賴 娟
(云陽縣紅獅鎮中心衛生院,重慶 404511)
手術治療的操作復雜,對護理要求較高,并且護理工作量較大,護理人員必須要具備較高的專業技術水平才能有效完成手術的護理配合[1]。胃腸手術是臨床上常見的手術,患者在圍術期的影響因素較多,容易對護理質量及患者的滿意度造成影響[2]。本研究對細節護理對手術室護理質量及胃腸手術患者滿意度的影響進行分析,報道如下。
2016年2月到2017年8月期間行手術治療的胃腸疾病患者100例納入對照組和試驗組,各50例。對照組男32例,女18例,年齡26~75歲,平均(51.68 6.19)歲。試驗組男29例,女21例,年齡23~75歲,平均(51.44 6.22)歲。患者基本資料比較P>0.05,具有可比性。
常規完成對照組護理,患者進入手術室后對室內環境進行調節,指導并協助患者保持正確體位,協助醫生完成麻醉和手術操作等。常規護理基礎上給予試驗組細節護理,方法如下。
1.2.1 術前護理
術前護理人員應對醫生及自己的信心進行簡單介紹,耐心詢問患者的不適癥狀并進行統計,為手術奠定基礎。積極與患者溝通交流,保持語言溫和且動作輕柔,面帶微笑并給予患者安撫,為患者播放輕音樂以緩解其心理壓力。聯合患者家屬給予患者關懷與鼓勵,陪伴患者直到麻醉起效。術前核對患者基本信息,并講解術中注意事項。對手術需要的器械和藥品進行詳細介紹,并告知患者各種設備及藥品的作用。
1.2.2 術中護理
患者進入手術室后指導并協助其保持正確體位,常規完成消毒和備皮,做好患者的保暖工作。術中為醫生傳遞器械和藥品時注意動作輕柔,保證室內安靜且要密切觀察患者各項指標的變化情況,與麻醉醫師及主刀醫師保持良好溝通。術中使用的沖洗液應提前加溫并恒溫保存,防止患者術中發生低體溫的情況。合理擺放各種手術器械,減少機械碰撞發出的雜音。對于局麻患者,術中應為其遮擋視線,避免患者直視手術而產生恐懼,術中保護好患者的隱私,并且要及時詢問患者的主觀感受。
1.2.3 術后護理
術后及時清理患者皮膚上殘留的血漬和藥品,第一時間告知患者手術順利完成以緩解患者的心理壓力。術后詢問患者身體有無不適,并協助其保持舒適的體位,指導其在返回病房后臥床修養。手術后根據患者喜好準備飲食,確保患者飲食合理,并且要防止進食可引起便秘的食物。
評價護理質量及患者滿意度,統計患者術中心率和呼吸的波動情況。護理質量由醫生完成,根據護理人員表現用自制量表打分,滿分100,分值越高代表質量越高。用自制量表評價滿意度,由患者完成,滿分100,分值越高代表滿意度越高。
數據處理用SPSS22.0統計學軟件完成,用百分率和(±s)表示計數資料與計量資料,用x2檢驗和t檢驗,P<0.05為有統計學意義。
試驗組護理質量及滿意度評分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P<0.05,見表1。
表1 護理質量及滿意度(±s ,分)

表1 護理質量及滿意度(±s ,分)
組別 護理質量評分 滿意度評分試驗組 94.62±4.96 85.34±6.15對照組 91.22±7.18 83.55±6.96
試驗組呼吸及心率波動幅度小于對照組,數據對比P<0.05,見表2。
表2 呼吸及心理波動( ±s,次/min)

表2 呼吸及心理波動( ±s,次/min)
組別 呼吸 心率試驗組 4.25±1.22 16.49±3.74對照組 5.96±1.34 21.86± 4.15
手術室護理工作內容繁多,而手術室內護理人員數量有限,導致手術室護理人員的工作任務繁重。根據臨床實踐,在常規開展手術室護理工作的過程中容易因各種細節不到位而影響手術室的護理質量,對患者的手術治療效果造成不良影響[3]。因此,在開展手術室護理工作的過程中需要全面分析其中的細節護理問題,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針對性的護理方案,確保患者的手術護理順利完成[4]。
手術室細節護理涉及到手術的各個方面,手術前護理人員要為患者介紹醫護人員和醫院的基本信息,并核對患者的基本信息,營造良好的手術室環境;手術實施過程中要積極配合麻醉醫師和主刀醫師的操作,并做好對患者的術中管理,確保手術順利完成;手術后要做好患者的皮膚衛生清理及保暖措施,及時將患者送回病房并告知其手術順利完成,合理搭配飲食并協助患者保持舒適體位等[5]。
本研究對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對護理質量及胃腸手術患者護理滿意度的影響進行分析,試驗組的護理質量及滿意度評分優于對照組,數據對比P<0.05。試驗組患者心率和呼吸波動幅度小于對照組,數據對比P<0.05。綜上,細節護理在手術室護理中的應用能有效提升護理質量及胃腸手術患者的滿意度,值得推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