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林江
摘 要:本文主要以山東省圖書館尼山書院微信公眾平臺為例,闡述了微信公眾平臺下公共圖書館傳統文化閱讀推廣的影響,并對其相關因素進行了分析和探究,從而對公共圖書館制度更深層次的推廣傳統文化閱讀的方案和措施。
關鍵詞:傳統文化 微信 閱讀推廣 影響因素
中圖分類號:G2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9082(2019)01-00-01
尼山書院原址坐落在孔子誕生地曲阜尼山之上,始建于宋慶歷三年,元時重修,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符號,古代書院與現代圖書館兩者具有天然的聯系,共同具有刊藏典籍、傳承教化的文化功能。山東是著名的孔孟之鄉、禮儀之邦,優秀傳統文化底蘊深厚、影響深遠,隨著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推進,省文化廳決定在全省創新推進“圖書館+書院”的公共文化服務模式,并以“尼山書院”命名我省各級圖書館的書院,以深入開發公共圖書館自身承載的歷史與文化資源,增強國學氛圍,強化以文化人、以人育人的功能,使圖書館在提供傳統公共文化產品的基礎上,成為新的文化重鎮和精神殿堂,創造中華文化的新輝煌。尼山書院是山東省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充分發揮全省公共圖書館在傳承文明、教育群眾、引領風尚的重要作用,讓古老書院在現代圖書館中煥發青春,而創新推薦的一項公共文化服務模式。
一、尼山書院微信公眾平臺現狀
尼山書院于三年前已經追隨時代的步伐,為書院申請了微信公眾號。秉持著對傳統文化閱讀的堅持和傳播,從而為用戶增加了“訂閱號”的服務形式,為用戶定時傳送傳統文化的閱讀資料。隨著時間的發展,尼山書院微信公眾號不斷增加關注人數,受到更廣大的傳播和推廣。
尼山書院的微信公眾號在使用的過程當中,最受歡迎的一個功能為“群發圖文消息推送”,并且除了日常的推送信息之外,還提供人性化服務,比如進行菜單的自定義設置、自動回復功能、一對一的交流溝通等多項平臺功能。尼山書院微信訂閱號中的“自定義菜單”也是受到了一定的推廣,因此對其進行不斷的改進和完善,當前微信公眾號頁面主要為三個一級菜單:尼山動態、走進書院、聯系我們。“尼山動態”菜單包含每周的活動以及參加活動的報名方式,還有特色課程《傳習錄》的講讀課,能夠幫助用戶及時得到尼山書院的各項活動的開展,踴躍報名。而且,對于尼山書院開通和認證微信公眾號,主要是為了吸引更多的用戶,擴大書院的影響力,使得傳統文化閱讀能夠得到推廣。自定義菜單的內容仍舊不夠多樣化,不應該只在線下開展活動,同樣需要考慮線上讀者的感受,并且開展相關的活動,從而吸引更多的讀者和用戶。因此,需要對接口不斷進行開發,完善服務功能。
二、基于微信的傳統文化閱讀推廣影響因素
1.推送文章主題因素
公眾號推送的文章類型不同,吸引的讀者不同,因此,需要對公眾號的讀者閱讀愛好進行研究和分析,從而選出相應的類型作為主推文章。
2.推送文章標題字數因素
雖然文章質量要求高,但是對于對于標題的要求也是十分關鍵和重要的。畢竟讀者是根據標題的內容,判斷其是否能夠帶來自己所需要的資料和信息,從而對文章進行閱讀。
3.推送文章來源因素
當前,普遍的微信公眾號在操作的時候,發布的文章都屬于兩大類型:原創和轉載。原創的文章主要和尼山學院的工作、活動以及相關的傳播信息有關,結合線下活動進行網上傳播;而轉載的文章類型比較豐富,能夠滿足更多不同類型的讀者需求,從而吸引更多的讀者。
三、推進尼山書院微信傳統文化閱讀推廣的策略
1.加強文章主題的選擇
隨著科學技術和互聯網時代的高速發展,微信已經成為人們主要的交流工具,因此衍生了微信閱讀,并且快速的成為人們主要閱讀方式之一。從而可以得出人們對微信閱讀的接受能力強,能夠對其進行更好的消化,從而得到較大的使用者支持。
因此,想要吸引更多的用戶,則需要對讀者有一定的了解,選擇推送適合大多數讀者的文章類型,使讀者能夠從中對傳統文化有更深的認識和理解。并且應當由簡轉難,循序漸進,讓讀者一步步將傳統文化推廣出去。
2.合理控制標題長度
當前,越來越多的人對微信閱讀進行開發和使用。隨著時間的發展,廣大群眾也開始對微信閱讀的加大要求。根據相關的調查研究表面,文章的標題內容會使讀者決定讀或者不讀,甚至該標題的字數和長度都會對讀者的閱讀傾向造成一定的影響。簡單、長度較短(不超過十余字)更容易受到讀者的青睞。
3.加強互動功能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無法缺乏互動,因此,在開發微信閱讀的時候,需要注重和讀者之間的互動功能。比如,可以讓讀者提出自己對公眾號的看法和認識,指出其中的不足之處,便于工作人員對其進行改進。此外,還可以對文章進行討論和研究,發表自己的意見。并且,可以和志同道合的讀者選擇自己喜歡的材料、標題以及相關的傳統文化進行討論和分析、研究等等,在一系列的互動活動當中,能夠使得讀者加強對公眾號的重視,并且從中增強對傳統文化的閱讀興趣,從而對其進行推廣和傳播。
尼山書院因此專門聘請了專業的工作人員對微信公眾號進行完善和改進,使其能夠更好的滿足讀者的需求,讓讀者能夠得到想要的知識和內容,從而得到更多的讀者,促使傳統文化得到更好的推廣和傳播。
結語
尼山書院沒有固步自封,而是隨著時代的發展和進步,選擇與時俱進,不斷將我國的傳統文化進行傳播和推廣,使其能夠受到更多人的關注、喜愛和重視。尼山書院堅持不懈,將傳統文化體現在生活點滴當中,并將其通過微信公眾號呈現出來,為世人所見,能夠通過微信公眾號和傳統文化相連接,得到更多的知識和認識,從而能夠使傳統文化得到有效的推廣。
參考文獻
[1]李明德,高如.媒體微信公眾號傳播力評價研究——基于20個陜西媒體微信公眾號的考察[J].情報雜志,2015,34(07):141-147.
[2]黃國凡,張鈺梅.圖書館微信公眾號內容營銷策略:基于微信傳播指數WCI的分析[J].圖書館雜志,2015,34(09):91-96.
[3]何凌南,胡靈舒,李威,張志安. “標題黨”與“負能量”——媒體類微信公眾號的語言風格分析[J].新聞戰線,2016(13):42-47.
[4]曾潤喜,楊喜喜.移動互聯情境知識傳播平臺管理效果研究——基于全國406個大學圖書館微信公眾號的調查[J].圖書館,2016(07):79-84+105.
[5]高雨.高校圖書館利用微信公眾平臺推廣閱讀的策略研究--以江蘇省44所高校圖書館為例[J].新世紀圖書館,2017(01):1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