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

【摘要】目的:探討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的臨床效果。方法:選擇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5月所收治的108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進行對比分析,按照所采取的不同護理模式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組分別為54例。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研究組給予臨床護理路徑干預,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結果: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以及健康常識認知率均高于參照組,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結論:對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采取臨床護理路徑,能夠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常識認知率。
【關鍵詞】臨床護理路徑;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護理效果
【中圖分類號】R181.3+2【文獻標識碼】B【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1-101-01
慢性阻塞性肺氣腫作為臨床上較為常見的一種呼吸系統疾病,發生幾率相對較高,大部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支氣管炎以及其他慢性肺疾病發展一段時間所致。患者在患病期間將會表現出呼吸困難、咳嗽以及咳痰等臨床癥狀,伴隨患者病情的不斷發展和惡化,甚至會出現呼吸困難以及衰竭的癥狀,將會嚴重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目前,臨床上不僅需要給予對癥的臨床治療,同時,還需要在開展治療的過程中實施針對性的護理干預,進而促進患者的病情恢復[1]。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本次實驗均為患者自愿和參與,選擇我院于2017年4月~2018年5月所收治的108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進行對比分析,按照所采取的不同護理模式將其分為研究組和參照組,各組分別為54例,所有患者均簽署研究同意書。其中,參照組男性32例,女性22例,最大年齡為80歲,最小年齡為60歲,平均年齡(71.05±5.47)歲;研究組男性30例,女性24例,最大年齡為84歲,最小年齡為62歲,平均年齡(71.74±5.63)歲。兩組患者的一般資料經過統計學對比差異并無意義(P﹥0.05)。
1.2?護理方法?參照組給予常規護理干預。護理人員需要按照常規的護理流程開展護理服務和指導,加強對于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導和干預。
研究組給予臨床護理路徑干預。首先,建立護理路徑小組,根據患者的患病情況和臨床特點,建立護理路徑小組,小組成員加強對于患者病情的評估,并且以此為基礎制定護理方案和計劃,護理小組成員嚴格按照護理方案進行實施,具體包括:健康教育指導、飲食護理、常規檢查以及康復訓練等,進而使得護理工作順利開展和實施;其次,于患者入院治療第一天,護理人員需要加強對于周圍環境和設施的介紹,加強患者對于主治醫生和護理人員的了解程度,積極與患者進行溝通,并且建立友好的護患關系,及時消除患者不良的心理情緒;再次,于患者入院治療的第三天,護理人員需要詳解有關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疾病的發生機制和有關常識,告知患者各項檢查的意義和目的,并且協助患者完成各項常規檢查,加強患者對于臨床診斷和治療的配合;最后,護理人員需要及時糾正患者的錯誤生活方式和飲食習慣,幫助患者建立正確的生活習慣,告知患者按照天氣及時增減衣物,按照自己的身體狀況適當運動,開展有關肺功能的康復訓練,進而促進病情恢復。
1.3?臨床觀察指標?對比兩組患者的護理效果。
1.4?統計學方法?本次研究數據均行統計學軟件(SPSS19.0)予以計算和分析,經[n(%)]表達計數資料,并采取卡方做統計學檢驗,計算后P<0.05則表示數據差異顯著至存在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護理滿意度比對?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以50例(92.59%)顯著高于參照組41例(75.93%),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見表1:
2.2?兩組健康常識認知率比對?研究組的健康常識認知率51例(94.44%)顯著高于參照組42例(77.78%),卡方值=6.271,P值=0.012,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3?討論
近幾年來,伴隨我國慢性阻塞性肺氣腫的發生幾率和死亡幾率逐漸增加,臨床研究認為,該類疾病的發生主要是由于慢性肺疾病或者其他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所致,患者終末期組織支氣管遠端過度膨脹或者充氣導致臍出現肺組織變化以及彈力減弱的癥狀[2]。患者在患病期間將會表現為發病緩慢、病程時間長的特點,臨床研究認為,其發生幾率和病死幾率仍然呈現逐漸增加的趨勢。因此,臨床上需要加強對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的護理干預和指導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臨床護理路徑作為一種整體性的護理模式,通過對患者實施入院指導、健康教育指導以及出院干預等一系列的護理模式,護理人員在實施護理服務的過程中,嚴格按照護理實踐的原則和要求,并且明確自身的護理職能和任務,進而提高護理服務的整體質量和效率[3]。本次研究結果顯示,研究組的護理滿意度以50例(92.59%)顯著高于參照組41例(75.93%),研究組的健康常識認知率51例(94.44%)顯著高于參照組42例(77.78%),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因此可見,臨床上通過采取臨床護理路徑,加強對于患者的健康教育指導和宣傳,提高患者的配合度和依從性,進而使得被動護理轉變為主動接受,最終提高患者的護理滿意度和對于健康常識的認知率。
結語
綜上所述,對于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給予臨床護理路徑,能夠充分滿足患者所提出的護理需求。
參考文獻:
[1]?徐玲玲, 洪潔. 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的臨床效果[J]. 醫療裝備, 2016, 29(8):155-156.
[2]?曲小璐, 王韻. 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護理中的應用[J]. 醫藥前沿, 2016, 6(17):14-15.
[3]?梅霞云. 臨床護理路徑在慢性阻塞性肺氣腫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 河南醫學研究, 2017, 26(10):1918-1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