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張眾 陳明燈
【摘要】在目前的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聽力教學形式單調,聽前、聽中及聽后教學低效,聽力理解是一個被動地接受語言刺激的過程。針對此種現狀,本文通過以讀促聽的教學實踐,提出了有效開展高中英語聽力教學的三個策略,即讀后聽題、讀后聽寫、讀后聽說,拓展語言輸入的認知通道,開發聽力理解的認知潛力,使之成為一個主動的認知加工過程,以提高高中生的聽力技能。
【關鍵詞】高中英語;以讀促聽;教學實踐
【作者簡介】卓張眾,陳明燈,福建省古田縣第一中學。
【基金項目】本文為教育部福建師范大學基礎教育課程研究中心2017年開放課題《基于有效教學理論的中學英語聽力課堂教學研究》(KC-2017051)研究成果。
一、引言
文獻顯示,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以聽錄音做練習對答案等形式為主,且聽力媒介單一、教學形式單調、聽力材料不足。針對聽力教學低效的問題,王淑葵(2014)主張采用不同的教學模式,慎重選取聽力教材,改變傳統的聽力教學方式,以實現教材使用的合理化和聽力活動的多樣化;嚴小余(2015)建議優化聽力內容、聽前、聽中、聽后三段過程、訓練方式、評價途徑來改進聽力教學設計。付蕾(2016)認為應診斷學生聽力存在的問題,采用對癥下藥的教學方法,改進學習方式,提高聽力水平。朱志文(2017)根據高中英語聽說課教學特點,設計猜、聽、思、學、說五個操作步驟,實施有效的聽力教學原則。從現有研究成果看,探討聽說結合的論文居多,而探究讀聽結合的論文較少。為提高聽力教學的有效性,本文試圖另辟蹊徑,探索高中英語“以讀促聽”的教學思路,嘗試聽力教學多元化路徑,拓展語言輸入的認知通道,開發聽力理解的認知潛力,培養聽力策略的使用意識,以提高高中生的聽力技能。
二、以讀促聽的理論依據
以讀促聽的理論依據是“認知協調”理論。所謂“認知”(Cognition),指的是“聽”和“讀”同屬言語輸入和理解技能,同屬接受性和理解性的語言實踐過程,同屬語言信息解碼和意義再構建的過程,兩者有很大的共性。其一,閱讀是通過視覺和大腦思維共同加工獲取的文字信息產生理解;聽力是借用聽覺和大腦合作,共同加工有聲信息以獲取意義。由此,可以把“聽”理解為聽者用聽覺和大腦思維來“讀”口頭語篇(李素琴等,2013)。其二,他們都依賴各種認知效應所具備的背景知識, 對語篇進行語義分析和構建,是復雜的認知心理過程。英語教學真正和最終目的應該是推動學習者的認知發展, 而聽和讀是最為直接的、主要的認知發展手段(肖禮全,2006)。
所謂“協調”(Coordinate),即協調好“聽”和“讀”之間關系。閱讀理解和聽力理解都不是被動接受信息的心理過程,而是牽涉到合成和分析的積極的思維過程,即學習者有選擇性地吸收視覺與聽覺所輸入的信息,并把所聽、所讀與頭腦中已有的知識相聯系,在語篇中構建意義。學習者必須利用自己的圖式知識和輸入的信息相互作用,當兩者相一致時,才會達到理解的目的。這種相互作用的過程包括兩種信息加工模式,即“自下而上”的材料驅動加工和“自上而下”的概念驅動加工,前者用于處理聽覺和視覺輸入的所有數據,后者用來處理已知的信息(桂詩春,2001)。
三、以讀促聽的教學實踐
1. 讀后聽題。讀后聽題指的是教師給學生充分的時間,讓其閱讀Reading前半篇文章的內容,后半篇文章進行聽力理解訓練,聽完文章后做聽力選擇題。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第四單元Wildlife protection Reading為例,在課時1中Warming Up環節學生學到了很多與話題Wildlife相關的背景知識,故Reading部分的文字內容成為了很好的聽力材料。
Read the first paragraph of the passage and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 based on listening paragraphs 2-4.
(1)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Not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 Daisy knew little about wildlife protection before the visit.
B. The endangered animals will disappear in the near future.
C. WWF is an organization whose study is to protect wildlife
D. Animals are being threatened in different ways.
(2)Which is the most probable reason why the monkeys in the rainforest are dying out?
A. There are too many tourists.
B. They are being hunted and killed.
C. Their habitats are being destroyed.
D. There is not enough food for them
(3)From the end of story, we can conclude that ________________.
