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忠玲
(鹽城市第一人民醫院,江蘇 鹽城 224001)
隨著男性年齡的增長,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結石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傳統的手術方法主要通過切開前列腺及膀胱進行取石術,這種方法不僅創傷大、風險高,而且容易受患者自身情況影響,并不適用于所有患者。隨著微創技術的發展,微創電切加膀胱結石鈥激光碎石術已成為治療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結石的主要方法,其不僅創傷小、恢復快,并且并發癥少,尤其適用年齡較大的患者[1]。我院對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結石患者進行微創手術治療取得了滿意的治療效果,報告如下:
選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收治的68例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結石患者,將其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34例:觀察組年齡60~74歲、平均年齡(66.1±2.3)歲,結石直徑6~35mm、平均直徑(13.7±1.3)mm;對照組年齡61~75歲、平均年齡(65.1±2.7)歲,結石直徑6~35mm、平均直徑(13.5±1.1)mm。兩組患者各項指標均無統計學意義(P>0.05)。
對照組給予常規護理,術后保證患者睡眠時間,幫助患者翻身,并進行肢體活動。觀察組在常規護理的基礎上給予優質護理,包括:①術前護理。由于對環境的不熟悉以及面對疾病時的恐慌,患者容易出現緊張焦慮等不良情緒,而這些不良情緒可能誘發膀胱痙攣。護理人員應及時對患者不良情緒加以干預,向患者講解手術成功案例,幫助患者樹立信心,進而更好的配合治療。于此基礎上,護理人員還應做好術前準備,引導患者進行適量鍛煉提高肢體的耐受能力;②術后護理。觀察患者生命體征,患者返回病房后應該協助患者平臥,給予心電監測及氧氣吸入。如出現心率加快及呼吸急促等癥狀,應及時報告醫生。部分患者癥狀不明顯,這就需要護理人員及時與患者溝通,認真觀察患者病情;③管道護理。固定好尿管以免患者挪動時牽拉尿管,關注引流液的顏色和流出速度。若顏色加深或者尿量減少應及時告知醫生并采取相應措施;④并發癥護理。出血是術后常見并發癥,通常發生在術后1d內。術后患者會出現一定程度的血尿,為了保證引流通暢,需要用氯化鈉液清洗膀胱。如發現活動性出血,應及時通知醫生,使用止血藥物并減少活動。再者是感染護理。術后需要留置尿管并沖洗膀胱以免引起泌尿系統感染。按無菌操作使用抗生素,加強引流管護理工作,每天對尿道口進行消毒;⑤健康指導。叮囑患者多喝水,勤排尿,注意陰部衛生。多食用粗纖維食物,保持大便通暢。避免受涼,過度勞累,防止出現急性尿潴留。術后3個月內禁止性生活,避免久坐,防止繼發性出血。如發現尿變細,排尿困難或出現血尿等情況應及時就診。
觀察兩組患者術后并發癥發生情況;采用問卷調查的方式了解患者滿意程度。
采用SPSS17.0軟件處理實驗數據,計量資料使用±s表示,采用t檢驗。P<0.05為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對照組并發癥發生率明顯高于觀察組(P<0.05,x2=0.0399)。見表1。

表1 兩組患者并發癥發生情況(n,%)
觀察組滿意患者3 2例,占比9 4.1%,對照組滿意25例,占比73.5%,觀察組護理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P<0.05,x2=0.0212)。
前列腺增生會阻礙到膀胱出口,導致膀胱尿量增多,容易引發尿潴留及尿路感染等,進而引發膀胱結石。目前為止,臨床多采用經尿道前列腺電切術,其具有創傷小、恢復快等優點,但術后易出現并發癥,所以圍手術期的護理變得尤為重要。
通常術前心理護理可有效幫助患者緩解不良情緒,降低膀胱痙攣的發生[2]。術后需要護理人員高度重視術后并發癥的預防,最大限度避免并發癥發生,血尿屬于最常見的并發癥,血尿較重時,可以加快沖洗速度或者沖洗液中加入止血藥等。血塊堵塞尿管時,可以擠壓尿管或者加壓沖洗,必要時可更換尿管。膀胱痙攣比較常見,發生痙攣時,應先減慢沖洗,也可服用酒石酸托特羅定,緩解痙攣癥狀。疼痛明顯時,可向膀胱灌注利多卡因,降低膀胱敏感度,改善不適癥狀[3]。此項研究中,觀察組的并發癥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且觀察組護理滿意度優于對照組,均有統計意義(P<0.05)。
綜上所述,前列腺增生合并膀胱結石患者微創手術治療的圍手術期給予優質護理,能夠降低并發癥發生,提高護理滿意度,應推廣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