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蘭

【摘要】目的:探析安全型留置針在艾滋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我科收集到的50例艾滋病患者分為對照組和觀察組,對照組實行普通留置針護理,觀察組則實行安全型留置針護理,對比護理效果。結果:對照組護理人員被針刺傷發(fā)生率18.18%明顯高于觀察組0.00%,且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及患者舒適度低于觀察組(P<0.05)。結論:針對艾滋病患者,應用安全型留置針能夠有效預防醫(yī)護人員被針刺傷,在很大程度上可減輕醫(yī)護人員心理壓力,提升患者舒適度,可作為臨床首選方案推廣實施。
【關鍵詞】安全型留置針;艾滋病;應用效果
【中圖分類號】R473.7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2095-6851(2019)01-181-02
艾滋?。℉IV)是一種可攻擊人體免疫系統(tǒng)的病毒,主要攻擊對象是人體免疫系統(tǒng)中最重要的CD4T淋巴細胞,該細胞被大量破壞,人體免疫功能便會喪失,極易感染各類疾病,并且可能會發(fā)生惡性腫瘤,存在極高的病死率[1-2]。其作為一種危害性極大的傳染病,多通過血液、性接觸、母嬰傳播,并伴以持續(xù)發(fā)燒、虛汗、盜汗、全身淋巴結腫大等癥狀[3]。目前,臨床尚未找到可靠疫苗與特效診治方案,護理人員被針刺傷引發(fā)感染的發(fā)生幾率逐漸提高,因此會為護士的心理帶來極大負面影響。因此,對于如何有效防止醫(yī)護人員的職業(yè)損傷臨床給予更多關注。故本次實驗嘗試使用安全型留置針來護理艾滋病患者,取得了良好的應用效果,現(xiàn)作出如下報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于2017年7月—2018年3月間來我科進行就診的艾滋病患者,共收集病患50例。按照隨機數(shù)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各組25例。對照組:男性病例15例,女性病例10例,年齡23—48歲,平均年齡為(34.65±2.36)歲。護理人員11人:護士8人,護師3人;觀察組:男性病例14例,女性病例11例,年齡25—50歲,平均年齡為(35.72±1.89)歲。護理人員13人:護士9人,護師4人。組間資料對比結果顯示無明顯差異(P>0.05),資料可比。
1.2?方法
觀察組采取安全型留置針(佛山特種醫(yī)用導管有限責任公司生產)護理,具體操作內容如下:選擇直、粗、血流豐富、無靜脈瓣的血管予以穿刺,此時要注意避開活動關節(jié)部位與皮膚瘢痕或炎癥部位;于穿刺點上方5厘米處接扎止血帶,常規(guī)消毒,轉動針芯,進針角度保持在15—30度,當出現(xiàn)回血,減小角度,繼而進針至2mm,松兩翼,固定右手,左手撤出針芯5mm,在留置針套管完全進入靜脈時,松開止血帶,直線拉出針芯,同時置于利器盒。針管固定后,將穿刺日期、時間、護士姓名等內容記錄于透明敷貼。完成輸液之后,用10ml 0.9%氯化鈉注射液沖洗藥液,防止發(fā)生靜脈炎。正壓封管要采用每毫升含有肝素液50單位的稀釋液,封管內液體剩0.5—1ml時,應該一邊推藥一邊退針,留置針要被封管液充滿,切忌不可快速推藥拔針,避免血液回流,造成栓子,阻滯留置針。如果針管堵塞,應回抽,不可推注注射器,預防并發(fā)癥,若無效,則立即拔管重新穿刺。
對照組行普通留置針(上海普益醫(y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護理,操作方法與觀察組相同。
1.3?觀察指標
(1)記錄兩組護理人員予以穿刺時被針刺傷狀況及一次性穿刺成功情況。
(2)對比患者舒適度,判定標準:未對患者肢體活動產生影響,穿刺部位未見疼痛、瘙癢即為舒適;患者肢體活動影響較為明顯,穿刺部位發(fā)生疼痛、瘙癢即為不舒適[4]。
1.4?統(tǒng)計學處理
運用SPSS19.0軟件處理、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以(x±s)表示計量資料,組間t檢驗。以百分率(%)表示計數(shù)資料,卡方驗證。P<0.05為差異存在統(tǒng)計學意義。
2?結果
2.1?比較護理人員被針刺傷發(fā)生情況
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未見人員被針刺傷,其發(fā)生率為0.00%;對照組2人被針刺傷,其發(fā)生率為18.18%。顯然觀察組更佳(X2=4.083,P<0.05)。
2.2?比較兩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者舒適度
數(shù)據(jù)顯示:觀察組患者一次性穿刺成功率和患者舒適度均顯著優(yōu)于對照組,且差異顯著(P<0.05)。詳見表1。
3?討論
曾有研究表明:護理人員職業(yè)暴露風險在高危人群占據(jù)首位,其發(fā)生率約為60%[4]?,F(xiàn)階段,臨床多采用留置針為患者進行輸液。安全型留置針的針頭保護系統(tǒng)具有伸縮化設計,在拔針芯時針尖可自行收入保護套,而且無法復原,表面不會殘留血液,護士人員在操作中不會與血液直接接觸,由此可有效預防被針扎傷的危險[5]。本次實驗中,觀察組護士被針刺傷發(fā)生率明顯更低,由此可見其可降低護理人員被刺傷幾率,減輕其心理負擔。另一方面,該針尖斜面后側是魔切設計,穿刺阻力小,進針容易,降低患者疼痛及皮膚傷害;另外,由于其材質柔軟,具有較高的生物相容性,如果其在血管內部呈現(xiàn)漂浮狀,可有效減少對血管壁的刺激,致使留置期的患者感覺良好[6]。此次實驗中,觀察組患者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舒適度都優(yōu)于對照組,足以表明與普通留置針相比,安全型留置針能夠更好地降低患者疼痛感,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
綜上所述,安全型留置針在艾滋病患者護理中的應用效果顯著,對保護護理人員身心健康和減輕患者痛苦兩方面均有積極作用,值得臨床推廣。
參考文獻:
[1]?張紅梅,李兒.安全性留置針在艾滋病患者中的應用[J].護士進修雜志,2010,25(11):1050-1051.
[2]?曾文鳳,曾慧頻.正壓留置針在艾滋病病人頸外靜脈輸液中的應用[J].護理研究,2012,26(30):2819-2820.
[3]?黃憶.防針刺傷安全型留置針在艾滋病患者的應用[J].右江醫(yī)學,2013,41(2):262-263.
[4]?孫萍,李穎,歐夢黨,等.分隔膜無針輸液接頭聯(lián)合安全留置針在艾滋病患者輸液中的應用研究[J].中外醫(yī)學研究,2017,15(19):154-156.
[5]?曹權,曾慧頻,石柳春,等.正壓靜脈留置針在艾滋病患者輸液中的應用及護理[J].中華現(xiàn)代護理雜志,2012,18(23):2758-2761.
[6]?邱巧玲.艾滋病患者應用靜脈留置針配合無針密閉式輸液接頭的護理分析[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6,11(13):262-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