A. WWF will help Daisy to make the powerful drug
B. WWF has done little to protect wildlife
C. People will stop killing animals with the help of WWF
D. Daisy will continue to help protect wildlife by working with WWF.
(設計意圖:將聽與讀進行有機的整合,通過閱讀文本前半部分,幫助學生解決相關的背景知識,克服了在聽的過程中可能出現的語言障礙,進而激發了學生聽的動機,做好聽前準備。)
2.讀后聽寫。讀后聽寫指的是讓學生讀整篇文章三分之二的內容,之后,讓學生聽寫整篇文章三分之一的內容,聽寫可以采用逐詞聽寫,也可以根據高考要求設計成填詞的形式。
以人教版高中英語必修二第五單元 The Band That Wasnt Reading為例,在Pre-reading部分激活學生有關樂隊的詞匯,活躍了學生的思維,為學生課文的閱讀以及聽力做好了鋪墊。
Read the first two paragraphs of the passag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based on listening paragraph 3&4.
Nevertheless, the Monkees _____ (start) in a very different style. Only one of _____was good enough and the rest members pretended to sing. As a matter of fact, it could not be called a read band at the _____ (begin). Anyhow, their shows were very _____ humor and they became popular. After about a year, they worked _____ (hard) and produced their own records and started touring. The Monkees broke up in about 1970. Fortunately, they reunited in _____ mid-1980s and produced a new record in 1996 to celebrate their former happy time.
(設計意圖:把聽的訓練與前面的讀、后面的寫的訓練結合起來,聽完聽力材料對改編后的內容進行聽寫,并不是原文填空,增加了聽力的難度,但是能夠激發學生聽力的欲望,使更多的學生投入其中,最終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和表達能力。)
3.讀后聽說。讀后聽說指的是讓學生讀完一半文章內容之后,另一半文章內容以聽的方式,學生聽完后說出一些所聽的內容或故事情節,換言之,設計“讀+聽+說”的任務。
以人教版必修二第一單元 In Search of The Amber Room Reading為例, 在第一課時的時候,學生已經對文化遺產的特征有所了解。而且,本文是記敘文,以時間軸貫穿全文,難度中等,所以,比較適合當作聽力材料。學生閱讀前2段之后,對琥珀屋的背景有所了解,降低了之后的聽力訓練題的難度。
Read the first two paragraphs of the passage and retell from paragraph 3 to paragraph 5 according to the timeline and main characters after listening.
1770, Catherine
In September 1941, the Nazi
Recently, the Russians and Germans
以必修一第五單元 Nelson Mandela---a modern hero Reading為例,在Warming Up的基礎上,學生對偉人有了初步的了解,閱讀文本具有故事性,按照時間順序,適合讓學生作為復述文章的聽力材料。
Read the first two paragraphs of the passage and retell from paragraph 3 to paragraph 7 according to the key words after listening.
black people; the ANC Youth League; blow up, achieve ones dream of; put…in prison; break the law; with violence; have almost no rights at all
(設計意圖:復述課文是一種檢查學生有沒有理解文章的重要也是最直接的手段。通過給關鍵詞讓學生進行復述減輕了學生的難度,同時也讓學生知道聽力中捕捉關鍵詞的重要性以及在聽力語境中詞匯的意思。)
四、總結
實踐表明:以“認知協調”理論為基礎,探索高中英語“以讀促聽”教學實踐是有效、可行的。通過將“認知協調”理論應用于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上,首先能讓學生熟悉文本主題,閱讀聽力材料的前半部分內容,消除學生的焦慮心理,從宏觀上把握聽力的內容,更好地解決聽力問題。最后,學生對內容進行口頭描述將聽力材料的內容化零為整,進而從語篇的角度更好地理解聽力材料。第二,以讀促聽,既排除了語言障礙又加深了印象,提高了學生的領悟力,培養了學生的聽力興趣并掌握一定的聽力技巧,對提高學生的學習能力和學習效果具有直接的影響,促進了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全面提高。
參考文獻:
[1]Penny Ur.A Course in Language Teaching:Practice and Theory[M]. 北京: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2000.
[2]付蕾.診斷式教學在高中英語聽力教學中的應用[J].中小學外語教學,2016,7:18-22.
[3]高存.“以讀促聽”的聽力課堂活動[J].語文學刊·外語教育研究,2009,3:143-144.
[4]桂詩春.新編心理語言學[M].上海:上海外語教育出版社,2000: 112.
[5]李素琴,段學勤.以讀促聽:系統功能語篇分析與專業八級微型講座聽力理解[J].瘋狂英語教師版,2013,1:16-19.
[6]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1(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4.
[7]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1-2.
[8]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26.
[9]人民教育出版社.普通高中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英語2(必修)[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4,62.
[10]王淑葵.高中階段聽力教學的問題及其對策[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4,2:21-24.
[11]肖禮全.英語教學方法論[M].外語教學出版社,2006.
[12]嚴小余.優化初中英語三段式聽力教學設計研究[J].中小學英語教學與研究,2016,5:52-56.
[13]朱志文.高中英語聽說課教學模式探索[J].中小學外語教學(中學篇),2017,3:20-24.