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為圖文結合的閱讀書,英語繪本能夠呈現豐富的英語知識內容,對學生產生較大的吸引力,以圖文并茂、生動行形象的知識載體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教師要滲透整體語言教學,不斷提高教學的有效性,改善英語教學效果,培養學生的英語表達能力。本文提出了整體語言教學視角下小學英語繪本選擇的原則,分析了整體語言教學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關鍵詞】整體語言教學;小學英語;繪本教學
【作者簡介】王曉霞,臨沂華盛實驗學校。
整體語言教學方法具有較高的科學性與合理性,通過整體語言教學,教師可以創設整體性的語言教學環境,讓學生在真實情境中提高語言應用能力。將這一教學方法融入繪本教學,可以對繪本知識點進行整合,提升繪本教學的實效性,優化英語教學效果。因而小學英語教師要進行教學分析研究,在繪本教學中融入整體語言教學方法,全面提高英語教學質量。
一、小學英語繪本選擇的原則
1.篇幅要短。小學生的自控能力與自覺性較差,難以在課堂上長時間的集中精力于學習,容易被外界事物干擾而分散注意力。若課堂信息過多,會造成學生感知與記憶方面的困擾。教師應控制繪本教學時間,將教師范讀和學生自主觀看的時間保持在2到5分鐘左右,同時避免繪本閱讀時間過長,拖慢教學進度。
2.文本要簡潔。外語教學中,學生的理解能力有限,因而要使語言教學內容處于學生可理解的范圍內。教師應轉變語言輸入方式,為學生創造有利的語言學習環境。繪本的選擇要以學生學過的知識為主,盡可能貼合學生的經驗,能夠讓學生結合圖片內容,理解文本知識,以簡潔的語言呈現學生容易理解的內容。
3.故事性強。英語繪本的主要作用是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所以內容與插畫設計的趣味性是教師需要考慮的主要因素。選編繪本時,教師要以學生的閱讀興趣為依據,選擇童話、動物、食物等題材,用充滿想象力的故事性繪本吸引學生的閱讀興趣,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繪本閱讀方式。
4.主題要合理。繪本應為教學服務,因而繪本的主題,應與課堂教學內容相一致,詞匯運用、句型設計等,要與教材保持同步,也可利用教材中的內容進行組合。作為語言教學整體,課堂教學的各個部分是相互連接的,因而繪本閱讀要課堂教學環境契合,便于學生深化理解,承啟知識。
二、整體語言教學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的應用對策
1.利用整體語言教學鞏固基礎知識。基于小學生的記憶規律,英語教學要強調基礎知識的不斷鞏固,以加深學生的印象,避免學生由于復習的不及時而忘記已學知識。整體語言教學強調整體,主張將同一概念在不同角度和不同層次重復的呈現出來,使得學生能夠將新舊知識更好地融合,強化聯想能力,形成網狀記憶結構,提高學習質量。在繪本教學中,教師應從整體上將語言知識進行整合,將聽、說、讀、寫作為有機結合的整體,從整體到部分,再從部分回歸整體,不斷強化基礎知識的反復學習,在各個環節進行鞏固,確保學生打下良好的語言學習基礎。
例如,在《In a nature park》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置一個整體性的郊游故事,將開頭、情節、結尾交代清楚,并設計公園地圖,在相應的圖片上標注出lake、river、forest、hill、mountain幾個重點位置,這也是要讓學生掌握的重點單詞。學生看圖并聯系故事內容,識別詞義,鼓勵學生進行猜測,從而加深對該單詞的印象。這樣的教學方式能夠讓學生樹立起自主學習意識,更能鍛煉學生的想象力與聯想力。教師可以在寫作、對話等環節利用該繪本,讓學生在反復學習的過程中強化對知識的應用能力。
2.利用整體語言教學拓展相關知識。小學生處于學習的基礎階段,需要不斷地接受新知識,豐富視野。語言學習是一個持續性的過程,更需注重知識的拓展與積累。只有在長期的積累中,學生才能領悟英語語言的應用技巧。小學生的認知水平有限,無法正確篩選課外知識,教師難以讓其獨立進行知識拓展。在整體語言教學模式下,開展繪本教學時,教師可以引入一些類似的知識要點,既豐富了課程內容,也可以讓英語課堂更加生動有趣,增加課堂教學的深度與廣度。教師可以為學生擴展詞匯,讓學生結合所學單詞和句式進行創造,發揮學生的創造力,提高學生的舉一反三能力。
