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雪梅
摘 要:處在“互聯網+”的發展環境下,充分實現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的創新工作,將全面有效發揮公共圖書館的優勢和作用,更好地整合公共圖書館的各項圖書資源,健全圖書館服務體系,全面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效率和質量。本文主要是從“互聯網+”環境對于公共圖書館的影響入手,提出了一些“互聯網+”環境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手段,為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作用提供一定的借鑒和參考。
關鍵詞:“互聯網+”環境 公共圖書館 服務模式 創新 策略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1-00-01
一、前言
移動互聯網技術和新型信息技術的持續更新和進步,推進“互聯網+”行動更好的融入到當前社會工作環節中。構建學習型社會,需要給社會公眾提供良好的閱讀和學習條件。公共圖書館,匯集了社會圖書資源,給社會公眾提供了便利的圖書閱讀服務。
二、“互聯網+”環境對于公共圖書館的影響
1.“互聯網+”基本情況
“互聯網+”,主要是指互聯網與傳統行業的高度融合,使得傳統行業能在互聯網的發展背景下得到創新、長足、穩定發展。隨著現代信息技術的持續更新和進步,當前的“互聯網+”有效轉變以往眾多行業的發展形式,互聯網越來越占據較為主動和重要的比重,而傳統行業則成為了互聯網的補充性內容。在眾多新型技術手段不斷優化和創新的基礎上,“互聯網+”實現了長足的發展,在提升社會生產能力和經濟創新能力方面發揮著重要意義和作用。
2.“互聯網+”環境下的公共圖書館
公共圖書館是重要的社會公眾服務行業,其涉及到了所有的社會公民,能給社會公眾提供便利的閱讀服務,是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工作過程中的重要內容。公共圖書館是由政府財政支持的,需要不斷適應社會的發展需求,緊緊跟隨時代發展潮流,優化服務工作方式和手段,盡可能的提升更為優質高效的服務。“互聯網+”將傳統產業和現代信息技術進行充分有效的融合,推進產業的創新和升級,以“互聯網+”作為重要的基礎,將能實現公共圖書館的良性建設和運行。為公共圖書館提供服務的“互聯網+”,即為新一代信息技術,包含了較多方面的技術內容,比如說物聯網、云計算、互聯網以及大數據等方面,從而給社會公眾提供個性化、多元化、便捷化的現代服務。處在“互聯網+”環境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理念發生了較大變化,所面對的用戶需求也在逐漸的提升,需要能從用戶的實際情況出發,積極采用更為切實有效的方式和手段,強化服務水平的持續提升。
三、創新“互聯網+”環境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
實現“互聯網+”和公共圖書館的融合,需要充分結合良好的實際發展情況,尋找到切實有效的工作方式,優化和改進服務模式。當前“互聯網+”公共圖書館建設工作過程中還存在著一定的不足,主要是集中在了圖書資源信息化不夠充分、文獻檢索途徑較為復雜方面,不利于用戶及時有效的尋找到相應的書籍。對此,需要從實際工作開展狀況出發,采用良好的優化和完善方式。
1.完善和增加文獻檢索和獲取的途徑
社會公眾充分采用互聯網登錄到公共圖書館的書目檢索系統之中,通過數據庫搜索引擎,實現文獻檢索的重要目標。全面實現“互聯網+”對公共圖書館的優勢和作用,需要積極創建良好的“互聯網+”讀者服務模式,從讀者的搜索習慣和語言方式出發,構建起統一形式的知識檢索平臺,便于讀者在較短時間內尋找到自身想要的書籍信息。讀者在檢索信息的過程中,可以借助于移動終端和PC端,同時只需要檢索關鍵詞,就能夠獲取到相關類型的文獻,減少重復檢索的情況[1]。
2.充分實現文獻資源的智慧化整合
為了全面滿足讀者用戶的閱讀需求,需要積極實現公共圖書館文獻資源的良好整合,便于“互聯網+”環境下,社會公眾更好的尋找和閱讀到自身想要的文獻資料和書籍,從而給讀者用戶提供個性化的服務。積極開展圖書資源的數據化加工,將各項古籍文獻資料進行數字化操作,便于讀者用戶的借閱活動,同時減少損害古籍文獻的情況出現。同時還需要做好分類處理工作,將公共圖書館內部的各項信息和數據資源進行分類整合管理,積極建立起智能庫房和數字化圖書館,從而良好地保存報刊和圖書的元數據[2]。
3.切實發揮“互聯網+”的技術優勢
以“互聯網+”作為重要的基礎,積極構建起現代化的先進公共圖書館,需要充分發揮其應有的技術優勢和價值。首先,強化大數據的應用效果。利用大數據技術,針對讀者用戶的各項需求進行全面細致的分析和調查,并準確投放一些圖書信息和閱讀活動信息。建立起用戶數據的信息共享平臺,給用戶彼此之間進行信息交互提供重要的前提條件。同時需要注重建設大數據庫,將其中收集到的各項用戶信息和數據進行記錄、存儲和整理,并且從用戶的檢索、借閱記錄,給用戶提供一些符合其需求的服務。其次,發揮物聯網技術的作用。通過RFID技術,能夠針對借閱流程進行優化和管理,更好的約束讀者的行為,減少圖書無故丟失的情況出現。公共圖書館人員需要不斷參與到RFID技術的培訓活動中,更好的掌握到該項技術的應用原則和方式。通過RFID技術的應用,切實發揮物聯網技術的價值,實現公共圖書館的現代管理目標。
四、結束語
在現代信息技術的影響下,“互聯網+”對于當前社會各行各業的發展具有積極意義和作用。積極構建起現代化的“互聯網+”公共圖書館,將能夠給社會公眾提供更為便捷、個性的服務,促進全面學習理念的深入發展,推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工作取得良好成效。處在“互聯網+”的發展環境下,充分發揮公共圖書館的優勢和作用,需要不斷改進和創新工作服務模式,對此,需要采用一些科學合理的方式和手段,通過完善和增加文獻檢索與獲取的途徑,充分實現文獻資源的智慧化整合,以及切實發揮“互聯網+”的技術優勢,將能夠起到良好效果。
參考文獻
[1]李嘉興,王晰巍,張長亮,等. “互聯網+”環境下圖書館創新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 2016(18):59-63.
[2]烏蘭齊力格.“互聯網+”背景下的公共圖書館服務模式創新分析[J].宏觀經濟管理,2017(s1):47-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