營造和諧的文化氛圍。政府工作中要加強城市精神文明建設,日常工作中加強傳統文化的宣傳,以大力支持群眾美術工作的開展。同時,也要為社區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提供經費支持和人力幫助,為群眾免費開放博物館、美術館等,讓群眾能夠進行參觀,提升群眾的審美能力。
3.4 加強對本土文化的開發和利用
開展群眾美術活動要更加具體化,真正的將工作落實到實處。我國地域廣闊,各地區都具有特色文化,在開展文化活動中,要結合當地特色文化進行。加強群眾對本地特色文化的認同,如在新疆地區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時,可結合新疆特色,新疆為古絲綢之路的重要節點,在開展群眾美術文化活動時就可以結合古絲綢之路文化進行,從而使得群眾美術活動更加的具體化。
4 總結
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開展群眾文化活動,有利于繼承和發展我國的優秀傳統文化,還能夠豐富群眾的精神生活,有利于文明社會的建設。美術活動是一種大眾型的娛樂方式,普通群眾同樣也可以參與到美術活動中。美術活動類型豐富,除了上述列舉的美術活動之外,還包括很多民間美術活動,能夠滿足群眾的不同審美訴求。為此,基層社區要做好群眾美術活動的組織工作,引導、鼓勵群眾參與到美術活動中,展示自己的作品,與大家交流經驗,豐富自身精神生活的同時,有利于加強群眾之間的情感交流,促使群眾能夠更加和諧融洽的相處。
參考文獻
[1]王蔡徐.群眾文化中美術活動的有效開展探討[J].藝術科技,2019,32(6):291-292.
[2]樊鴻濤.群眾文化中美術活動的有效開展研究[J].美與時代(中旬刊),2017,(009).
[3]楊宗茂.美術活動在群眾文化發展中的作用[J].中國民族博覽,2019,(14):52-53.
[4]任一鶴.做好新時期群眾文化美術工作的策略[J].神州,2018,(31):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