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慧燕,楚俊紅,宋 煒
(山西醫科大學第一醫院,山西 太原 030001)
壓瘡又稱壓力性損傷,是發生在皮膚和(或)皮下軟組織的局限性損傷,通常發生在骨隆突處或皮膚與醫療器械接觸處。壓瘡是長期臥床及危重患者最常見的并發癥之一,若患者在病情嚴重、免疫力低下的情況下,壓瘡護理不得當會導致全身感染甚至危及生命健康[1]。隨著我國逐漸步入人口老齡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發病率逐年上升,壓瘡患者人數隨之明顯增高[2]。本文對酸性氧化電位水聯合去腐生肌膏在壓瘡護理中應用的效果進行了探究,現報道如下。
選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Ⅲ、Ⅳ期壓瘡患者64例,將患者隨機、平均分為對照組與研究組。其中研究組男16例,女16例,年齡分布于57-73歲之間,平均年齡(65.5±8.4)歲,壓瘡共計62處。對照組男15例,女17例,年齡分布于58-73歲之間,平均年齡(66.4±7.5)歲,壓瘡共計60處?;颊呔椴⑼獗狙芯?,一般資料具有可比性(P>0.05),同時經過醫院倫理委員會批準。
研究組患者采用酸性氧化電位水聯合去腐生肌膏對壓瘡進行換藥護理,首先用酸性氧化電位水對患面進行清創處理并將其擦拭干凈,用無菌鑷子夾取去腐生肌膏紗布覆蓋于創面上,并用干紗布對患處進行包扎,以此抑制細菌的生長,去腐生肌,促進傷口的愈合。根據傷口滲液情況選擇換藥次數,每日一次或者兩日一次[3]。
邀請我院國家級傷口造口治療師暨傷口造口專業委員會組長對參與研究的成員進行壓瘡知識、分級標準、測量方法、換藥方法、觀察指標進行專業培訓,以期達到治療及觀察的同質化。
治療5天之后對2組患者壓瘡的治愈率、有效率、無效率進行評價:并對患者的治療費用進行統計,用以對比兩種方法的效果。
兩組壓瘡患者治療5天后患處的康復程度評分標準分為治愈、有效、無效三個標準,治愈指患者壓瘡創面愈合,結痂;有效是壓瘡創面縮小,無分泌物,肉芽組織正常生長;無效是指壓瘡創面未見縮小,仍有滲出液。如若無效,退出實驗,請中醫科、整形科協助診療。
數據應用SPSS21.0進行分析,其中計數進行x2(%)檢驗,P<0.05提示有顯著差異。
通過對壓瘡創面康復程度的評定,研究組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詳情見表1。

表1 2組壓瘡療效情況比較
通過對患者壓瘡治療有關的換藥費、材料費、護理費統計進行對比,研究組花費明顯低于觀察組(P<0.05),詳情見表2。

表2 2組壓瘡治療花費情況比較
壓瘡一直是護理方面的難題,國外為此成立了美國國家壓瘡顧問委員會(NPUAP)與歐洲壓瘡顧問委員會(EPUAP),專門研究各種針對壓瘡預防和護理方法,但目前全身處理方法如加強營養、翻身減壓基本達成共識,但局部處理方法多種多樣,值得探索研究[4]。
去腐生肌膏是由中藥成分制成,具有活血化瘀、去腐生肌、消炎止痛的功效。酸性氧化電位水是由酸性氧化電位水生成器產生,具有高氧化還原電位、低PH值、含低濃度有效氯、較強的氧化能力和快速殺滅微生物作用的新型綠色消毒劑,可以較好的控制感染,保持創面清潔,促進肉芽組織的形成,并且具有低成本和環保的特點[5]。
本研究采用酸性氧化電位水聯合去腐生肌膏的方法對Ⅲ、Ⅳ期壓瘡患者進行換藥護理,用酸性氧化電位水對患面進行清創處理并將患處擦拭干凈,使用無菌鑷子將去腐生肌膏紗布覆蓋于創面上,并用干紗布對患處進行包扎,以此促進壓瘡創面的愈合[6]。對照組患者則采用生理鹽水沖洗去腐生肌膏紗布覆蓋的傳統護理方法。經過專家的統一培訓考核,保證換藥方法及評價方法的同質化。對治療5天后分別對兩組壓瘡患者進行康復程度的評定,調查結果顯示,研究組患者的康復程度明顯優于對照組(P<0.05)。
綜上所述,壓瘡護理中,使用酸性氧化電位水聯合去腐生肌膏對患處進行護理,有利于加快壓瘡愈合的時間,可以進一步在臨床上推廣和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