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義荷 陳愛民
摘 要:學校基于對“適合的職業教育”的理解,提供必要的組織和制度保障,探索辦適合學生的、適合社會的職業教育。學校 從專業選擇、分層教學、教學項目、培優補差四個方面來適合學生;從專業設置、人才培養方案、課程設置、職教師資、實驗實訓設備五方面來適合社會的需求。
關鍵詞:適合的; 職業教育; 初探
中圖分類號:G717? ? ? ? ? ? ? 文獻標識碼:A? ? ?文章編號:1006-3315(2019)12-110-001
《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和發展規劃綱要(2010—2020)》提出,要“為每一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江蘇省職業技術教育學會2018年年會主題為“適合·融合”,會議指出,要“辦好適合的職業教育”,把滿足學生的發展、社會的需求作為辦學的第一決定要素。為此射陽中專校就如何辦成“適合的職業教育”,進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辦適合學生的職業教育
1.根據學生個人特點引導專業選擇
中職生對專業基本沒有什么概念,只能從字面推測含義。學校首先讓學生正確理解專業名稱的內涵。學校利用軍訓期間向學生介紹各專業的專業方向、主干課程、學習方式、社會需求等,并帶他們觀摩實驗實訓室,讓他們對專業有一個大致的了解。其次端正他們對專業的認識,如一提到電子專業、化工專業,就想到對身體有害不能讀。再次,根據學生的個人喜好推薦相應的專業。如,喜歡學習物理的,可以讓他們選擇機械、建筑、機電等。最后,根據學生的個性推薦相應的專業,比如旅游專業,人際交往能力、環境適應能力是專業與職業的必備素質。
2.根據學生學習基礎實施分層教學
中職學生成績參差不齊,統一授課一定不是適合的教育,分層教學才符合因材施教的教學規律。首先學生分層,根據班級學生的學習基礎、智力情況等因素,將學生按2:5:3的比例分成三層。其次備課分層,在備課中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上體現對各層同學的不同要求。第三授課分層,在課堂教學中,主攻基本目標,分解層次目標。另外作業、輔導、評價也要分層。這樣的分層是“暗分明不分”,還要根據學生學習情況適時進行調整。
3.根據學生學習能力制定教學項目
學習能力是指在很多種基本活動中表現出來的能力,主要是指學生的學習專注力、學習成就感、自信心、思維靈活度、獨立性和反思力。在專業課的項目教學中,教師通過觀察對不同學習能力的學生制定適合的教學項目,或在同一個項目的教學中能予以合適的分工。教師在中職階段也要積極指導學生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從而提高學習能力。隨著學生學習能力的提高,教師及時調整教學項目或任務。
4.根據學生優缺點進行培優補差
每一個學生的個體差異是不同的,都有優點和缺點,適合的職業教育要著眼學生的全面發展,就要對學生進行培優補差,讓每個學生都能在原有基礎上得到提高發展,體驗生活的快樂、進步的樂趣。對學生培優補差,首先弄清學生的優、缺點,做到有重點、有針對性。
二、辦適合社會的職業教育
1.根據社會需求及時調整專業設置
隨著新的行業、新的崗位不斷產生,崗位要求也在不斷變化,學校積極調研,結合當時經濟發展狀況,陸續開設新專業淘汰落后專業。學校新開設了航空服務、高鐵乘務、老年人服務與管理、城市軌道交通供電等。
2.根據專業設置制定人才培養方案
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立足于培養理論基礎夠用、實踐能力較強、具有創新精神的技能型人才。突出了應用性和針對性,堅持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展,加強實踐能力的培養,推進“雙證”教育。
3.根據專業設置合理進行課程設置
學校職業基礎課和職業技術課主要學習專業基礎知識和強化職業技能訓練。公共課程主要提高其科學文化素養和職業道德修養。同時學校鼓勵學生積極參加學生團體活動和社會實踐,全面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和綜合能力。
4.根據專業特點提前培養職教師資
面對經濟轉型、專業調整,學校原有的師資隊伍不能適應教育教學需求,在新專業開設之前學校利用暑假時間提前對師資進行培訓。一方面爭取政策招聘新教師,新教師在暑期進行教育教學培訓和企業鍛煉,開學后直接上崗。另一方面在學校選拔與新專業相近的或課務較輕的專業教師進行轉崗培訓。
5.根據專業要求添置實驗實訓設備
如果實驗實訓的設備與社會脫節,培養出的學生就不能適應企業的需要,就不能適合社會的需求。為此學校想方設法,爭取資金添置更新實驗實訓設備。同時充分利用學生生產實習的機會,用企業的設備進行相關知識的教學。學校正積極探索校企合作的進一步深入。
三、加強組織保障,強化制度建設
1.統一思想認識
學校積極宣傳“適合的職業教育”的教育理念,通過講座、學習等方式,盡快讓老師了解什么樣的教育才是適合的職業教育,發展適合的職業教育的老師應該如何做。
2.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以一把手校長為組長的工作領導小組,為統一協調做好“適合的職業教育”工作提供強力組織保障。學校把是否適合學生作為評價教育是否成功的標準。
3.制定管理制度
學校積極加強制度建設研究,制定了“適合的職業教育”相應的管理制度,為順利推進適合的職業教育的發展保駕護航,對于原有的對“適合的職業教育”有阻礙的制度進行了廢除,制定和修改了一系列有助于推動“適合的職業教育”的教育教學制度。
4.保證執行力度
學校成立的教學督導室,每天進行教學督導,定期對相應的指標進行考核,考核結果直接交教學校長審核,無誤后直接按照制度嚴格兌現獎懲。
課題項目:2018年度江蘇省教育改革發展戰略性與政策性研究重大課題暨職業技術教育學會重點課題“適合的職業教育發展模式與路徑研究”研究成果
參考文獻:
[1]尹偉民,李德方,周向峰.適合的職業教育:基于類型教育的內涵分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9,13:22—27
[2]崔景貴.做真正適合學生的積極職業教育[N]中國教育報,2017-9-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