例如,在學習《There is a big bed》的過程中,教師可以利用繪本呈現不同擺放位置的事物,墻上的照片與鐘表、桌子上的書、椅子下面的小狗等,讓學生在閱讀后試著用“there is a……” 的句式對房內布置進行描述,幫助學生掌握課程重點。同時,教師可以在圖片與文本中,重點標出方位介詞,并為學生拓展其他方位介詞及用法,包括in、on、under、next to、behind等,讓學生利用教材上的單詞,組合出更多關于方位的句子,幫助學生拓展知識。
3.利用整體語言教學糾正英語發音。口語學習的基礎對詞匯內涵的精準把握。首選,教師要在單個字母的發音上下功夫,讓學生先將每一個字母讀準,再進行簡單的組合,讓學生在學習中總結不同搭配的發音規律。另外,整體語言教學要注重詞語的綜合理解,除了發音,教師還應將詞義、詞性、語法等內容教授給學生,讓學生對詞匯有全面的把握。發音要在一定語境之下,因而教師要在繪本教學中強化語句的意境,讓學生區分不同語境的發音規則,在讀準發音的基礎上,加上個人語氣。
例如,在《My week》的教學中,教師可以先進行領讀,讓學生讀準week、Friday、Tuesday、Sunday等詞語,進而用繪本呈現不同的語境。包括周末要學鋼琴,很累,人物情緒較為消極;以及周末讀了自己喜歡的書,心情很愉悅等,讓學生根據繪本,對文本對話內容進行演繹。以疲憊的口氣說出“I have a PE class on Sunday.”,用開心的口氣讀出“I will read a funny book this weekend.”,讓學生在不同語境中提高英語口語能力,使發音更加標準,語氣與用詞更加恰當。
4.利用整體語言教學開展語言交際訓練。整體語言教學方法對語言環境的要求較高,因而教師要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在繪本教學中,尊重學生的主主體地位,給予學生更多展示自我的機會,鍛煉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英語學科的教學,最終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語言運用能力,讓學生將英語有效利用起來,實現學以致用。小學生的學習水平有限,且英語教學更強調基礎知識,學生也無法獲得真正的英語交際場景。因而教師要創設語言情境,在課堂上為學生打造交流場景,讓學生在模擬環境中開展英語交流,強化語言應用能力。
例如,在《What would you like》的教學中,教師可以設計“party”的對話場景,長條桌上擺放著各種食物,包括sandwich、salad、tea、ice cream、hamburger等,參加聚會的人相互詢問對方喜歡的食物。在引導學生閱讀繪本后,教師可以在班級內舉辦“party”,讓學生自帶食物,如milk、banana、cake、chocolate等,并讓學生開展對話。教師可以為學生結組,四至六人一組,在對話中使用“What is your favourite food?”、“sth is delicious”等句式,讓學生在掌握教材知識的同時,學會在日常生活中進行口語交際,從而提升語言應用能力,并強化學生的交際能力。
三、結束語
整體語言教學的應用,以學生為落腳點,以學生的發展需求為指導。在繪本教學中應用這一教學方法,要求教師將兩者進行緊密結合,在優選繪本的基礎上,根據學科規律將重點知識串聯起來,反復呈現,強化記憶并深化主題。教師要有效利用整體語言教學,在繪本教學中幫助學生鞏固重點、積累知識、糾正發音、學會交際,從而提高英語教學的實效性,讓英語教學發揮真正的價值。
參考文獻:
[1]沈穎超.整體語言教學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的應用[J].校園英語,2017(41):184-184.
[2]吳越,鄭娟.整體語言教學理論視閾下的小學英語“有聲繪本”教學探索[J].教育教學論壇,2016(42):175-176.
[3]李寧.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整體語言教學模式探究——以綜合英語課堂教學為例[J].文教資料,2017,17(11):206-207.
[4]費珊琳.小學英語繪本閱讀教學探究——以《跟上兔子》小學英語系列繪本為例[J].英語教師,2017,17(22):116-119.
[5]謝江燕.借力打力,巧用繪本——小學英語教學中繪本資源的利用探究[J].學周刊,2017,19(19):125-126.
[6]張麗潔.淺析語言教學在小學英語繪本教學中的應用[J].都市家教月刊,2017(7):9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